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在专企融合过程中的成长与效益

2017-09-11葛海江宁凡申毅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葛海+江宁+凡申毅

摘 要:通过“东忠现代学徒制班”平台,研究了学生在“专企融合”过程中的成长与效益;重点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对“专企融合”与“非专业融合”的两类学生进行了详细的对比性研究。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专企融合;成长与效益;对比性研究

近几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校企深度融合和工学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各个高职院校的重视,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在上述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提出了专企融合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体系,然而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也不多,然而现代学徒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以“东忠现代学徒制班”为平台,主要研究学生在专企融合过程中的成长与效益,为专企融合人才培养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

1研究方案设计

本文以“东忠现代学徒制班”为平台,开展学生在专企融合过程中的成长与效益性的分析和研究。研究内容的主要关注点集中在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工作能力和业绩这四方面。

1.1研究的时间点上分成两个阶段

1.1.1在校内的1.5年学习期间,通过对“专企融合”学生与“非专业融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性和学习成效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对比实证性研究。

1.1.2毕业工作1.5年后,再次对这两类学生在专业兴趣、薪资待遇、专业对口率和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实效性研究。

1.2研究的样本

这两类学生的样本总数大于50人。

2学生的专企融合过程中的成长与效益分析研究

2.1一阶段的学生成长与效益研究

专企融合“东忠现代学徒制班”的学生主要来自学校二级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应用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招生时间从大二的第一学期末开始,主要通过企业宣传、学生报名、学校和企业组成专家组完成学生的面试、考核及录取工作。首期一个招收了29名学生,一阶段安排的总时间约为1.5年。一阶段分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学校内完成校内培训和学习即育成计划阶段,这阶段时间约为6个月;第二部分在企业内完成企业工作和学习即现代学徒阶段,在这个阶段将根据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实现分阶段的带薪实习,这阶段时间约为12个月。非专企融合的学生则是在原来的专业完成相应的学生和实习任务。这部分学生的时间安排为校内的专业学习约为9个月,企业的顶岗实习约为4个月。

在校内学习阶段,企业基于学徒的工作岗位进行了课程设计与开发。专企融合的学生培训和学习内容主要为日语(三级和四级)、技术(C语言编程和项目实践)、对日软件开发基础和职业素养等。上课的师资为东忠集团的专业讲师。非专企融合的学生则完成相应的专业学习任务。在这阶段,非专企融合比专企融合的时间多3个月。

在校外实习阶段,专企融合的学生根据企业的业务内容主要分成三个发展方向:方向1:机能开发;方向2:软件测试;方向3:品质保证。

主要内容如下:方向1:变速模式、油压、故障安全、故障诊断和系统;方向2:单体测试、第三者评价;方向3:DM、SQA和HILS。工作和学习计划分成基础教育学习和专业教育学习两部分,教学方式采用的是“企业师傅带学徒”的形式进行。非专企融合的学生则在企业完成相应的顶岗实习。在这阶段,非专企融合比专企融合的时间少8个月。

专企融合的学生通过现代学徒制科学系统化的培训和学习后,所有参与的29名同学的日语文法3级或4级合格率为100%,优秀率34%;C语言理论合格率97%,实训项目合格率100%;职业素养合格率100%。非专企融合的班级学生,所以课程的平均合格率约为90%。由于专企融合的学生在企业实习和工作的时间要比非专企融合的学生多了8个月,因此在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和职业素养的规范等方面,专企融合的学生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调研,专企融合的学生毕业后不需要试用期,平均工资起薪为4000元。非专企融合的学生毕业后有试用期,转正后平均工资起薪为3200元。

最后从两类学生中各自随机抽取15位同学,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性进行访谈可知,专企融合的学生普通比非专企融合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强,学习目的性更加清楚,主动学习的意愿也更加强烈。通过专业教师和企业讲师访谈可知,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专企融合的学生也比非专企融合的学生做的更好。

2.2二阶段的学生成长与效益研究

在毕业工作1.5年后,对专企融合的29名学生和非专企融合的2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涉及专业兴趣、薪资待遇、专业对口率和工作环境等方面。专业兴趣、专业对口率和工作环境满意度设计成三个级别:高、中、低;薪资待遇(月薪)设置四个级别:≥6000元,≥5000元,≥4000元,<4000元。从调查问卷统计的数据来看,专企融合的29名学生中,专业兴趣中、高以上占96.5%;专业对口率中、高以上93.1%;薪资待遇:≥6000元占20.7%,5000~6000元占44.8%,4000~5000元占34.5%;工作环境满意度中、高以上的占89.7%。非专企融合的29名学生中,专业兴趣中、高以上占58.6%;专业对口率中、高以上占62.1%;薪资待遇:≥6000元占13.8%,5000~6000元占24.1%,4000~5000元占37.9%;<4000元占24.1%;工作環境满意度中、高以上占62.1%。在上述四个方面,通过对比可知:专企融合培养的学生都要比非专企融合培养的学生表现的更加突出。

3总结

通过对“学生在专企融合过程中的成长与效益”的分析和研究可知,专企融合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性具有较强促进作用;通过“现代学徒制”方式有效帮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从后续发展来看,专企融合培养的学生相比非专企融合培养的学生具有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杜广平.我国现代学徒制内涵解析和制度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88-91.

[2]王振洪,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2(8):93-96.

[3]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50-154.

[4]陈秀虎,谌俊,刘元江等.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1):81-84.

[5]王志凡.构建特色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198-199.

作者简介:

葛海江(1980.11—),男,浙江东阳人,副教授,研究领域: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高职教育教学。

资助项目:浙江省2016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20160716):《传感器技术应用》微课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
高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现代学徒制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