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职业教育素质与技能培养浅析

2017-09-10邹翔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2期
关键词:高校转型职业素质育人

邹翔

摘要:国务院提出关于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和"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高校转型",从这里解读出职业教育从以前的"断路"变为"阳光大道",职业教育的地位也大大提高。育人是基石也是关键,育人是今天也是未来。从新生入学第一天起,就必须对学生进行育人培养,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态度与职业素质。职业教育的定位要清晰,蓝领与初级白领,对于这类工作者而言,提前学习掌握相关技能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转型;育人;职业态度;职业素质;技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人才的需要,随着地方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对生产一线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升跟高的要求,国务院提出关于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和"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高校转型",从这里解读出职业教育从以前的"断路"变为"阳光大道",职业教育的地位也大大提高。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必须素质技能两手抓,以建设求发展,才能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对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分析,对职业教育素质与技能培养有如下总结。

一、职业教育素质与技能培养问题分析

1、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欠缺

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可随性强,并未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迟到早退事情常有发生,校园内随处吸烟,有不文明事件发生,与培养高素质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相差甚远。素质问题,实质就是学生的生存本领问题,也是学生的职业资格问题。

2、技能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不对接

企业需要成熟型技能人才,虽有校企融合,但并未系统化,甚至有些闭门造车,技能实践活动与企业生产活动不对接,课程设置与企业内容不对接,实践环境与汽车生产环境不对接,最终导致技能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不对接。

3、学生对未来工作定位不准确

学校通过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知识,但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不准确,认为实践就是简单动手,或者参观态度,大部分学生毕业就业后并不满意当前工作,感觉辛苦,工作强度高,无法胜任。从而对应抗风险、抗打击能力弱, 院校虽有校企合作,能保证学生顺利就业,但学生自身不能保证稳定就业,导致企业人才流动性大,并最终造成学院热,企业冷的现象发生。

二、对职业教育素质与技能培养改进方法

1、育人的圣经培养模式

育人是基石也是关键,育人是今天也是未来。从新生入学第一天起,就必须对学生进行育人培养,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态度与职业素质。高等职业教育中加强育人培养,加强职业态度与职业素质培养,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更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非志无以成学,非学无以成广才,对高职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态度直接决定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态度决定学生是否有计划积极地去学习、决定学生是否勇于挑战,决定学生是否高瞻远瞩,决定学生是否乐于去提高自己,从而也决定了未来的工作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也决定了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决定了学生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决定了学生是否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决定了学生是否有正确的处事能力。加强育人培养,强化校纪校规,辅导员坚决树立学生信心,发现学生闪光点,放大表扬。树立高尚情操,丰富的情感,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全校开展禁烟活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一切从细节出发,督促学生上课代笔,避免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师生共建和谐课堂,运用任务驱动法,围绕问题中心,情景模拟互动学习,让学生做到"入班即静,入座即学"。利用晚自习开设读书会,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技能型"斧头"精神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的定位要清晰,蓝领与初级白领,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职业人才的专业教育,承擔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能力的重任,对于这类工作者而言,提前学习掌握相关技能尤为重要。"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工学交替"是近年来职业教育人才技能培养模式。职教学习能力等于竞争力,竞争力等于生存力,在专业技能学习上,要做到"三贴近",课堂贴近企业,技能贴近岗位,实践贴近生产, 优化课程设置,与企业共同制定相关课程实践标准,校企融合,营造与企业相对接生产实践环境,与企业合作,完成企业由学院教师向企业导师的双师型转型。磨刀不误砍柴功,发扬"斧头"精神,不仅让学生解决技能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学生通过这项技能走到的高度问题。完成课程设置与企业内容相对接,实践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相对接,实践标准与企业标准相对接,真正实现企业的人才,学生的技能,老师得提升,学院的发展。

3、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严格考核标准

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在实训设备、器材引进时,以企业为标准,共同成立联合采供小组,借鉴合作企业的建设模式,探索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着力打造真实的实践环境,确保学生进入工作后的无缝性。与企业探索合作模式,加强学生体质训练,严格制定实践考核标准,按章办理,并将实践活动成绩纳入奖助学金评定,形成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畅通就业渠道,与企业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任重而道远,职业院校甚至全社会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更是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以就业导向为指导,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与势在必行。千万不要"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做到真实干, 发扬职业教育的"斧头与圣经"精神,培养国家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纪安《深化高专高职教学改革努力形成应用性人才培养特色》石油教育,2000(6)

[2] 梁红《试论职业教育技能培养模式创新》职业 ,2010(35)139-140

[3]谢华燕《浅谈职业就教育技能培养中认证考试的重要性》甘肃科技纵横,2007 36(5)187-187

[4]王照《汽车制造装配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的探索》大科技2016 235-35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转型职业素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高校转型背景下的跨文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电气设备课程模块化改革与实践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英语师资队伍优化改革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几点思考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