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仁政”
2017-09-10周思瑶
周思瑶
【摘要】:孟子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对儒家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儒家思想文化有着其特殊性,因其为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提供思想基础而显得与其他学术流派格外不同。探究儒文化的历史,其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祭祀文化,经过孔子的正式开端,孟子荀子的继承发展,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程朱理学的颠覆变革以及清朝時救国存亡运动等阶段,已经深深扎根于封建专制文化的土壤中,为其提供理论思想的指导。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学派中,孟子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毫无争议的“亚圣”,可见他對于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贡献巨大。
【关键词】:孟子;仁政;仁
正如鱼儿需要生活在水里一样的道理,孟子提出他的学术或者政治观点一定也有特殊的条件。从时代这个大背景而言,正处于战国这样一个混乱的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群雄争斗,较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显得更为无序;政治上,旧的格局被打破,社会变革迅速,各国加快对外扩张的步伐,力图建立一个新的势力版图,表现为各方霸主对人才的渴求;思想上,进入了史上第一个繁荣的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个流派争相阐述思想,互相学习和批判;经济上,小农经济开始发展,有向新型经济过渡的趋势。上述的客观环境都为孟子发表观点提供了基础。
一、“仁政”承“德政”与“仁”而来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开端,不管是在政治观点还是哲学观点上,其对于孟子的影响是巨大的。经过对《论语》的研读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他日常的生活以及对弟子的教育中,注重对“仁”的传授,三番五次强调“仁”的重要性。如“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1]
孟子对于“仁”这个思想也是有比较好的继承的。在孟子与诸国的国君交流过程中,也是力求通过点点滴滴的渗透,将“仁”发扬光大。《孟子》开篇第一篇《梁惠王·上》中就有这样的阐述。“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如果还不明显看出孟子的用意,可以看接下来这句,“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2]假使这样还不能让一位有野心的上位者动心的话,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打动他。
对于从政来说,孔子有这样的观点“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3] 重视以德治民,即德政。当然,在这点上,孟子也给予了同样高度的重视,他苦口婆心地重复着:王呀,你要做一个有道德,有不忍人之心的君主才行。你就是榜样,如果你这样做了,就可以不战而胜,天下无敌。
二、“仁政”的政治立场
有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认为孟子的“仁政”思想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提倡施行“仁政”也是为了君王能保有自己的国家,巩固自己的统治。[4]
这样的观点很新颖,并且细想一下,也不无道理。很多主流的学术观点认为,孟子的“仁政”是把统治者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下,更直白地说是“一切为了人民”。
而根据原作者的观点,并且从《孟子》一书中看出,孟子在进行“诱惑”君王时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讲的是这样做会给统治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这样做可以稳固国家,这样做人民才会发自内心地爱戴君王。
其实孟子的政治立场到底是君王还是为人民,是说不清的。或许可以将之理解为孟子的爱民之心更为恰当。孟子所描述的世界很美好: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并且,孟子也提出了具体的施行举措:不违农时、谨庠序之教等,看起来似乎可行,为国君拉拢民心很有实际的帮助和效果,但在当时动乱频发的大环境下,连为耕者保证有足够的土地都不能做到。所以,孟子的治国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并没有实际操作性,以至于孟子不能像董仲舒一样能振兴儒家、发扬儒家与之有着一定的联系。只能说孟子生不逢时!
三、“仁政”的要义
1、爱民,重民
孟子强调要爱护民众,顺应民心,这样才能赢得支持、得到人民的力量。“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5]这使得有识之君更加重视人民,更产生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的论调。
2、举贤用能
要善于发现人才,选用这些人才,并且术业有专攻,要把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朝矣;”[6]包括在梁惠王篇,孟子也有以建造房屋为例,进一步说明万物都有其所应该处在的位置。当然,“用”才是关键,拥有人才却不重用是君王无可挽回、也是最遗憾的损失。
3、王道而非霸道
统治者享有至高的权力,但是就统治的方式而言,他们又有着绝对的不同。“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7] 这就是霸道和王道的区分,“霸道”以力服人,而“王道”以德服人。孟子想通过两者的对比使君王们明白爱民的重要性,去构建一个真正理想化的国家,也就是孟子反复向君王们宣传的思想的体现。
4、不忍人之心
在孟子看来,不忍人之心是仁政的开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8]。而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生来所固有,包括确立了孟子“性善说”的“四端说”也只是从后天的角度阐述如何保留并扩大充实善,进而论述以善为政。当然,关于人之本为性善还是性恶又是另外一个值得讨论的命题。
孟子的学说虽然在战国时期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采纳,但他的核心思想对后世的封建统治却影响深远,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治国之道与驭民之术。不仅如此,孟子的思想观点更是进一步地完善了儒家学说,在孔子的基础上详细地阐述儒家思想,是研究儒家文化绕不开的一位伟人,作为“亚圣”实至名归。他的思想更是中华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为我们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注释:
[1]《论语﹒里仁》
[2]《孟子﹒梁惠王上》
[3]《论语﹒为政》
[4]黄忠晶:《简述孟子仁政思想的本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第33卷第2期】
[5]《孟子﹒尽心下》
[6]《孟子﹒公孙丑上》
[7]《孟子﹒公孙丑上》
[8]《孟子﹒公孙丑上》
参考论文:
黄忠晶:《简述孟子仁政思想的本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第33卷第2期】
贾降龙:《论孟子仁政思想的内涵及其实质》
张文波:《孟子仁政思想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