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7-09-11张易平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张易平

摘 要:学生对数学学习是否有兴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注意集中,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情绪,让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这种状态是使学生接受教学信息的最佳时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理解数学,明确数学学习的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源动力,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进取,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会摆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有效措施。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必须要遵守的原则

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的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学习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协调一致,教学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所采取的方法

以根本原则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学习环境来说可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思考和课外作业。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

(1)让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老师授课的过程中。教学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如:在教学《立体图形》时,我先后设计了猜一猜、摸物体等游戏。学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长、正方体的认识是一个难点,由于长方体的的形状种类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于是我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让一部分学生闭上眼睛,另一部分学生把眼睛睁开,然后同时翻动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说出有什么变化?通过这个游戏,使学生明确了正方体不论怎么翻动,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利用正方体的这个特点,来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游戏活动,学生较容易地学到了这个知识。

(2)体验不同的成功体验。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对成功的体验,老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说,循序渐进、激励优生和表扬后进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学生都会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来获得喜悦之情,更能激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积极表扬和鼓励。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和争强好胜的特点以及荣誉感,所以,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来加以表扬.特别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们不断保持学习兴趣。

(4)趣味性课堂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首先是重视直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自制一些小工具,这样课堂上玩耍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其次,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尽量将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中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中间穿插一些数学知识,并通过模型、实物等教具,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掌握新知识。

在课堂外,应该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因为小学数学学科本身以理解为主,只要在课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我们可以适当地减少家庭作业,毕竟在如此小的年纪搞题海战术实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和兴趣,尽量不要给学生的课外生活布下阴影,课外作业要以质量取胜,适量的人性的家庭作业能够使学生对数学这一重要学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视。所以,我们在给小学生布置数学课外作业时,必须对题量和题型做细致的考察。归根到底,作业的意义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作为惩罚学生的硬性指标。

(5)合理运用多媒体,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不仅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且音画并茂的视听材料,还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小学几何图形的教学内容比较多,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再加上学生刚刚接触立体图形,缺乏实际经验,智力还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阶段,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就十分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器官,可以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地理解数学知识。如在圆锥体体积教学中,让学生按要求做实验,然后,教师利用投影演示得出实验结果:圆锥体积是与之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总之,教学过程归根到底是为学生如何学服务的。为学生创设有助于他们获得体验的情境,让学生们在现代教学技术下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通过学习增强自身能力在各方面的发展,使数学教学成为有渊之水,有本之木。

参考文献:

[1]沈湘秦.自主课堂[M].上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