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7-09-11马靖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体现小学语文

马靖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方法、提高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更需要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主体性;体现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当务之急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求知,变苦学为乐学,形成爱学、乐学、主动学、有创见地学的学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中笔者就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表几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1强化学习趣味性,展现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最佳途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较高的兴趣,则必然会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对此,课堂趣味性才是教师应当优化的目标与方向。有了兴趣的课堂,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学生的思维就会更为活跃。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应当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结合现实生活中一些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有趣现象或事件,创设教学情境或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只要学生有了充足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便会得以体现,从而教学的主体地位也就真正落实了。例如,在教学《笋芽儿》时,教师应当突出笋芽儿的“人性化”特点,将“长大”“穿衣服”这类词着重讲解,通过拟人化的描述方式提升学生对课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笋芽儿”的特点,你认为她是怎样一个“人”,通过这样的趣味性教学,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2转变教学方法,确立新颖的学习方式

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关键。灵活的教学方法,首先表现在教师要有一个全局的观念审视全本教材,然后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點进行教材的灵活运用。如教师在教《将相和》一课时,既要看到它在本单元所担任的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前因后果”,又要看到本篇文章中写作的方法值得学生在写作文时加以借鉴。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尽可能全程参与学习。新颖的学习方式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的主要途径。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得到锻炼,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又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担任“小老师”,在作文讲评课中带领大家进行作文讲评,指出其他学生在作文中的不足和优点,这样他们既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又能扬长避短,更好地改进作文。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小学语文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都各不相同,不管是在备课阶段还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设施因材施教,才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比如,每个星期有两节连着的作文课,第一节是教师讲解写作方法,第二节课让学生完成习作,但是我们班里有位学生总是无法在课堂完成习作,经过与他交谈,我了解到,他习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作,那时候他文思泉涌,几乎能一气呵成。于是每次到作文课我都允许他第二天再交习作,然后我每次都能看到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是班里闻名的写作能手,而且在学校的作文大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我尊重了这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他在家里完成写作练习,但是我也注重培养他当堂完成习作的能力,因为他还要面对语文考试,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习作,否则就不能发挥出正常水平。

4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新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了“语文实践活动”这项内容,要求教师把语文实践活动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将课内与课文联系起来,将各个学科融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开创更加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也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在课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还要多组织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比如,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可以让他们把健康有益的图书推荐给同学,也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早读时间让学生交流读书经验。再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冬眠”的有关资料,他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完成这项作业,或上网,或看书,或咨询父母,然后带到班上交流,资源共享。通过课外查阅资料,学生不仅知道什么叫“冬眠”,还知道了动物为什么回“冬眠”,有哪些动物“冬眠”等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了知识,拓宽了阅读范围,他们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5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首要前提是教师足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是借助适当的方式让学生主动体现自身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理念,借助“强化学习趣味性”“改善教学思维”“优化教学结构”等方式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国珍.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学周刊,2014,(28):102.

[2]马世祥.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学周刊,2014,(17):167.

[3]龚胜.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51-52.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性体现小学语文
情感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艺术品位在生活中的体现
音响符号在舞台表演中作用的体现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