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该为自己的悲剧买单
——《卫风·氓》女子形象新探
2017-09-10何琴
何 琴
常熟市中学
她该为自己的悲剧买单
——《卫风·氓》女子形象新探
何 琴
常熟市中学
《卫风·氓》历来被认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最好的一首弃妇诗,鲍鹏山先生认为“《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便是《氓》中的卫女。通过文本细读, 笔者发现卫女并不似鲍鹏山先生所说般完美:她缺乏冷静理性的头脑,她缺乏听取忠言的意识,她缺乏角色转换的能力,她的悲惨遭遇固然令人同情,但她着实应该为自己的婚姻悲剧买单。
《卫风·氓》;卫女;爱情婚姻
《卫风·氓》历来被认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最好的一首弃妇诗,它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我”从恋爱、结婚、婚后直到返家的完整过程, 诗中女主人公恋爱时的温柔顺从、善解人意,婚后的勤劳贤惠、吃苦耐劳,以及最后决绝的清醒聪慧、刚烈坚强,至今读来仍深深打动着人们,因而这首诗歌一直被理解为一个典型的“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在著名学者鲍鹏山先生心目中,“《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为便是那位卫国女子”。笔者思忖:如此“完美”的女性,缘何会被抛弃,通过文本细读, 笔者发现她并不如此完美。
一、她缺乏冷静理性的头脑
让我们回到他们相知相恋的美好时光:“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诗歌的起笔就像电影的长镜头,一个青年男子迈着轻盈的步伐从远处走来,当镜头慢慢拉近,我们发现来人是一个青年男子,他的怀里包着一匹布——原来,这是一个从事贩卖丝绸的小本生意的小商贩。毛传:“蚩蚩, 敦厚之貌。”从后文“三岁食贫”来看,卫女的择偶标准是非物质至上的,她看上的并不是氓的钱,而是他敦厚的品性。只是她没有更深入地思考一下:这表面的敦厚是他一贯以来的真实品性吗?他真的是如此敦厚之人吗?“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他此行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贩卖丝绸,而是来和我商量婚期。由此可见,敦厚是表面上的,他其实也可算得上是个情场高手,颇懂得如何俘获女子的芳心。都说恋爱中的的女人智商为零,卫女也没能例外,此时的她完全沉浸在氓向她求婚的欣喜和对婚姻的期待之中,根本无暇思考这个男人是否真的靠得住。
在约定婚期这件事上,她又犯了一个错误。当她以“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的理由拒绝了氓的要求后,氓居然勃然大怒,愤然离开,根本不顾及她的理由是否合理。为了平息他的怒火,她做出了让步,请求他不要生气,答应他“秋以为期”。婚后,卫女控诉氓“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冲动一些的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可能会感到气愤:这个男人婚前“信誓旦旦”,婚后却暴躁易怒,甚至还有家庭暴力的倾向;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理性一点的话便会发现:氓并非在结婚以后才开始变得性格暴躁起来, 其实早在恋爱的过程当中,氓就暴露出了他性格中暴躁易怒的一面,只是当时的卫女沉浸在热恋的幸福中,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这一点而已。
二、她缺乏听取忠言的意识
《诗经》中收集的诗歌,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由此可以推测,卫女生活的时代应是西周末期,这个时候,女子嫁人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①。不遵循礼仪便是对礼的违犯,这就意味着大逆不道,这样的婚姻对女性来说意味着极大的风险,一旦婚姻发生变故,她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不仅得不到社会的同情和怜悯,还要承受别人的谴责和侮辱,成为众人耻笑的对象。
诗中说:“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有的评论家认为这表明卫女的兄弟是冷酷无情的,从而加深了她的悲剧性。但据史学家们研究,西周时期的人们很注重家庭的和睦,对于那些不孝敬父母,不友爱兄弟的人,统治者会给予严重的处罚。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来审视“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这一句,也许可以做如下的理解:兄弟的笑中固然不乏幸灾乐祸的意味,但从这番嘲笑中,我们也不难想见:她的父母兄弟对她自由恋爱、私订终身的行为是有过反对的,他们大概也曾劝阻过她:婚姻并非儿戏,这个氓表面上忠厚老实,实则粗暴易怒,是否答应他的求婚还是需要谨慎考虑再三思量的。这番嘲笑正是对她当初反抗父母之命的惩罚, 也是对她自作聪明的嘲弄。她因为自己的固执而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也只能“躬自悼矣”。
三、她缺乏角色转换的能力
恋爱是浪漫的, 而婚姻却是现实的, 恋爱的激情不可能在婚姻中始终保持下去。当两个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时, 随着时间的流逝, 爱情的热度会逐渐降低, 对情感的期望值越高,失望就会越强烈。卫女在婚姻中所犯的致命错误在于总是用恋爱的标准来要求婚姻,因此常常感到失望、委屈、牢骚满腹。
结婚之前,卫女天天登上村边的矮墙,望着氓来的方向, 盼望氓的到来。“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卫女对氓的这种强烈的爱慕和依恋也延续到了婚后,沉溺于爱情中的卫女所憧憬的婚后生活是:两人天天耳鬓厮磨, 如胶似漆, 像恋爱中一样浪漫、 充满激情。然而,她很快就发现:结婚以后,氓把家当作了一个放松身心、表现真实自我的地方, 对她也逐渐冷却下来,不再像恋爱时那样时时用心、事事呵护;他开始原形毕露、率性而为,根本不顾及她的情绪,“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卫女时常将婚前的浪漫和婚后的平淡比较的后果便是:她觉得氓婚前婚后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自己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她非常后悔踏入了这样的婚姻,对这样的婚姻非常失望。于是发出了“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及尔偕老,老使我怨”的感慨。
结语
光阴流转,瞬息万变,世界上没有什么感情是一成不变的,所谓海枯石烂、天长地久的爱情, 只是恋爱中的人们,尤其是女子一方美好的期盼而已。
《氓》中女主人公的痛苦经历的确令人唏嘘感慨,但她对于自己的这场婚姻悲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她对爱情过于痴情,对男子过于迁就,对婚姻过于草率。当然,仅仅批评她的种种缺点是不够的;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对我们来说是一面镜子,她的痛苦经历,昭示我们在现实社会条件下对待爱情婚姻,不要沉溺于爱情而迷失方向,失去了自我;不要太固执己见,抱残守缺;更不要过分依赖他人,成为附庸。它教会我们如何懂得爱、学会爱,这才是这篇诗歌所具有的恒久的魅力!
注释:
①李学勤.孟子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64.
[1]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179.
[2]李学勤.孟子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64.
[3]陈顾远.中国婚姻史[M].上海:上海书店,19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