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西伯利亚理发师》中的女性形象

2017-09-11张媛

戏剧之家 2017年14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女性俄罗斯

张媛

【摘 要】电影《西伯利亚理发师》号称俄罗斯版的《乱世佳人》,创造了俄罗斯电影的奇迹。影片以女主人公简的回忆为视角,讲述了她同一名俄罗斯军人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本文将以女性主义理论为切入点,以影片中三个女性形象为分析对象,揭示俄罗斯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女性;俄罗斯;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4-0116-02

电影《西伯利亚理发师》是从简这个女性的视点出发,关注男主人公安德烈与两位女性简、露亚的命运,并以简的内心独白贯穿始终,以她的回忆和现实生活为主线,以她的行迹交织出电影背后的时代特征,她对爱情的追逐和等待更是将故事发展引至高潮,令观众久久沉浸其中。影片中三个女性简、露亚、安德烈母亲完全迥异的性格心理均是通过她们与安德烈的关系折射出来的。片中人物感情的交织构成了影片悲喜结合的艺术魅力,其中看似性格截然相反的两个女性简和露亚则更为突出地诠释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就同金丹元所讲“能站在女性的立场,或以女性的视角真实地反映她们的所思所想,她们的困惑与矛盾,抗争与妥协,她们的存在方式,她们的苦闷与希望,并且能反映出特定年代、特殊环境中各种不同女性的共性需要的电影便具有女性意识”。①

一、简的“放”

影片对于女性意识的表现以及女性形象中坚韧性格以及反抗精神的塑造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影片中,简作为第一人称主体进行叙事,从女性这一身份为视角去阐述去经历去感悟,不断把观众的视线集中到女性意识这一领域,可以说这其实就是一种女性意识的觉醒。电影伊始简的一系列镜头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她是一个不同于以往传统女性形象的角色,与安德烈在车厢中初遇,自带红酒及器皿酣畅痛饮。归还安德烈照片时,主动引起将军的关注,这些行为举止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心思颇深、沉迷金钱却丢失灵魂的风尘女子。这个时期的简还不具有强烈独立的女性意识,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利益与交易的牺牲品。金丹元发表的文章中曾提到“在一个由男性主宰的现实世界里,女性从根本上说,只能是一种消费品,她们从小就被告知漂亮就是资本,思想被塑进肉体,在镀金的笼中闲逛,一心只想着装饰她的牢狱。”②但是当简遇到真正的爱情,并得知安德烈身陷其中时,她却鼓足勇气对安德烈说:“安德烈,我不值得,我是那种你母亲会让你小心提防的女人……”多重身份的捆绑并没有让简放弃真爱,相反女性的独立意识在简的身体中萌芽。简本是一位来自美国却前往俄罗斯为其养父骗取投资的交际花,最终蜕变成为一个爱情的追逐者,纵然时间流逝二十载,简对安德烈的爱依然坚定而强烈。在与安德烈分开的数十年中,简把沉默当作反抗的武器,与养父名存实亡的婚姻当作她再次踏入苏联这片土地的王牌,把自己的隐忍、悔恨与炙热的爱情都投入到寻找安德烈中,情节的发展、主人公的变化以及细节的捕捉,都以彰显出简的女性自主意识。对于爱情的信仰,她可以放弃所有,甚至是一个女人的尊严。但是当简迈入树林中的小木屋,发现自己深爱多年的安德烈已有家室时,简的反应是强烈而悲壮的,不打扰不参与,驾着马车逃离西伯利亚这片伤心之地,重新经营自己的新生活,简的勇敢、坚强,以及拥有强烈的女性独立意识令她顺利地抚养儿子长大。

简和安德烈的爱情成为贯穿全篇的线索,而二人的复杂关系,在影片中也带有象征意义。来自美国从小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简,身上带着一种现实主义的爱情观,儿时不幸的遭遇迫使她成为一个利用自身姿色独自前往俄罗斯上层攻关,为了达成目的可以出卖自己的身体和尊严的女人。而男主人公安德烈则是俄罗斯传统民族精神的象征,“一个人有性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具有性格。一个民族的性格跟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传统是一个民族最保守的惰性力量,它一旦形成就融化在民族机体的血液之中,任何个人都没法轻易抛掉它。”③在强烈的民族精神的影响下,安德烈性格中顽强、坚持、不服输的品格使他即使被流放也不愿为自己做任何辩解。也正是安德烈散发出来的这种执拗的坚贞的爱情光辉,唤醒了简,感动了简,改变了简。影片诉说着简的成长与变化,同时也是她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更为重要的是在电影落幕之时女性生命意识的反抗与觉醒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二、露亚的“敛”

女仆身份的露亚是一个出场不过五次的小配角,不论是在身份地位、相貌打扮甚至出场次数上,都无法同女主人公简相提并论,但精简的台词、极少的镜头却强烈地表现出露亚对女性自我意识的维护与声辩的色彩。当安德烈为简修扇子身无分文时,她从口袋中拿出自己的积蓄;当安德烈和简亲密做爱时,她只能在门外放下咖啡暗自流泪;当安德烈拷着铁链被押走时,她在人群中上悲恸地呼唤;当安德烈被放逐之时,她义无反顾地追随为其生儿育女;(下接第118页)当简再度寻找安德烈时,她在门后手举弯刀捍卫家庭。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露亚性格的转变,从“沉默”到“对抗”,再次见到简时,露亚将深爱的丈夫安德烈的感受抛弃一边,把自己女性的主体诉求放在第一位,深知安德烈心中所爱不是自己,却依然躲在门后看护着孩子的同时手举弯刀,反击着简带来的不安因素,捍卫着自己的家庭。此时的露亚不再是身份低下的女仆,在男权社会的控制氛围下果断放弃了自己的惶恐和胆怯,捍卫着她的自我价值,守护着自己的家庭。不难看出,我们在与男女主人公经历着他们跌宕起伏的爱情之旅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在某种程度上表现或者暗示的传统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这具有强烈的颠覆意义。

在这场爱情“较量”里,露亚对男主公安德烈的爱更令人动容。在俄罗斯那个大时代背景下的女性相对保守沉默,但是露亚在经历世事变化之后有了独立的女性意识,这种意识使她改变了原本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理念。露亞坚韧、顽强,不服输的品格背后隐藏的其实就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使得露亚的女配角角色拥有无限光芒。同时也体现出导演在露亚的身上寄托了对俄罗斯女性的敬意。

三、母亲的“守”

安德烈的母亲出场三次,匆匆带过,属于保守的传统女性类型。郑磊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电影的女性主义解读》中提到“传统女性以家庭为中心,其扮演的角色,是父母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子女的母亲,在多数情况下,她的自我独立意识与作为女性的自我需求,被消解在各种附加的身份与角色之中。”④影片在安德烈出事后,简登门请求安德烈母亲申诉,母亲无动于衷,依旧只是哭哭啼啼,骨子里仍然是弱者,是一个缺少强烈女性意识的传统女性形象。

影片发行于1998年,故事背景是1885年的沙皇俄国,那一时期,西方文明不断冲击和渗透到俄罗斯这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国中。“在俄罗斯历史上,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两种因素一直在相互角力,俄罗斯则在这两股世界历史潮流的角力中不断选择着,摇摆着。在这种选择和动摇中,二者有时和谐、融会,有时又尖锐对立反映着俄罗斯精神兼容东西方文明的实质和存在于其中的两种文明的悖论性、矛盾性。”⑤米哈尔科夫的这部《西伯利亚理发师》以女性简为主人公,并以简的行踪诉说故事,透过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及爱恨交织展现出几位女性角色有个性的生命意识,同时更是对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一次极致书写。导演米哈尔科夫曾经在采访时说“拍这部电影在于恢复俄罗斯人正在日渐消失的骄傲”。他是在用自己独特的电影语言向世界讲述俄罗斯,呈现民族精神的魅力,同时散发出一种浓浓的爱国情怀。

注释:

①金丹元:《女性主义、女性电影抑或是女性意识》。

②卡莎·波里特:《女权辩·序言》,谭洁、黄晓红译。

③胡孚深:《道家与民族性格评述.中国哲学史》。

④郑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电影的女性主义解读》。

⑤宋瑞芝:《俄罗斯精神》。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女性俄罗斯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