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精改化体系研究

2017-09-10狄登科

环球市场 2017年25期
关键词:学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狄登科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精改化体系研究

狄登科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显得越来越落后,作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主体的辅导员,他们的知识背景,成长经历,对待工作的态度方法和意识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学生管理工作投入多,效率低,效果差,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尤为突出。如何改变高等教育中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使它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的要求,是目前高校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文章重点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精改化体系展开探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精改化体系;研究

高校作为国家的重要教育基地,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高科研水平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从精英式教育转变到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大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价值观也趋于多元化,思想和行为的差异较大,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探索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精改化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精致化的基本内涵

精致化最开始是管理学中的一个概念,而将精致化引入教育领域中的是台湾的学者,他将当代教育的管理目标中加入了精致化,对精致化的追求过程进行绩效的设定,对人文的精神以及科学的精神同等重视,对结果与过程同等重视,精益求精以及追去卓越是精致化基本的要素。随着景致的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的实践以及传播,精致化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推行精致化改革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事关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事关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教育国际化,中国与世界在各方面的交流与融合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高校内部也面临着扩招带来的生源层次不同、学生思想活跃、教育大众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新问题,这都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以思想政治教育和粗放式的管理为主的学生工作模式已很难满足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精致化模式已经被高校提出和认可,对于推动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管理工作精致化的开展,不仅是因为精致化是一种理念、一种管理、一种教育模式,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坚持高校学生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能进一步强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能进一步加强师生的沟通和合作,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高等院校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内在要求的需要。更是推进高校学生工作水平全面提升的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有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助于把握学生管理的规律,提高科学化水平和精致化的程度;有助于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推进工作队伍的持续建设。所以,改革高校学生工作模式是创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推行学生工作精致化模式管理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转变的趋势。

三、构建科学高效合理的学生管理工作精致化体系的措施

(一)确立学生工作整体思路,严肃学生管理工作制度

1.就学校层面来讲,需要确定学生管理工作整体的工作理念、工作目标、工作规范、工作要求等。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究其根本,首要任务是规范和完善职能部门、教师、学生的规章制度,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使得职能部门、教师、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规范其日常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要结合高校的自身特点明确学生工作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就是确定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需要一个长期的沉淀和积累。最后,在职能部门实行问责制,强调精细化的责任分工; 促进职能部门不断总结学生工作经验和教训,不断对现行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

2.对二级学院来讲,需要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细化。以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把简单的工作流程化,把流程的工作定量化,把定量的工作信息化作为工作出发和落脚点。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精致化的宣传和讲解,组织全体老师学习精细化管理相关材料,让老师们弄清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逐步出台精细化管理相关方案。针对学生管理工作繁杂、琐细的显著特点,将管理覆盖到每一个过程,控制到每一个环节,规范到每一个步骤,具体到每一个动作,落实到每一个人员。

(二)加强学生学业预警与援助管理

学生管理工作精致化的实质在于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突出过程化的育人方式。因此,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做好学生的学业预警和援助工作尤为重要。在对学业预警学生进行援助时应做到以下原则:一是刚性管理与柔性服务相结合,既要严格执行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也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关注学生学业水平,又要关注学生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 以人为本,促进师生间感情交融与默契。二是静态管理与动态跟踪相结合,建立健全学生学业预警与援助档案资料,同时注重对工作效果的跟踪、评价和反馈,实现对学生学业过程的有效监管。三是学校培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实行学校、学生、家庭三方联动的预警与援助工作模式,共同督促教育、帮扶转化学习困难或有其他学业问题的学生,形成育人合力。四是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业,积极探索科学的工作机制和评价方法,注重激励与约束的协调与平衡,形成长效机制,保证学业预警与援助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做好各项学生工作绩效考核

学生工作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规范性,通常这个周期是一学年,在这一年里根据学生所处学业阶段的不同开展的相关学生工作都是有规律可遵循的,因此对相应的学生工作组织和个人进行考核也就可以形成一定的指标和体系,以便加强对学生工作的目标管理,用于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改进工作、不断提高。通常学生工作组织绩效考核包括共青团工作、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学生公寓管理、学生宣传工作、学生体育活动、学风建设成效等方面内容,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部门牵头以学年为周期对二级院系一年的学生工作进行目标考核。学生工作组织绩效考核顺应学生工作发展需要,规范学生工作要求,总结学生工作规律,对于高校加强二级院系建设、促进学生工作队伍发展、提高学生工作管理效能等方面都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四)召开工作会议,及时进行指导反馈

学生管理是一项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工作,对学生管理者进行培训、开展调研、召开总结会议,都是很好的提高学生管理工作实效、不断促进精致化进程的方法,由此在日常工作中根据不同的节点应召开相应的会议,不断进行总结促进工作水平提升。

总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变革使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已很难满足现代人才培养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精致化模式已经被高校提出和认可,对于推动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改革高校学生工作模式是创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推行学生工作精致化模式管理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转变的趋势。

[1]岳铭.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体系的研究与重构[J].亚太教育,2016,(34)

[2]沈宗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

[3]崔佳,钟萍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考评体系构建的思考[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02)

[4]戴丽华.精致化管理角度下提升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

猜你喜欢

学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艰苦的学业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