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演唱技巧和情感表现研究
2017-09-10刘秀文
刘秀文
摘要:歌曲演唱是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化寄托方式,演唱者通过一定的演唱技巧训练,在歌曲演唱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并激发听众的审美感受,实现演唱者与听众之间的情感互动,并充分发挥歌曲演唱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效果。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歌曲演唱技巧及其与情感表现的关系,并提出了提升歌曲演唱技巧,加强情感表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歌曲演唱;技巧;情感表达
一、歌曲演唱艺术概述
歌曲演唱是综合了人的歌唱生理能力,融合音乐与文学的一种艺术表現形式。歌曲演唱以一种最易于接受和表达的形式而存在着,并通过最直观的情感表达方式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歌曲演唱艺术一方面因大量受众而具有普适性,另一方面又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而具有较高的欣赏性。歌唱的本质是人情感的表现,歌曲演唱艺术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内涵,通过歌唱将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深刻地诠释和完美表现。因此,歌曲演唱艺术的核心就是情感表现,而是否能够真实地表达出作者作品的思想情感,演唱者的演唱技巧是最基本要求。
二、歌曲演唱技巧分析
(一)呼吸
歌曲演唱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任何一种科学的、先进的歌唱唱法,都应有呼吸系统的全力配合,这是成功演绎歌曲的基础。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应对自身气息进行合理控制与调节,这样才能保障歌曲的顺利演唱,否则就可能会出现由于呼吸节奏错乱造成的音准问题,影响演唱效果。因此,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是歌曲演唱者必备的演唱技巧之一。
(二)发声
歌曲演唱者的发声体是人的声带,这是歌曲以人的声音形式表现出来的音源。发声技巧是要求歌曲演唱者能够自如、合理地调节真、假音所占百分比及其转换过程,而这一过程与歌曲演唱者使用声音的方式密切相关,歌者应有效利用他们的共鸣体。在发声技巧练习中,最常见的是微颤与收放,颤音的有效处理有利于提高歌曲演唱的生命力,使声音更加优美,而收放音强弱的自由转换,可发挥声带柔韧性与易感性优势,提高歌曲演唱表演的舞台表现力。
(三)共鸣
共鸣体指歌曲演唱者头腔、胸腔、鼻腔等共鸣,歌曲演唱者在表演时,他们身体中的全部共鸣腔体一起发挥作用,联合发声。歌者可结合各曲目特征来适当调整呼吸,在演唱前做好呼吸准备,通过吸气将身体共鸣腔体都打开。这时,歌者还应让自己身心都放松下来,以便于获得最佳的共鸣效果。
(四)语言
歌曲是由文字与旋律组成的,歌曲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必须要保障吐字清晰。这一方面是因为歌者发出的声音越清晰、越响亮,共鸣效果也就更佳。另一方面是因为只有歌者清楚的语言表达,才可以让听众真切地了解歌曲作品,实现歌者与听众之间的心灵共鸣。
三、歌曲演唱技巧与情感表现的关系
(一)二者的内在联系
优美的歌声是情感表达的基础,而情感表现则是歌曲演唱的灵魂,两者在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中将歌曲演唱艺术效果发挥到极致。演唱技巧是实现歌曲演唱过程中情感表达的专业技术性条件,歌曲演唱者高超的演唱技巧有利于歌者情感的表达,而歌者在演唱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也有利于演唱技巧的发挥和提升。因此,演唱者要想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引起与听众的共鸣,就要在掌握扎实地演唱技巧的基础上,从歌曲作品深处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并融入自身生活体验与情感。唯有歌曲演唱技巧与情感表现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与协调,才能提升歌曲演唱的整体效果。
(二)二者的统一融合
我国歌曲演唱艺术不仅注重演唱技巧的表现,同时也强调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主张实现歌曲演唱技巧与演唱情感的完美结合,借助于各种演唱技巧的有效发挥来充分展示歌曲作品的情感内容。实际上,演唱者对演唱技巧的合理控制与调节,也是为了能够通过自身表演表现出更美好的情感世界,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
四、提升歌曲演唱技巧,加强情感表达
(一)加强咬字的训练
如今,随着人么对歌曲艺术欣赏性认识的提升,各种以歌曲演唱或比赛形式出现的电视节目屡见不鲜,如《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深受广大听众喜爱。但是,我们在观看这些演唱者演唱时,不难发现有些演唱者尽管十分投入,甚至是自我陶醉,但是却很难产生与听众之间的共鸣。排除他们在气息上的问题,主要就是因为咬字不清晰,让听众不能更好的理解歌曲作品内容。一首动听的歌曲,首要要求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咬字清晰、易懂,尤其是要把握好歌词声母和韵母的发声,以及字音的共鸣性。若做不到咬字清晰就会影响歌曲演唱中的情感抒发。
(二)加强颤音的训练
颤音并不是直观意义理解上的声音发抖,而是指“揉弦”,如“延长音”中若未进行“揉弦” ,就会使最终发出的声音显得十分干涩。这与二胡动作中的“揉指”技巧相类似,都是歌曲演唱的基本功。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一个动听的颤音,来自于“原音高”和“低于原音高14/ 或12/音高”间交替,实际上歌曲演唱中气息的调节与控制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气息动作中强大的气流冲击口腔和鼻腔后部,产生震动,并最终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达到演唱者与听众情感共鸣的效果。
(三)加强气声训练
气声训练像是在细声低喃,演唱者在演唱训练过程中会产生明显的气流声,声音较低但却十分圆润饱满,口型小。该技巧在演唱表演中的应用需注意不要振动声带且咬字要清晰,像是吹熄蜡烛的动作,带有一种虚婉的神秘感。
(四)加强假声训练
演唱者的假声技巧训练主要在音域较宽、艺术性较强的歌曲演唱中发挥作用,在流行歌曲中应用较多。假声可以产生一种柔和细腻的感觉,让听众的心灵得到放松,缩小歌者与听众之间的距離,并让歌者将作品中所表现的真实情感传达给听众,达到最佳的演唱艺术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歌曲演唱技巧与情感表现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协调,前者是后者实现的基础性专业技术条件,后者则通过前者实现歌唱艺术的高层次追求。提升歌曲演唱技巧,加强情感表达,有利于歌者更好的传递歌曲作品的真实思想感情,也有利于听众更好地理解作品,实现歌者与听众的心灵共鸣。
参考文献:
[1]焦璐.美声歌曲演唱中技巧与气息的应用对情感表达的干预构建[J].艺术科技,2015,(07):165.
[2]吴岩.浅析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演唱技巧及情感处理[J].戏剧丛刊,2014,(04):82-83.
[3]杨淑芳.浅谈歌曲演唱技巧和情感表现[D].山东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