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生态平衡视阈下的高校体育教育

2017-09-11彭萍

速读·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生态平衡体育高校

摘 要:正如环境和社会的发展中存在着生态平衡,高校体育教育系统也遵循着生态平衡的发展规律。高校体育生态和社会生态环境相互依存,不断地交换物资和能源,在内部与外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高校体育教育系统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它是否能保持生态平衡,与高校体育教育功效有着不可斩断的联系。近年来我们国家的教育生态失衡现象比比皆是,使得高校体育教育的水平停滞不前,本文从生态平衡的视阀出发,探讨体育教育生态失去平衡的因素,并且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平衡;高校;体育;教育

一、引言

我国的教育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教育情况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和生存。而体育在传统的教育认知里,普遍不受重视,纵使国家对高校的体育教育已逐渐重视起来,但仍存在高校体育教育失衡的问题,为此保持高校的体育教育系统平衡稳定,取得良好的体育教育成果,展开一些针对性的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二、体育教育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我国的体育教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当今社会,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系统正经历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基于全日制教育的基本理论上,高校体育教育开拓革新变为了永恒追逐研究的核心。现在,高校体育教育系统的教育基本理论所涉及的学术问题不断超过生物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并且跟从体育教育的情况变得逐渐纷乱,特别是在生态平衡的呼喊声音日渐高涨的当今社会,高校体育教育系统虽是一个操作合理且可随意针对系统情况进行变化的系统,但却具有其整体性。它的这些特点恰好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形成了一个生态平衡的基本主题观念,这为检验高校的体育教育问题给出了崭新的方向,而体育教育生态学对于国家的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体育教育的生态平衡通过与外界建立联系来自我调度安排,实现自身与外界环境的不断革新和改变,形成一个崭新的生态平衡体系。新形成的平衡并不是旧的教育生态平衡延续,而是在已有的根基上产生变化,形成有利于体育教育革新的新型平衡,其結构更具科学性,可以产生更好的体育教育效果,而此生态平衡的过程,能更好的促进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取得革命性的长远进步。

三、高校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准则

(一)体系制准则

高校体育教育的生态体系由多种元素构成,这些元素不断作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主要涵盖大角度视野和小角度视野,大地方和小地方等元素,这些元素之间不断作用和联系,达到一定的整体用途。因此,高校的体育教育过程中,体育教育人员既要从一整体的视角出发,斟酌不同物体的作用和影响,对号入座,促使良好的体育教育生态化效果。整体体系制准则还需要平衡自身的作用和改变,使内部和外部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比如说,如果高校开展一个统计小活动,对高校内不同体育老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论做一个调查统计问卷,并且通过比较得出分析总结,发现不利于体育教育整体的教学观点,归纳改进阻碍体系制发展的教学效果。

(二)一体性准则

高校体育教育生态平衡的建立及维持是否成功,对于高校的体育教学水平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要保持高校体育教育良好运行且得到较好发展,这就关系到高校生态平衡角度下体育教育必须遵循的一体性准则,在关注高校体育教育整体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各阶段与部分的教育发展。因此,高校必须在国家出台政策以及各种法定法规上做足功课,促进高校体育内部不同结构体系间的生态平衡,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高效运行。

(三)活动性准则

高校教育既受各种内部元素的约束,又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是一个有活力的生态系统,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动态平衡的特点,会受到环境的改变进而改变,所以,在发展高校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过程中,要服从遵守高校教育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理论准则,从大局上整体掌握平衡的动态变化,促进教育生态系统的高效运转,达到高校体育教育的生态平衡。

四、高校体育教育的生态失衡原因的分析

(一)教学环境空间失去平衡

随着国家近些年教育的发展,各地高校因广泛招生,使得学生人数远远超过正常体育教育资源的比例,使得各高校均出现体育教学资源的匮乏问题,导致学生们在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常因空间有限,教学环境简陋,教学设施缺乏等因素,对体育这个科目产生一种逆反心态,例如女子养生,因为缺少优雅的教学环境和充足的设施,使得教学效果与原定目标大相径庭。

(二)师资力量的失衡

因为高校的扩招,使得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不足以与庞大的学生数量相平衡,师资短缺,不足以分配给各个科目的学生,体育教师要么身兼数职,要么因教师空缺减少某一科目,使得高校的体育教学的专业化发展形同虚设。

(三)教材数量的失衡

由于学生众多,学生在学习时使用的基本教材严重短缺,造成了高校体育教育的教材数量与质量上的严重失衡。高校不能提供充足的教学理论知识学习,常常因为缺少教材书本,造成一本教材多个学生使用的情况,学生学习的相关细节知识出现盲点现象,就更不用谈对体育科目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五、高校体育教育生态平衡方法的思考

高校的体育生态系统要与外在环境相平衡,必须注重生源情况与环境因素的匹配,考虑体育教育的场所设施情况,尽可能降低外界因素对高校体育教育系统的不良影响,避免失衡情况;国家有关部门应重视优质教师的培养,保证师资力量的充足,建立高校体育教育的优质师资团队;保证教材的数量质量与高校体育学生的匹配,加大对高校体育专业化发展的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体育理念的掌握和学习体育的自主性。体育生态系统是一个与外界联系的,并相对独立的动态平衡系统,我们应积极改进措施,采取相应对策,促进体育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而不是阻碍其与社会生态环境的整体动态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冰.论生态平衡视阈下的高校体育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6,(29):102+104.

[2]宋敏敏.扩招后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

作者简介:

彭萍(1986.05—),女,湖南安化人,硕士研究生,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生态体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平衡体育高校
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我们的“体育梦”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促进新安江水环境生态平衡
浅析我国供电企业服务营销对策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