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类人才岗位核心技能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2017-09-10李颖康铁钢
李颖+康铁钢
摘 要: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为职业性和实践性,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工作岗位核心技能的实用人才,学习与训练的内容必须对接未来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要求,采取信息化的"五训"措施,通过导训、自训、助训、督训和测训5个实训环节,创新专业岗位核心能力的训练模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核心技能;培养模式;实训环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专业核心技能是指具体从事某一特定工作岗位应具备的实践能力,胜任专业对应岗位工作必备的条件。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岗位核心知识,具备工作岗位核心技能的实用人才,专业核心技能也可以做为是否符合该岗位胜任能力要求的评价要素,因此实训内容必须对接相应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分析提炼专业岗位核心要素,将企业工作岗位要求转化为学校实训内容,打造虚拟实训楼,构建虚拟实训室,通过导训、助训、自训、督训和测训5个信息化实训环节,创新专业岗位核心能力的训练模式。
1 高职建筑类人才崗位核心能力确定方法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有其特有的竞争综合实力,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因此必须进行准确的专业岗位分析,根据未来专业岗位提炼所需核心技能要素,对接建筑类行业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并设置相应实训项目完成专业岗位核心技能的培养。
1.1人才岗位分析
深入建筑类企业了解各专业岗位的职责、任务、环境和工作流程,灵活运用人员访谈、调查问卷、集体讨论等多种方法,广泛深入地搜集有关专业岗位的各种数据资料,根据企业员工的职业成长路径,确定建筑类专业人才的初始工作岗位与未来发展提升岗位,归纳整理不同时期的岗位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和应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
1.2人才岗位核心技能要素提炼
根据企业员工不同时期的工作岗位,确定其应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岗位的工作领域进行胜任要素的提取,聘请行业企业相关资深专家按照职业资格标准和具体从业任职要求进行深入论证分析,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筛选,最终确定专业岗位的核心技能。
2 高职建筑类人才岗位核心技能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建筑类专业的岗位核心技能必须通过综合实训进行培养和训练,如何使实训环节进行有效的串联,具有综合性和实效性,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面对稍显复杂的图纸,学生易产生厌烦心理,后期实训较难延续;第二,教师监管及辅导困难,无法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到每个学生;第三,考核评价难操作,无法做到对每个学生的每个分项工程结果都进行核对,影响学生的技能培养效果。
3 高职建筑类人才岗位核心技能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高职建筑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关键还是要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将课程内容与岗位职业标准充分融合,通过岗位分析提炼确定岗位核心技能内容,根据建筑类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打造虚拟实训楼,按岗位技能构建虚拟实训室,选取若干典型工程,实训项目与专业技能有效融合,采取信息化的"五训"措施,提高综合实训的教学效果。
3.1"五训"操作要点
3.1.1 导训
导训环节为实训任务的布置,学生点击进入导训模块后,可以了解实训的任务、明确实训目的、掌握操作流程和方法,明晰实训提交的成果。
3.1.2自训
按照实训任务自主实训,学生点击进入自训模块后,根据导训的要求,独立完成实训任务,自训过程中如遇到难题可随时进入助训环节,查找资料,调用资源,问题解决后可重新进入自训环节。
3.1.3 助训
助训环节为实训任务提供帮助,学生点击进入助训模块后,可以找到相应实训任务完成需要的知识点讲解,例如助训内容可提供案例供实训者参考。助训环节与自训环节可相互穿插进行。
3.1.4 督训
实训任务结束,教师可查看学生完成节点的数量、完成时间及正确率,进行督训,对学生操作错误部分进行汇总,结合知识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3.1.5 测训
软件根据学生完成训练任务情况形成成绩单,完成测训,如果测训合格,则本次实训任务结束,进入下一个实训任务。如果测训不合格,则需要重新学习了解实训任务的布置,从导训开始重新进行实训。导训、助训、自训、督训和测训5个实训环节流程。
3.2 虚拟实训楼实训内容
与软件公司合作,根据专业岗位核心技能的要求,打造对应的虚拟实训楼,从导训到测训,资源调取方便,直观易懂,与企业工作岗位衔接紧密,例如工程造价专业根据岗位专业和核心技能要求,设置以下四个虚拟实训楼,完成实训内容如下:
1、虚拟专业基础实训楼
打造整合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相关联知识,以部位模块为节点注入施工、识图、材料、力学基本知识及计价内容,通过三维的图形展示完成图纸的识读、材料的认知、施工工艺的展示,将目前训练用的二维图纸立体化。
2、虚拟工程计价实训楼
学生先通过导训了解实训任务,通过自训逐步完成计量计价,在自训过程中可选择助训来提供帮助,助训内容有国标及地区定额的计量计价规则、钢筋的平法图集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点,任务结束后,教师进行督训,查看学生各分部分项工程节点完成的数量,工程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计价文件编制的完整性,对错误的部分进行累计汇总,形成成绩单,如不合格,需要重新进入导训环节。
3、虚拟招投标管理实训楼
设置各种招投标场景,按照流程模拟招标、编标、投标、评标、开标、合同签订等工作,把招投标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化,直观的让学生进行招投标业务的综合学习与技能锻炼,同时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成本控制、质量管理、进度控制结合起来,培养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理念及基本技能,与现实工作相结合。
4 高职建筑类人才岗位核心技能培养成效
第一,改变了传统核心技能训练模式,将理论专业知识点通过形象化、立体化思维转化为岗位核心技能的训练,同时将核心技能按照掌握的前后顺序开展实训,整个实践环节串成一条主线,完整的再现岗位从业技能的要求。第二,改变了学生实训项目懒散的现状,虚拟化、立体化、结构化的展示工程案例,导训、自训、助训、督训和测训5个实训环节配合,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资源的任意调用,提高核心技能实训效果。第三,改变了教师实践环节监管及评价难的现状,通过虚拟实践操作系统中任务设置、系统自动考核、数据自动分析,以及教学互动系统功能,能够让教师第一时间得到学生技能掌握情况的信息反馈,实现实训环节的监管和评价,同时能更好的调整教学重点与教学方式,提升教师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晓.新世纪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研究的反思与前瞻[J].职教论坛,2014(1).
[2]李颖,康铁钢.高职技能型人才岗位胜任力分析及培养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2).
[3]饶惠霞.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