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死亡还是救赎?
2017-09-11王卉
王卉
【摘 要】莎士比亚的作品所蕴含的生命力、影响力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今年是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年,他的作品依旧是戏剧界研究、学习的焦点。这次有幸能够在合肥青年戏剧节上看到这部由莎士比亚经典剧作《麦克白》改编的徽剧《惊魂记》,也让笔者感受到了外国经典巨作与中国徽剧艺术的完美结合所带来的震撼。
【关键词】徽剧;《惊魂记》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4-0033-01
为了让麦克白的故事和徽剧更好融合,《惊魂记》把故事背景“移植”到我国春秋时期,卫国江山不保;子胤将军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得胜归来的途中遇到三位神仙,他们告诉了子胤将军三个预言。第三个预言是自己将成为卫国的君王。子胤当时全然不信,可是随着前两个预言成为现实,他犹豫了,彷徨了,最后在他夫人的再三怂恿下,子胤将军杀死国王,自己称王。当君王的日子并不快乐,他每天都沉浸在欲望与道义的痛苦挣扎之中。几年后,被他赶走的前朝忠臣良将兴师复仇,子胤大王也在战败身亡的结局中得到了解脱。
一、“戏中戏”结构
全剧共分“预言”“封赏”“密谋”“血剑”“绝杀”“惊魂”“血手”“血债”等八个场次。剧目开场,三位神仙的装扮便吸引觀众眼球,彩婆的矮子步表演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三位的开场为全剧做了一个铺垫,他们是权利、欲望的化身,是全剧的引子,也是全剧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是慢慢将子胤将军推向弑君的刽子手,更是窥视人类为了王位厮杀的恶魔。纵观来看,舞台所有人都可视为三位神仙的棋子,所有都是既定好的一出戏,而他们在背后操纵着所有的棋子。他们深知子胤将军有欲望有野心,所以告诉他能当王的预言,看他会不会弑君。当他们发现子胤心软时,他们又想利用子胤的夫人这枚棋子去推动子胤前进,因为他们深知夫人的野心远远高于子胤将军。
每一个人都被三位神仙利用着,就像他们三人是导演。这就使笔者联想到“戏中戏”的结构模式,三位神仙看戏,观众会跟着神仙的视角看戏中戏。“戏中戏”结构模式属于非传统戏剧模式,这样其实明确了舞台上“第四堵墙”的存在,将观众和演员完全隔开,保证了观众在理性中投入到戏剧的欣赏。这样我们可以理性反观神仙(即欲望、权利)的做法,站在人性本身看戏又会得到一个全新的认知和感受。在子胤将军追杀太康时,三位神仙却选择放走了他,笔者在窃喜子胤将军会有大麻烦的下一刻突然意识到,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而在忠奸左右徘徊、惶恐的子胤将军最终也一定可以得以解脱。这种理性的观赏就是“戏中戏”结构所带来的优势,观众可以理性分析,不会被戏中角色情绪所左右,而《惊魂记》恰恰需要的就是情与理的统一,这一结构完美诠释了这一点。
二、传统徽剧与现代化结合
《惊魂记》的导演徐勤纳说“这是一部遵循传统精神但不拘泥于传统规程来制作的戏剧作品。我们在表演上并不西化,而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用精彩紧凑的剧情和精湛的徽剧表演艺术来吸引年轻观众。”可见改编后的《惊魂记》更适合年轻人口味。唱词言简意赅,根据人物情感的需要,采取不同韵律演唱,更加自由,更为观众所能接受。再结合舞台调度、徽剧表演更能直击观众内心。在得知君王将来府上歇息一晚时,夫人提出刺杀君王,此时子胤将军的唱词十分精彩,“欲念之火燃胸膛,万马奔腾难收缰”“多行不义必自毙”“来世报应令人心颤,心裂如焚五内乱”,言简意赅的唱词加上演员甩翎子的扎实表演功底,将忠奸两难境地、道义和欲望无法抉择的子胤将军推向悬崖边缘。
观剧的同时也将我们带入人性的思考。最终子胤将军被权利和欲望屈服,终究没能逃避王位的诱惑。在《惊魂记》的伴奏乐器中,出现了一些传统乐队所没有的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像琵琶、大提琴、贝司等,低沉哀婉的大提琴声尤为突出,不仅能体现出铁骨铮铮的英雄走向绝路的凄凉之感,还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人对戏曲音乐的新的审美要求。
三、是死亡还是救赎
全剧脸谱化的舞台布景似乎也别有寓意,它们既像是欲望的化身在蛊惑每一个人,又像是正义的眼睛在监督每一个人。就像是人性的一面镜子,把所有丑陋的、美好的都映射在我们面前,最终选择权在于我们自己。子胤将军没有逃脱良心的谴责,他曾被利欲熏心,被三位神仙和夫人怂恿,在背叛道义的道路上艰难、痛苦地挣扎前行,最终选择了死亡,这是一种释放,这是他人性的救赎。
一部戏的成功不单体现在现场观众的掌声,更重要的是它能发人深思,给予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惊魂记》做到了,在观众的的赞扬声中,能感受到它带给我们的内心震撼是远远高于视觉冲击的。由于灯光运用不是十分明显,除了血手红、惊悚蓝似乎没有其他有印象的光点。如果说灯光可以和旋转舞台完美结合,应该会给更多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