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2017-09-10张海龙
张海龙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张海龙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
初中数学是初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培养学生数学思想、逻辑思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的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创建高效课堂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教学准备阶段及教学过程两个层次上分析了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对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切实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与水平成为初中数学教育密切关注的问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在准确把握当前数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选择有效方法创建高效课堂,真正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数学思想与逻辑思维,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帮助。
一、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水平较低。尽管数学教师为教学改革做出了各种尝试,但并未真正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本文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应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一是传统教学思想下,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而教师也往往是以内容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潜能的挖掘,这就直接造成学生数学思维下降,自主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甚至失去数学学习兴趣等情况的出现。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设定存在问题,教学模式选择也比较单一,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导致学生不能将注意力始终投入到教师的教学中去。三是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理论讲解,而忽视了实践教学内容,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过于盲目。要改变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就要求在教学准备阶段及整个教学过程中,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思想,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创建高效课堂。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与效果的目的。
二、做好教学准备,创建高效课堂
(一)把握好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有效性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有些知识点学生会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接触到,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需进一步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化与拓展。此时,教师可通过对以往知识的回顾,结合一些生活经验引出新的知识内容,既能够达到温故的目的,又能够达到知新的目的,同时还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有些知识点是完全新鲜的,学生从未了解过的,针对于这些知识点,教师应从基础概念入手,将其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并与学生进行互动,在讲解之处,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针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编写相应的教案。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指引着教学行为的方向,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确保其科学、合理与全面性。具体来讲,教学目标应对教学过程起到导向与激励作用,既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重视数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数学过程与方法的讲解,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及逻辑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重视教学过程,创建高效课堂
(一)合理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数学知识的特点就是抽象性较强,如果学生的抽象性思维较差,想象力不强,难免会使其在学习与思考过程中思维受到限制,造成学习效率低下。为了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维,创建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合理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这种情景中去。本文认为,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中,一是应注意从实际出发,结合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实际,实现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间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二是应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教学气氛的活跃度,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种良性互动中提升数学学习热情,轻松理解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大大提升学习效率,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二)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
初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创建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在初中数学教学节奏上,过快或过慢都不合理,过快会让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与消化,过慢又会让学生产生烦躁与困倦的感觉。因此,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节奏,应既能够让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跟上教师的步伐,又能够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不存在思想空挡,让班级内更多学生都能够积极投入到教师的教学中去。教师的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需要结合全体学生的平均水平来组织教学,并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此来创建高效课堂,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适度安排课后作业
适度的课后作业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适度安排课后作业也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在课后作业设计与安排上,数学教师一是要考虑到不同知识点的巩固及练习难度等因素,既要让学生能够主动完成作业,又要让学生巩固所需知识,难易适中,多少适量。二是教师在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时,还应给出有鼓励性的符号评价或建议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完成课后作业,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三是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且书写工整,为其以后参加中高考奠定基础。由此可见,适度安排课后作业,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提升数学教学课堂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两方面探究了创建高效课堂的教学前准备工作,并从课堂教学情境设计、课堂教学节奏把握及课后作业安排三方面探讨了创建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要求。望本研究能够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借鉴,切实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与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与逻辑思维。
[1]崔春艳.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5+26.
[2]田健豪,刘铭.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实例研究(教学案例)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345-346.
[3]吴秀清.新课改形势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5,(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