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7-09-09李杰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22期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李杰

摘要:政府采购、部门预算、资产管理以及各项财政支付、财务监督和内部控制等都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管理中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前景。文章就其存在财务管理问题及有效解决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财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外环境因新时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转型过渡中发生着一系列转变,最为明显的便是财务管理制度及形式上的调整。陈旧的预算方法、财务管理控制上的欠缺及对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不严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为此,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需从根本问题形式上出发,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予以有效改进。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管理方面十分欠缺

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针对预算环节的处理上,普遍存在下列三种现状:其一,没有全面的项目支出明细是当下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上存有的欠缺之处,同时没有准确的定额基本支出数目,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出现挪用资金或是资金浪费的情况发生;其二,预算编制较为粗糙、不合理编制,基本照搬其他单位进行实际管理,且没有形成严谨规模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漏洞,因此不能将本单位现实发展需求进行充分满足。例如:水利局与环保局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若是水利局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中将环保局预算编制进行完全照搬,就会出现预算追加的状况发生,因而导致单位财务项目考核结果及预算制度的实施受到严重影响。

(二)没有将财务管理执行力度进行高度集中

实物资产管理松懈、经费管理制度不严密,且监督力度不强等问题的出现,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尽管相继制定出了财务管理体制,但是财务管理制度依旧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出应有效用。具体表现为:票据及原始凭证在经费支出环节中管理不严格,部分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在办公中经常出现项目支出填补基本支出经费上的不足,没有严格落实专款专用原则;各单位部门没有定期清盘资产数目,实际资产核算力度十分薄弱,导致部分资产无法妥善安置,采取自行作价处理资产的行为发生;监督管理部门数量有限,没有将岗位职责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针对资产利用效率及拨付资金的使用情况,实际监管机构对其没有做到高效的监督,这样的做法导致监管力度不严密,致使财务管理制度自身的实则力度并不大。

(三)国有资产管理出现混乱局面

国家财政部门的资金投入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方式,且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占据最为重要的部分便是国有资产管理。但是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一些行政单位对明细账没有建立明确,且资产管理出现大量脱节的现象,资金使用具体方向没有明确表明,致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管理人员就实际账面上的资金存储状况没有完全掌握,职责不清及账实不符等现象是国有资产管理出现的首要问题。

除此之外,国有资产使用率不高也是主要的问题特征。目前不少行政事业单位互相之间的肆意攀比、对资产盲目的进行购置以及单位内部随意操控资源运作等一系列情况都导致国有资金的跨单位配置难以实现,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不能将国有资产存在的效用得以充分发挥出来;不少行政事业单位从个人利益上出发,采取一些不道德且违法手段将资金收入囊中,如利用资金返还、将资金虚列支出、采用不入账的形式将资金收入转移到本单位等情况,在单位内部私自建立小金库,并将账外账的形式进行秘密构建。上述种种情况的发生都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国有资金出现了大量的流失,直接致使资金管理出现混乱局面。

二、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策略的有效实施

(一)优化财务预算管理内容,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

新形式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若想高效的践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需求,增强财务管理的执行力度,需要对预算管理过程实施不断优化创新,在预算统筹资金编制的安排上面进行合理化编制,减少过多的行政成本的支出。具体需要参照如下三方面内容。

首先,将体系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进行确立,在不断构建出健全的会计制度过程中秉承着科学化及精细化原则,由此来贴合单位实际发展需求。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财务管理现状,将会计核算基础体系及会计行业目标予以明确,并以此对相关的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出来。由于基本建设支出属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中的重要项目,为此需要将收支管理工作做好。

其次,财务预算管理的编制方法应需改进,编制出合理化的预算程序。具体改进实施策略中,将零基预算法代替原有的基数法,科学合理的预测及分析行政事业单位未来发展运行中的各类财政活动,并将存在的财务预算批复程序实施深度预算,结合单位现有财政预算水平,将预算支出标准进行合理制定。

最后,加强单位现有预算执行力的有效提升。在此环节的改进过程中,需委派单位各级监管部门全程追踪财务预算收支情况,严防预算管理中其编制与执行相脱节的现象发生,尤其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促使各事业单位的行政成本过高,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增强债务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财政部门是债务管理的责任主体,在履行工作职责中,需详细的清理审核储存的债务数量,将现有的专项债务金额以及普通债务统一的纳入到预算管理之中,积极构建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体制,由此来实现财务动态监管模式;将政府性债务管理、使用偿还以及实际风险监管情况等内容纳入到党政重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内,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对在职领导干部实施任免、考核及奖惩过程中,需以审计结果作为考量依据,严厉追究非法举债人的刑事责任。

为了减少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腐败行为的发生,需在财务管理层上构建出科学完备的内控管理机制。由单位财政部门、内部纪检监察部门以及审计部门采取专项监督及日常监督的方式严格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并有效的评价本单位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及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从而促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中所构建出的内控制度对现有的风险活动发挥出有效的管控及防范作用。

(三)采取高效的国有资产配置方式,增强资产信息化管理

资产管理同财务管理的有效连结模式是当下国内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清查中所采用的方式。为此,若想充分将该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更好的凸显出来,需要高效的配置国有资产,加强对其的信息化管理,从而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管理中实现保值增值。具体有以下两点措施:其一,集中管理专项设备,单位财务资产交由专业的管理机构,采用统一的管理方式加强管理,统一调配单位部分国有资产,促使专项设备使用效率增强。依据实际情况将闲置资产予以详细整合,对现有资产进行优化组合。为了更快的获取置换资产信息,需积极调整现有资产,实现资产的合理流动,促使存量资产在较短时间内被激活,由此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将资金管理同资产管理实现有效融合;积极构建资产信息化管理建设,设立网络资产信息平臺。行政事业单位应同各级财政部门取得有效沟通,将健全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进行积极构建,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对本单位的闲置资产数目和分布情况、资产使用及占有情况等进行充分掌握,从根本上将随意处置和乱构建行为予以根除,由此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朝向精细化、信息化及动态化的方式发展。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应该迎合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需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形式进行不断改进,从多角度、多层面上看待财务管理上的欠缺之处,构建一套健全的规范管理制度体系,对财务管理技术不断加强,杜绝财务科室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任意挪动资金的现象,避免资金上的浪费,由此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师清艳.浅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18).

[2]罗谊婉,王世由.当前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问题及新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18).

[3]王惠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消费电子,2013(20).

(作者单位:太原市旅游发展信息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及对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