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手天焊”高凤林:在火箭发动机上焊出一片天

2017-09-11冯翔慧

中国科技产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凤林工人火箭

◎ 本刊记者 冯翔慧

“金手天焊”高凤林:在火箭发动机上焊出一片天

◎ 本刊记者 冯翔慧

在第66届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他一举将三个创新发明项目金奖收入囊中,震惊四座;在全国总工会举办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论坛上,他西装革履,侃侃而谈,举手投足间颇有明星风范;在焊接车间里,戴上面罩、拿起焊枪,他埋头于点点焊光之中,一副标准的技术工人形象。

他就是“金手天焊”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班组长,被称为“金手天焊”, 不仅因为早期人们把比用金子还贵的氩气培养出来的焊工称为“金手”;还因为高凤林焊接的对象十分金贵,是有火箭“心脏”之称的发动机;更因为他在火箭发动机焊接专业领域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35年的航天工作生涯中,他一次次攻克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难关,为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130 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助推下成功飞向太空。在他的手中,焊枪是针,弧光是线,他追寻着焊光,在火箭发动机的“金缕玉衣”上焊出了一片天。

“进航天工作是我的梦想”

1962年,高凤林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工人家庭,家中兄弟四人他排行老四,5岁时父亲去世,由多病的母亲带着兄弟4人生活。

对生在南苑长在南苑的高凤林来说,每天看着飞机从头顶飞过,听到街坊们说起谁家的大哥哥在航天系统工作,羡慕得不得了。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高凤林至今清楚地记得,那天,下班很晚的母亲一回来就兴冲冲地把儿子们拉到街上,指着天上一颗飞动的星星说,“快看呢!那就是我们国家放上去的卫星”,街上的喇叭里也已经传出东方红的乐曲声。高凤林好奇地问“卫星是怎么放上去的?”母亲摸着他的小脑袋说,“快快长大吧,长大了你就知道了。”母亲的话在他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他说:“能进航天工作就是我的梦想”。

中学毕业时,三个哥哥中一个当兵、两个插队,为了方便照顾母亲,高凤林报考了离家不远的211厂技术学校,从此与航天结下了不解之缘。

两年的技校学习,使高凤林对航天有了初步了解,特别是在火箭发动机车间实习期间,跟随焊接工段工段长、新中国第一代氩弧焊工学艺,让他对专业产生浓厚兴趣,技术提高很快。

早期培养一个氩弧焊工的成本甚至比培养一名飞行员还要高,人们把比用金子还贵的氩气培养出来的焊工称为“金手”、“银手”。同时,由于焊接对象是具有火箭“心脏”之称的发动机,对焊工的稳定性、协调性和悟性更有极高的要求。

第一次焊接实习时,工段长就注意到,高凤林是个有潜力的好苗子。在操作笔记上,高凤林不仅记下操作规程,还记下了自己操作时的心理变化,以及师傅和同学们的操作特点,最后是三个大大的字——稳、准、匀。

分配时,得知高凤林没有被分配到发动机车间,车间党支部书记、焊接工段工段长、班组长三人一起到人事科硬是把高凤林给要了回来。

在那个崇尚技术、工人光荣的年代,高凤林和车间的年轻人争先恐后、你争我赶地学技术。他更是幸运地赶上了四五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为了练好基本功,他吃饭时拿筷子练送丝,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而如果焊接需要,他可以十分钟不眨眼的绝技,也正是那时练出来的。

“年轻人相互较劲,两个人对着看不许眨眼,看谁能坚持得时间长”。而今回首从前,笑谈里无不饱含着青春时代挥洒的汗水。

1983年,在车间领导和班组师傅的大胆启用下,高凤林久已积攒的能量终于迸发出来。他参加了331工程之一的“长征三号”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研制,并荣获三等功。

当时,他刚刚参加工作三年,只有21岁。

当好一名工人也不容易

“老师傅说,要当一名好工人,必须要上四个台阶,首先是干得好,还要明白为什么能干好,要能说出来,并且要能写出来。”老师傅的一席话,让高凤林下定决心:要做一名好工人!从那以后,高凤林更加不懈努力追求在航天操作岗位上的发展,一次又一次突破,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

之后,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下海大潮,对青年一代的思想产生冲击,很多年轻人不安心从事本职工作,社会上对技术工人的重视也大大下降。

当时,高凤林的思想也有过一些波动。组里的老师傅似乎看出了这一点,主动找他谈心,告诫他航天产品离不开高素质的操作工人,可当好一名工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20世纪90年代,为我国主力火箭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其大喷管的焊接曾一度成为研制瓶颈。高凤林和同事经过不断摸索,凭借着高超的技艺攻克了烧穿和焊漏两大难关。然而,焊接出的第一台大喷管X 光检测显示,焊缝有200 多处裂纹,大喷管将被判“死刑”。

高层质量分析会上,在众多技术专家质疑声中,高凤林大胆直言:“那是‘假裂纹’!”经过剖切试验,200倍的显微镜显示高凤林的判断正确。第一台大喷管的“死刑”得以改判,成功送上了试车台,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由此大幅提升。

随着承担的急活、难活越来越多,高凤林挑起了更多的重担。最难的一次,他曾连续一个月几乎没合眼,每天攻关到凌晨5点多钟,回家稍微闭一下眼,然后洗漱,吃早饭,又回到现场,最终攻克难题;最险的一次,面对10米开外、弄不好就可能随时爆炸的大型液氢储罐和脚底下几十米的山涧,在故障点无法观测、操作空间非常狭小的条件下,他运用高难技巧和特殊工艺,通过了被发动机总设计师称为“国际级的大考”!

接连的成功并没有让高凤林沾沾自喜,而是愈发感到知识的可贵。前后9年时间,高凤林在工作之余先后取得机械工艺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的大专和本科文凭。

高凤林说:“一名好的技术工人既要具备高超的技巧,专注实干,还要运用深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开拓创新,追求极致。”

找到了“星星”的感觉

高凤林成名很早,38岁时已成长为一名国家级技师,先后荣获过全国十大能工巧匠、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一系列荣誉。

然而,作为技术工人大军中的一员,高凤林也感受和见证着一段时期以来技术工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1999年,他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的录制,主题是“咱们工人有力量”。当时,节目组正是看到社会上忽视技术工人的倾向,才做了这样一期节目。

节目播出后的火爆程度超乎高凤林的想象。他走在街上,甚至带女儿去书店买书,都会被人认出来。他戏称自己“好像找到了‘星星’(当明星)的感觉。”

而更让他感慨的是,节目播出后,很多来自企业、甚至全国各地的老职工给他写信,甚至有人跑到单位门口约他面谈,纷纷表示:“你们说得太好了,千万不能忽视对技术工人的重视!”

事实上,只要有机会,高凤林总会为技术工人大声疾呼。2003年,作为110名科研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代表之一,高凤林参加了党中央组织的北戴河休养活动。在其间召开的高技能人才座谈会上,在向中央领导汇报时,高凤林就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加强技能人才与国际国内专家的交流。

高凤林也曾让中国技术工人的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引人注目。

2006年11月底,高凤林突然接到厂长电话:“丁肇中教授有个项目遇到困难,点名请你前往协助!”原来,丁肇中领导的由世界16个国家参与的反物质探测器项目,因为低温超导磁铁的制造难题陷入了困境。之前请过两拨国内外顶级专家、技术人员协助解决,都无济于事。丁肇中想到了高凤林。

接到电话,高凤林立刻到现场展开了基础性调研考证,并听取了之前两个方案的详细分析。当他提出自己的方案后,现场的设计、工艺、总师等人员无不点头赞许。由于既有深厚的理论,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作支撑,高凤林的方案很快获得了国际联盟总部的认可,他本人也被委任以美国航天局(NASA)特派专家的身份,督导项目实施。这也是高凤林职业生涯中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之一。

还有一次,因为被高凤林的精湛技艺所折服,一位台湾老板向他抛出橄榄枝,“到我这里来吧,工资高,产品销往欧美亚,还可以解决你的住房,你不荣耀吗?”

高凤林答道:“困难是可以解决的。工资待遇嘛,我相信航天事业发展了定会赶上、超过你们;至于荣耀嘛,你说它能有我们制造的火箭把卫星送入太空荣耀吗?”

高凤林说,人不能没有追求,只有当人生的追求和社会的需要同步时,才能真正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今年“五一”期间,央视《大国工匠》节目播出后,高凤林几乎成了“大国工匠”的代名词。而让他真正高兴的是,社会对技术工人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又重新提升。“要重视技术工人对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支撑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技术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早日实现《中国制造2025》,使我国成为工业强国!”

传道授业,留下桃李花香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多年来,高凤林攻克难关200多项,其突出事迹多次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他却没有时间为成绩沾沾自喜,而是努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培育更多优秀的航天技能工人。

高凤林独创“焊接育人法”,利用润湿和渗透效应育人,让团队成员潜移默化地相互影响;利用焊点和焊缝的关系育人,强调合力作用;利用熔池效应育人,让大家在大熔炉里百炼成钢。

一次,高凤林出差期间,徒弟独立完成了一台发动机喷管的焊接,焊缝出现了80多处漏点。高凤林回来后,没有责怪徒弟,而是马上仔细讲解,使徒弟明白错误的原因。接着他又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每天晚上带着徒弟补焊。为了加深徒弟的记忆,自己补焊一处,演示一遍操作要领,再让徒弟补焊下一处,分析讲解,反复循环,直至深夜。

高凤林目前还在不断培养着新人。在“高凤林班组”,19名组员中有5名全国技术能手、1名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和1名航天技术能手;2011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高凤林的名字,将其班组命名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高凤林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如今,他的徒弟当中已经有6人成为全国技术能手。

在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文化墙上,镶有一句话:事业为天,技能是地。高凤林聚合全组之力,成就技术发展之力;突破发动机焊接技术极限,成为航天高技能人才的时代坐标。他身上散发出更多劳模精神的光和热,汇聚成这个时代宝贵的精神财富。

高凤林说,他把80%的时间给工作,15%的时间给学习,5%的时间给家人。为祖国航天事业的无私奉献,注定了他对家人的亏欠:陪伴母亲的时间很少,妻子生孩子他不在身边,接女儿上下学的次数屈指可数。如今,女儿在一所名牌大学读大三。

高凤林说,“尽管很亏欠家人,但欣慰的是,女儿人生的每个关键节点,我都认真地参与了。”

如今,高凤林还有很多社会活动:应邀为小学生讲公益课,给孩子们普及航天知识;周末走进大学课堂,给大学生讲解航天知识,宣传航天文化;参加焊接协会的交流活动,为推动焊接行业的发展出一份力……他说,这是一种责任。

先做人,后做艺

刚参加工作时,师傅教导高凤林“要尊重你的工作对象”,这句话让高凤林终身难忘。如今,高凤林的徒弟已经有二三十人。他说,“我最希望他们从我身上学到的还是对做人的理解,以及对事业的专注、投入、执着,还有时刻准备吃苦的精神,只有不断努力、追求极致,才能不断获得成长。”

自1993年,高凤林担任发动机车间氩弧焊组组长以来,尽管有过多次可以提拔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他始终认为,他的根在焊接岗位上。

2005年,高凤林所在的班组被命名为“高凤林班组”,成为航天一院首个以劳模名字命名的班组。“高凤林班组”的核心理念是:人的质量决定产品质量。

高凤林平常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先做人,后做艺。

“对我来说,戴上面罩,拿起焊枪,就意味着进入一种状态,必须心无杂念。每个团队、个体都要对用户、对产品负责,同时不断掌握前沿科技,总结起来就是诚信加科技投入,我希望有一天中国产品能成为世界的NO.1!”高凤林对“中国制造”充满期待。

如今,高凤林正带领他的团队围绕重型发动机的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展焊接技术攻关。未来将进行机器人焊接自动化系统功能开发,实现全过程监测技术、视频控制技术、仿真模拟技术在新型发动机推力室、喷管等复杂空间结构上的应用。

猜你喜欢

凤林工人火箭
“铁裁缝”高凤林,为火箭焊“心”
高凤林:平静握住那杆焊枪
人 物
透视奇妙的火箭
敬老梦的底色
超酷的火箭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