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控制因素与改善措施
2017-09-10姜涛
姜 涛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试析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控制因素与改善措施
姜 涛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食品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而对食品质量的评价一般是以食品检验数据为依据的,关注食品检验准确性对于提高食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笔者经验,分析了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几点控制因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以期为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提升及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
食品质量;食品检验;准确性;影响因素;措施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且关乎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加强食品检验,提高食品检验准确性十分重要,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应有效控制各环节检验内容与流程,积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优化检验过程,确保食品检验的准确性。因此,本文对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控制因素与改善措施的研究,对于提升食品质量,更好地保证人们的饮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食品检验
食品检验实际上就是在食品正式进入市场前,借助于各种仪器设备等检验食品安全性是否合格的过程。随着我国食品种类的不断增加,食品安全问题也出现的愈加频繁。为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在食品进入市场前做好相应的检验检测工作十分必要,有利于提升市场中食品的安全指数。
2 食品检验的重要性
食品是人类摄取能量及其它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也为人类生存提供必要的能量,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将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食品检验借助于各种专业设备,通过专业技术方法排查食品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食品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降低不安全食品投入市场的几率,大大提升市场中食品的安全性,减少因食品安全造成的生命健康问题出现。此外,食品检验采用了先进的高科技检测手段,借助于光波技术及其它高科技技术,从里到外检测食品安全性,有效控制了不安全食品的存在及对人们生命健康的威胁。
3 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控制因素
结合笔者经验,总结历年食品检验情况,本文人为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控制因素应涉及人员、仪器、样品、环境及检验方法五方面。在人员因素方面,人员对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检验者素质和能力上。由于部分检验人员素质不高、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较低,在检验中不能快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最终影响食品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仪器因素方面,主要受到检验仪器自身灵敏度、精准度的限制,以及不合理的日常维护保养影响,影响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如玻璃仪器不干净、检验试剂保存不当等,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样品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样品采样、保存和运送的不规范性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样品制备不科学,样品选取过于随意,不具代表性等很可能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检验方法方面,国家标准检验方法中,同一检验项目通常包含多种方法,而检验方法的不当,将使食品检验结果出现明显偏差。在环境因素方面,主要变现在检测环境温度控制上,由于温度控制不合理,将造成实验室仪器设备、试剂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检验的精确度。
4 改善食品检验质量,提高食品检验准确性
4.1 提升检验人员专业素养
为更好地改善食品检验质量,提高食品检验准确性,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改进。一是加强对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素质培训,特别强调对各种检验方式,操作流程、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以此提高其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以更好地适应食品检验需要。二是推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各检验人员都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检验队伍。三是积极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加强本单位员工与外界相关人士的交流,让检验人员及时发现自身不足与优势,提高自身在食品检验中的综合能力。
4.2 优化检验仪器基础管理机制
食品检验过程中需要应用到各种仪器与试剂,只有熟练运用这些检测仪器,并熟悉各种试剂配比等,方可有效确保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因此,本文认为应优化检验仪器基础管理机制,一是依据具体标注情况合理使用试剂,确保试剂纯度与浓度与标注要求相一致。二是要根据实际检验需求,利用相应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检测,并安排专门人员在日常中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校准工作,避免试剂因保存不当造成的失效或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情况出现。
4.3 健全检验措施和方法
运用合适的检验方法对食品质量进行检验是十分重要的,而具体检验方法的选择还应充分考虑到待检验食品的具体形态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若存在意见分歧,可通过仲裁检验法判定食品质量。此外,还应注意各种食品所含物质也是存在差异的,检验人员在选择检验方法时也还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性。如可利用具有吸光功能的原子光度计来检验纯奶中检验钙质含量,但对保健品中钙质含量的检验,则需通过滴定法来实现,因为原子光度计会破坏保健品中的其它物质。
4.4 规范样品保存和制备规程
通常以均匀性或随机性为原则来选取样品,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与典型性,采样后在低温、密封、保持水分、固定待测组分等措施下对样品进行保存,并及时检测,做好相应的记录。样品制备方法需考虑食品形状,在剔除非食用部分及机械性杂质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主体部分,经粉碎、过筛、混匀等均匀化处理后进行检验。
4.5 强化检验坏境
为保证检验试剂及仪器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应确保实验室安全、整洁、通风良好,将室内温、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需要注意应分区存放未检、待检、已检食品,避免食品、试剂和实验废弃物等混杂,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如试剂应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实验废弃物应根据其性质差异进行分类归置,并定期回收处理,废液达到“三废”标准后才能排放。
5 结束语
食品是人们维持基本生活的必需品,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控制对于流入市场的食品质量把关具有重要作用。食品质量检验部门应从检验人员能力与素质的提升、检验仪器的维护、样品的选择、环境的改善及检验方法的选择五方面,做好食品质量检测工作,全面提升食品检验准确性。
[1]陈佳贤.提高食品检验准确性的主要控制因素[J].食品安全导刊,2016,(33):24.
[2]李春红.关于食品检验效率提高因素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5):35.
[3]朱智峰.破解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方法[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0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