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设计专业的理论教学

2017-09-10张旻

牡丹 2017年24期
关键词:理论课景观设计理论

张旻

艺术类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的理论教学存在以下问题:课程内容只偏重艺术性的表达,理论课教学方式没有做到教学相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不紧密等。本文分析了出现上述问题的可能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对策,包括:认清景观行业形势,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教师专业素质培养,提高师资水平;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相长等。

我国的景观设计教育起步较晚,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建设的浪潮,其不断探索和发展,各高校培养出的景观设计人才有很多已经是景观设计行业的中坚力量,成为城市面貌的塑造者。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也纷纷开设景观设计专业,秉承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普遍重视学生的项目实践,这确实是由该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所决定的。从表面上看,高职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学生接受了较多的技能训练后,比较容易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但笔者在近十年的执教过程中,也关注到一些问题:有的学生自始至终对该专业不了解,也不愿意深入了解;有的学生毕业后转行到室内设计或其他与设计无关的行业;还有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画图的技能,但在实践中往往缺乏对实际项目的分析把握能力,只是把自己的设计当作艺术作品去雕琢,与实际情况脱节。以上现象促使笔者思考:我们是在培养一个精致的画图者,还是在培养一个对社会关注、对人关注、对自然关注的设计师?显然,人们都希望学生是后者,但是成为这样的设计师与技能的培训就要冲突吗?这使笔者又反思日常的课堂教学:每个单元课一门设计课程,教师在讲完基本的理论知识后就开始进入实践环节,虽然在实践中也会与学生有交流,但要支撑起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景观设计项目,还需要更加系统而丰厚的理论教学,它是实践的基础,也是塑造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推手,忽略理论教学,培养的景观人才就成了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虽然短时间内可以胜任工作任务,但长久来看不利于景观设计行业的创新性发展。因此,本文就高职院校景观设计专业理论教学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意在充实、完善景观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只偏重艺术性的表达

在艺术类的高职院校中,景观设计专业多以培养学生的手绘、电脑表达为主,这固然体现了艺术设计院校的优势和特色,但并不代表景观设计的理论教学可以只偏重这一方面,而对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不管不顾。实际上,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专业,艺术表达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它还关乎土地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又与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美学等众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很少谈及这些方面的内容,就会使学生对景观设计专业产生不全面的认知,更谈不上从更深、更广的层次思考景观与人类、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二)理论课教学方式没有做到教学相长

大多数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灌输”基本知识,教师都在做课件上下功夫,授课过程只是照本宣科。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理论课就是枯燥乏味的,听不听无所谓,这样无疑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是否理解,教师不知道,学生是否需要更多的知识延伸,教师也不知道。这样的方式使每一次教学都是机械的重复,教师的教学水平很难得到提高。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不紧密

在教学内容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衔接不够。理论课程只是进行知识传授,很少与设计实践和现代设计发展相联系,而实践课程也只是进行技能学习,学习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没有深入到设计的每个阶段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难免让学生觉得理论教学没有实际用途。

二、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在很多艺术类高职院校中,课程是以单元课的形式接续设置,即在集中的时间段里上完一门课,再上另一门课。这样的课程设置对于景观设计专业来说,并不适合所有课程。对于一些基础课,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教师可以在讲完基本的理论知识后,在集中的时间段里指导学生进行绘画练习。但对于景观设计的其他专业课,如果把理论课放在前面集中讲授,学生会因为连续听课而产生抗拒、疲惫心理,教师也会因为一次讲课的信息量过大而不能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如果把理论课分散到每一天讲,又不能和学生每天正在完成的景观项目设计阶段相对应。这样的矛盾使得教师不得不把理论课内容进行压缩,学生也就认为理论课只是形式上的听课,完成后面的实践作业才是重点。实际上,每一门课程都应该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做支撑,一味地只重视技能训练,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受到限制,更有甚者对一些基本概念都没有搞清楚,如容积率、绿化率等,就开始盲目画图。所以,没有合理的课程结构,所有课程都按艺术类课程的单元课形式设置,会直接导致理论课内容被压缩、被忽视。

(二)师资队伍水平偏低

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决定着一个学科发展的未来。然而,景观设计专业师资队伍水平普遍偏低却是许多高职院校面临的现实。一方面,专业教师数量少。许多院校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又积极开设新专业,使现有教师数量无法满足专业发展需要。在此情况下,一些非专业人员转而从事这一领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质量低下。另一方面,一些在岗教师专业意识、能力和水平有限,实践经历不足,不能充分驾驭理论教学,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也较少,造成课堂教学收效甚微。

(三)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滋生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这使得整个教育都变得急功近利,产生了很多只为做项目而做项目的行为。一些能做项目的学生被教师抽去做项目,另外一些学生觉得既然没有实践项目可做,理论学习就不必要,社会的价值观念对理论学习的确实产生了不少影响。

三、改善景观设计专业理论教学的对策

(一)认清景观行业形势,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虽然熟练的实践技能是进入景观行业的敲门砖,但只是进入该行业不等于就有好的发展。真正优秀的景观设计人才应该具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和良好的专业素质,要富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并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成熟的专业设计能力。这些行业要求要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且由任课教师认真执行,在上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

(二)加强教师专业素质培养,提高师资水平

学生对专业课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如果教师对该专业满怀热情、精益求精,学生自然会受到影响,自学的动力会加强。所以,高职院校应该严格进行师资选聘,要引进成绩优秀、具备专业能力和素质的专业人员;要鼓励教师积极深造,不断提高自身素養,以适应现代社会专业教学发展的新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积极进修,或进行学历提升教育,或参与校际访学和交流,提升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要鼓励教师进行学科理论研究和专业教学研究,提高研究水平。同时,教育工作者自身也应该不断加强理论修养,不但要了解行业的经典理论,还要持续关注学科前研,并把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不断引入课堂。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相长

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要一味唱“独角戏”,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项目讨论、课堂发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景观设计与生活的关系。例如,进行公园景观设计的课程讲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公园中观察游人的行为,记录各景区的使用情况,还可以对游园者进行访谈,什么样的设计是大人们喜闻乐见的。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会接收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比如用什么样的方法统计游人的行为,用什么方式去进行现状分析,也许还会用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果教师在这方面也有欠缺,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抓紧学习,请教专业人士,在与学生一道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身的理论修养得到提高,学生也会自然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课景观设计理论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