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发展党员入口关
2017-09-09李小娟
李小娟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完善党员吸纳机制直接关系到党员队伍的合理化和常态化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党的公信力。因此,完善党员吸纳机制应有严格的管理和考核体系作为保障,并联系人民群众,提高对党员吸纳的监督能力。
【关键词】从严治党 吸纳机制 党员队伍
【中图分类号】D26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发展,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其力量源泉来自于我党拥有坚定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并且将这种信念融入到实践当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讲话中所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拥有理想信念,并付诸实践,是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实现党员队伍的合理化和常态化发展,就需要不断完善党员吸纳机制。
保证党员队伍能够不断融入有效的新鲜血液
早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扩大党员规模,要求各级党组织抓住吸纳党员的机遇,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党员队伍得到了壮大,为我党的初步建设奠定了基础,但其中也出现了个别片面追求党员数量而忽视党员质量的问题。在土地革命时期,为了弥补大革命时期大批量党员的缺失问题,我党迎来了第二次党员队伍发展浪潮。在抗战前期,我党对党员的吸纳进行了整治,党员队伍得到很大程度的净化。因此,从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完善党员吸纳机制对党组织发展意义重大,是我党发展与进步的坚强后盾。
组织的存在、发展与组织的适应性、创新性、防御性、保障性有着直接关系。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纪律严格、使命神圣的政治组织,需要在党员吸纳方面加以管理与控制。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要求完善党员的吸纳机制,特别是在现阶段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创新性,势必要保证党员队伍能够不断融入有效的新鲜血液。通过科学合理的党员吸纳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党组织的防御性、保障性,实质上就是我党的纯洁性建设,使我党能够对各类风险挑战应对自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党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严格控制党员发展规模,将名额向基层工作群体倾斜;严格把关党员发展质量,将入党个人品行考察放在第一位
通过对历史经验教训、理论探索和现实需求的深入分析,对于党员数量规模不能片面追求,应对新时期党员数量进行严格控制,积极吸纳优秀党员,做好党员吸纳把关工作,不断优化党员队伍中的知识分子入党比例。在黨的历史上,工人和农民等一直都是党员队伍中的主力军,在此基础之上吸纳新的精英型基层工作人员作为党员的后备军,更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深入人民群众当中,将党员吸纳转移到基层,让更多的基层工作人员更快地融入党组织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基层工作人员拥有高学历、高水平,并承担社会中的重要工作。因此,要考虑将这种基层工作人员纳为入党备选。从长远来看,这对社会、国家、人民,以及政党的发展都极为有利。然而,单单考虑基层工作人员是否是精英群体相对片面,应对企事业单位中的优秀基层工作人员充分考虑,将入党名额向此类群体倾斜,把党组织交给真正踏实肯干、接触社会、靠近人民的基层工作群体,并不是一味地看重社会中的精英群体,避免将那种在办公室中“空谈而不实干”的人纳入到党的队伍中来。归根究底,党员队伍的发展还是要将党员的吸纳工作真正转移到党员素质的提升上来。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既有理想信念坚定、个人品行高尚的共产主义者,也存在个别理想信念不坚定的投机分子,那么党员质量的把关非常重要。从古至今,“德”与“才”都是领导者选择人才的关键点。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一方面较为看重人才的“德”,另一方面对一些“德”有缺陷,并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合理利用,从而达到最大目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德”将是选拔人才的第一考虑,只有选拔“德”“才”兼备的党员,才是党组织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有的人在个人品行方面有所欠缺,但却有着一技之长;有的人没有一技之长,可却拥有高尚的个人品行,然而,这些都不是党员吸纳的对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理应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因此,在党员吸纳过程中,应严格把关党员质量,将个人品行考察放在第一位,同时着重考察党员候选者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以及是否有为人民服务的诚心愿望等。另外,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意见,对入党动机不纯、过于功利化的个人,即便是有较高的社会才能,也不予入党考虑。
严格管理与考核,将动态管理与长期考核作为日常措施;联系人民群众,提高对党员吸纳的监督能力
新形势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完善党员吸纳机制直接关系到党员队伍的合理化和常态化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党的公信力。因此,完善党员吸纳机制应有严格的管理和考核体系作为保障。首先,实施党员入党之前的动态管理,有助于将积极分子自开始到正式入党的各类档案材料汇集总结起来,并将党员在考察期间经历的党章、党史、党的政治纲领学习情况记录在案,通过细化环节设置,提高党员管理的实效性。经过入党前的动态管理,积极分子可以提高对党史、党章,以及党的政治纲领的认识和理解,这对党员后备军的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其次,实施入党之后的长期考核机制,采取科学化、合理化的考核指标,运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实现对党员的动态考核。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到对积极分子的考评打分中来,建立完善的百分制打分制度。广大人民群众也可以依照实际情况为积极分子进行打分,从而起到监督和考察积极分子自开始到正式入党这一过程的作用。所以,在正式入党之后,分别从行为实践和群众口碑中客观考察党员在入党前后的言行,对于入党之后发生不良言行问题的党员,应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处理,对入党后能够兢兢业业、踏实肯干的党员应给予适当的激励、奖励等。
从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作风建设中的重要举措。只要是为人民服务的做法,就不怕别人批评,只要批评的对,就能更好地促进为人民服务。一方面,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得以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也是中国共产党良好政治生态建设的前提。加强对党员的评议和监督,能够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于危及人民群众利益、消极对待群众需求、态度恶劣造成不良影响、弄虚作假的党员,应按照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然而,能否做到真正为人民服务,这就需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通过收集整理人民群众的言论、意见等做好党员的评议和监督工作。对于群众反响严重,并经过调查属实的暴力执法者、贪污受贿者、行为作风不佳者都应进行从严处置。另一方面,将党内民主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前提,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在环境。基于党内民主这一目标,构建党内监督机制,在党员的考核中采用民主意识,坚持党员的先进性标准,纠正党内任何动机不纯的党员。与此同时,保证任何积极、肯干的党员能够得到党内奖励。所以,应加强党内监督,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7月1日。
②周淑真:《党员干部的吸纳退出关系政党兴衰》,《人民论坛》,2015年8月上。
③王木森:《严“入口”注活水,畅“出口”排污水——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问题研究》,《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4年第8期。
责编/肖晗题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