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批评”视野下的古诗词教学初探

2017-09-09林雅

东方教育 2017年13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中学语文

林雅

摘要:“知人论世”是现阶段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背景知识来解读诗词。但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过多或是过早引入背景知识是否会干扰学生对该文本的独立判断?甚至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古典诗词欣赏的自身艺术美感?而作为现代文论中“本体论”的典型代表“新批评”文论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更好的地从诗词本身去解读和感受,同时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本文试图在“新批评”的视野下,结合“新批评”派提供的方法论来对中学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进行初步挖掘与探索。

关键词:新批评;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一、“新批评”文论介绍

“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是文论史家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在英美的一批文学批评家所形成的一种批评倾向的概括。他们关注文学文本本身,主张“内部批评”( internal criticism),认为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他们不赞成社会历史批评,不赞成把文学作品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联系起来研究。同时他们反对文学批评探求作者的写作意图,甚至反对把读者的感受作为判断作品的依据。毫无疑问“新批评”的理论带有自己的偏激性。但正因为这种偏激与片面,往往使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钻研的越是深刻,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也会更加巨大。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一共有5首诗与5首词,笔者从中挑出两首较为典型的诗词进行分析,一首是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首是李商隐的《锦瑟》。辛弃疾的词多典故,暗藏讽喻,值得挖掘。而李商隐的《锦瑟》则是从古以来争议颇多的一首玄诗,也是有着诸多有待深究之处。

二、“新批评”方法论的实际运用

(一)反讽

反讽(irony)本来是古希腊作家早已熟练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原先指的是说反话,说话者的本意是挖苦,表面上却像是颂扬,从而使对手大出洋相。在新批评理论中,反讽指的是一个陈述事件受其自身出现的语境的制约或扭曲而造成的产物。

古代诗人词客在写诗词时,一方面为了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一方面有需要考虑到政治因素,有些话无法直说但又必须要说。只得通过典故来兴发胸中郁结。这些典故就蕴含了很多的反讽之意。辛弃疾作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在他的词中晕染着浓浓的忧国之情,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深忧虑,同时也包含着他对当朝奸人的厌恶。但这种不满与憎恶无法直接抒发,在他的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反讽之意。

在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我们就会发现其中暗藏着很多反讽。

比如这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字面意思是说宋文帝刘义隆试图像汉朝大将霍去病一样攻退匈奴,但是惨遭败绩,落得仓皇而逃。实际上则是在讽刺当今朝廷不敢出兵抗击金朝。而只有选择抗金,勿听谗言乱语,重用贤臣良将,才不会像宋文帝那般仓皇。

又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原指赵国大将廉颇被使者虚报身体情况,导致赵国战败的事件。比喻一个人有实力却被小人嘲笑、玩弄,壮志难酬。这句话一方面反映的是辛弃疾自身拥有满腔热血,渴望为国浴血奋战。另一方面,词人又有意识地反讽当朝统治者亲近小人,听信谗言,不能任贤是用。

这样的胸中之语词人不好明说,只得通过反讽的形式来加以阐述。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可能很难自行发现这些反讽的真实含义,所以需要老师加以引导。有意识培养学生对反讽的正确解读,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

(二)张力

张力(tension)这一名词是新批评派的艾伦·退特提出的,他将“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去掉前缀而成。这词在英文原义为“紧张关系”,即物理中的“张力”。他说,所有的好诗,具有某种共同的特点,它是整体效果,是意义构造的产物,为它造一个名字,就叫做“张力”。张力,指的就是内涵与外延之间差异、对抗所形成的力量。科学语言与诗歌语言对外延和内涵的取舍不同——科学语言只是使用外延(词典意义),把意义“冻结”在外延中;好的诗歌里则是外延与内涵并存,互相增强。

以《锦瑟》的颈联为例:“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民间有传说,月满之夜,明珠必圆。然而,在诗人笔下的沧海明珠仍然含有泪水,在浩瀚无际的大海里,静静地流淌着。在著名的蓝田,出产美玉,在那里烟雾弥漫,但是人们却被这烟雾所迷惑,看不到其中真实隐藏着的美玉。

对于诗人来说,沧海月明这一境界有着非同一般的感受。一方面,他极其赞赏这般的高远空旷,另一方面却由于自己的孤单落寞倍感哀伤。两种错杂的心理状态交织在一起,这种复杂的情感亦于无形之中产生“张力”。

发掘这种张力,就要去阐释于语言表面下的真实情感内涵,通过现象探求本质,于张力之中彰显真实色彩。

(三)隐喻

新批评派认为隐喻是诗歌写作的秘密,他们对隐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花费了大量的時间和精力来研究诗歌的隐喻。隐喻的定义是“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但是这种转换并非是诗人的随意转换,而是要根据两个或多个事物的相似性来进行巧妙的转换。

之前我们提到,由于古代政治的敏感以及出于对君王的威慑力,众多词人并不能直白地表露自己真实想法,只能通过更加朦胧含蓄的说法进行表达。运用的最多就是比喻,而隐喻作为比喻中最为隐蔽的方式,也就成了其中最为适合的一种表现手法。

在辛弃疾的词中含有大量生动而形象的隐喻,这些隐喻不仅使作品的语言更具张力、内涵更深厚,而且也使作者细腻的笔触中展现出的思想更鲜活。同时它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法,更是构建作品意义的重要手段。我们会发现辛弃疾作品中的隐喻不仅仅能够体现作品的愤愤不平之气,同时也能展现词人的拳拳爱国热情。

例如,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一句“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里的“风雨”就是一个隐喻,表面上是大自然中的风风雨雨,其实指得是人生风雨、政治风雨。这一隐喻使得诗歌的阐释有了更多的理解与挖掘,也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加多面化的诗人形象。

隐喻是比喻中的特殊类型,学生很难直接发现,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引导学生对隐喻进行深入理解与挖掘。

结语

关于新批评视野下中学语文古典诗词的研究探讨,于笔者个人而言,仍然是初窥门径。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视角,并不完全否定以前的教学方法,只是希望能通过学习运用新的文学理论来解读语文古诗词,进而指导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希望能给语文课堂带来一点点不一样的变化,这也是笔者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需要不懈努力的。

参考文献:

[1]葛兆光.汉字的魔方[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赵毅衡.重访新批评[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3]左定平.论文本细读法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D].硕士论文,2014.

[4]徐艳.略析《锦瑟》的语言张力[J].上海:语文讲堂,2002.

[5]薛朋.辛弃疾词中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D].硕士论文,2012.

[6]赵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多角度探究古诗,全方位加厚底蕴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人教版七下第五单元写作·勤于修改
关于《中学语文》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