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引导

2017-09-11崔洁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崔洁

摘 要:小学数学可以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其本身的抽象性使得单纯的依靠教师的讲解并不能保证教学效果,需要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而这要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本文对小学数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1前言

数学本身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学科,对于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运用不同的方法,却能够得到相同的答案,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立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

2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因材施教,合理的对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成果进行肯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认真听取学生对于问题的见解,抛弃传统教学中的标准答案,使得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教学中,应该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如“做的非常好”、“这个想法很新奇,可不可以帮老师验证一下”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得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起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敢于抒发自身的见解,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从教师的角度,应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坚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应该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出根源,不能一味的批评,使得学生能够逐步实现自主学习。

3创设课堂情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强烈的好奇心使得其可以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以及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于部分小学教师,这样的特性无疑会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难度。实际上,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相应的课堂情境,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激活学生思维,使得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索中掌握数学的魅力,从而爱上数学。例如,在对正方形的周长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利用纸张折出正方形,通过对折的方式对比四条边的长度,这样学生就会发现,正方形与长方形不同,其四条边的长度是一样的,周长就是四个同样长度边长的和。以此为基础,教师还可以引发乘法的概念,鼓励学生运用乘法来对正方形的周长进行求解,更可以给出周长,要求学生自主思考,求出四条边的长度。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摆脱学习的压力,实现快乐学习。

4联系生活实际

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将生活和已有的知识与数学联系起来,使得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数学的乐趣。以《圆的认知》一课为例,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设计相应的生活游戏,以游乐园和夜市中常见的套圈为例,引导学生站成一排,在2m以外的地方设置物品。而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提出,应该围绕物品站成一个圆形,以物品为圆心,2m为半径,大家站在圆周上,这样才能够体现公平。事实上,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建议,表明其切身体会到了圆周到圆心半径相等的原理,并将其应用到了生活实践中。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师所要做的,并非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赋予学生一双发现创新的眼睛,对周边的事物进行观察;赋予学生一些清晰明确的头脑,对生活中的数学进行思考。又如,在对轴对称图形进行讲解时,可以鼓励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轴对称,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如雪花、椅子、凳子、床等,通过对上述事物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5加强沟通交流

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对于学生的创新见解,应该持肯定的态度,即使这个见解并不正确,也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放下身段,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做好课堂互动,例如,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板书或者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更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使得家长可以配合教学,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的魅力所在。

6创新教学手段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先进教学手段的支撑,从教师的角度,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在思维活动,做到“以学定教”,备课的过程同时也是“备人”的过程,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应该强调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并存,利用课本、板书、图片、投影、录音等,构建起全新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另外,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定位,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扮演好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主要手段,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使得学生可以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同时,承担其解决问题的责任。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就某个问题发表自身的意见,敢于提出新的想法,不要害怕出错,说错了大不了重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另外,教师还应该营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成绩而出现差别对待,更不能表现出轻视,为学生取得的點滴进步喝彩。

7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激励和引导为主,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课程情境的创设,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与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同时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使得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将原本死板的数学学习变成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1]阚兆猛.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J].考试周刊,2016,(78):73.

[2]徐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艺术,2015,(5):54-55.

[3]黄燕燕.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6,(2):182.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