APP下载

高中政治课堂对话式教学策略研究

2017-09-11张玉芬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对话高中课堂

张玉芬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无法摆脱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的束缚,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师生关系紧张。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迫切要求进行对话式教学,只有对话才能真正的深刻剖析生活,理解生活的真谛,探索生活的奥秘。笔者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多年,对这一问题有过思考和困惑,深感倡导对话式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将结合教学案例谈谈思想政治课中对话式教学的基本实施过程。

关键词:高中;课堂;对话

一、师生对话:允许学生提问

高中思想政治的第一课是高中生学习政治学知识的前言课,学生对政治生活的内容不感兴趣,提不起学习热情,只停留在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程度。导言课上得怎么样,将直接影响整个《政治生活》的教学效果。学习这门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与责任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所以必须采用对话式教学,让学生从知识认知提升到政治觉悟的高度。

例如,在夏季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笔者除了简单地介绍了一下高中政治的基本教学内容以外,给学生分了政治课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在笔者这里领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问老师一个问题”。由此,培养学生与老师对话的意识,让他们明确在政治课堂上,他们可以随时针对各种问题向老师提问;二是促进学生的对话意识,加强生生合作;三是可以通过这个环节充分了解学情。实践证明,这样的开场为今后课堂上充分开展对话式教学开了个好头。教与学本身是对话的过程,对话的内容可能是老师在课前预设好的,但对话一旦发起,思想开始碰撞,对话的进行充满了不可知性。给学生充分的提问自由,帮助他们扫除一个又一个思维障碍,是实现真正对话的必由之路,教师必须有勇气破除自己的言语霸权,才能给学生真正对话的机会。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不敢提问,不会提问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提问的品质,学会质疑、学会提问将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生生对话:生生合作——发现并解决问题——抛开书本

例如,在讲货币产生时,充分调动学生的讨论热情,教学效果良好。货币是随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为破解商品交换遇到的难题,产生了等价物、一般等价物直至货币。课堂教学时,先让学生们以同桌为单位进行商品交换,然后把范围扩大到小组直至全班,随着交换难度的出现,学生开始自己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与以往教师一提问,学生就翻书不同,如此设置情境,学生更愿意通过自己的模拟实践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虽然我们探寻到的答案没有书上的“标准”,但其中充满了智慧的痕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学效果非常理想。同时,学生也摆脱了书本的束缚,遇到问题更依赖同学们合作去探寻答案,这是一个好的转变,我们不能做课本的奴隶,而应该依靠自己的头脑,探寻问题的有效解决方式。

三、师生与教学资源对话

1.教师与教学资源的对话。教师要加强学习,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主动参加各种学习,可以听讲座、报告与同行、前辈交流,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书籍充实自我。针对每一节课所需要的知识,教师必须勤奋,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为生动而有效的开展对话积蓄力量。

2.学生与教学资源的对话。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政治课主要是被动地等老师输入,在学生初步高中课堂时,政治教师就应该逐步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寻找、利用教学资源的良好学习习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试用过以下办法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

(1)每堂课课前五分钟设立时政讲堂。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展示时政新闻。每组同学还将自己播报的新闻文字稿收集起来,课代表负责订成册子,日积月累形成班级独具特色的新闻杂志。

(2)周末作业不做习题,不背原理,而是开放性的让学生搜集资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房价高涨时,国家出台调控房价的若干措施。笔者就适时留出作业,让学生查资料,周一上课交流各自所得。每个月都会留一到两次这样的作业,既培养了学生对时政的敏感性,又促进学生形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片段案例

笔者在设计前言课时,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调整教材顺序的基础上,以“中学生如何对待政治生活”的主题讨论开篇,教学效果良好。

第一环节:请同学们针对“中学生如何对待政治生活”展开讨论,备选的答案如下:“政治与我息息相关,要主动参与政治生活”、“政治是政府官员的事,与我关系不大”、“我准备从事技术工作,懂不懂政治没有关系”、“政治太复杂,最好远离政治”、“参不参与政治无所谓”……最终确定自己的想法。对同学们的选择做统计,算出比例,制定本班的统计结果展示表。在作出选择的同时,实际上是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对已有社会经验的认知,开展自我对话的过程。

第二环节:依照大家的选择让学生重新分组,形成新的建立在共同观点之上的学习小组,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让大家交流心得,为自己的论点找论据,为即将开展的全班内的交流做准备。这一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展开对话,尽量寻找共同论据,并对本组的发言列出提纲,确定发言人。

第三环节:请各组陈述观点,在这一环节中,很难控制同学们的情绪,课堂往往变成了辩论会,真理是碰撞出来的,老师无需多解释,是与非、全面与片面,在同学们的争论中越发清晰,每次课堂讨论都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生生间对话所呈现出来的魅力,是教师的说教永远达不到的。对于“如何对待政治生活”这样的问题,光靠传统的说教,很难让学生有更为深刻的理性认识,也很难获得大家的认同,唯独给学生提供舞台,让他们尽情的讨论,从中得到的感悟才是最真实、最深刻的。

这堂政治生活的前言课教学效果非常好,一下拉近了学生与政治之间的距离。虽然每个高一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知都是模糊的、片面的,但是通过交流与对话,大家在40分钟内真正获得的提升是无限的,这将影响他作为公民的一生。

总之,思想政治課教师即时调整教育理念,接受并应用对话式教学方式,既有助于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工作,带领学生有效应对高考,更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人生信念。

参考文献:

[1]陈文辉.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新形态——对话教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03.

[2]王进展.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精彩高中政治课堂[J].考试周刊,2008,33.

[3]朱德飞,马凤英.课堂之清泉生活之大海——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04.

[4]张菊.也谈思想政治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01.

[5]白聪霞.浅析高中思政课教学渗透以人为本思想[J].成才之路,2011,16.

[6]蔡仙炜.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话高中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