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2017-09-09李丹

商情 2017年27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

李丹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我国融入金融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临的风险也更加复杂。因此,在这样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尽快健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是我国商业银行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国内商业银行的实际出发、外部监管、银行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五个方面着重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体系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的银行业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外部环境来看,经济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曰益融入全球一体化;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金融商品的价格日益市场化;对外资银行的业务限制逐步放开,银行业竞争日益呈现国际化特色,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外法律体系日趋完善,对银行业带来新的挑战。从内部环境来看,中国的银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股权结构日趋多元化;组织架构再造如火如茶,业务流程面临重组;产品创新层出不穷,操作模式面临挑战;综合化经营趋势日趋明显,旧的风险管理框架日益滞后。因此,我国银行业需要高度重视当前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现状。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足

影响银行经营风险的因素足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方面的原因,又有国家经济政策方面的原凶;既有外部经济状况的原因,又有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然而,商业银行自身行为如何,是决定银行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虽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也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银行经营管理机制

考察我国现实,在产权制度不规范情况下,不难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机制上存在着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①贷款方式单一,信用约束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方式以信用贷款为主,票据贴现和抵押贷款比例很小,难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②贷款集中度高,孕育着较大风险。在我国特有的产权制度下,国有商业银行贷款80%集中在国有企业,但其创造的产值只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0%。这意味着投入多产出少、贷款难以保证效益和及时收回。③经营规模过大,存在明显的垄断现象,效率低下。④经营管理方式不健全,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尤其在负利率环境下,还要使银行背上沉重的风险损失。

2.融资机制

国有商业银行的融资机制单调,形成信用活动中的“超贷”和“超借”现象,扩大了信贷风险的压力。在我国现阶段,由于体制改革不彻底,市场机制的功能发挥有限,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融资行为呈单一状态。表现为一方面银行主要靠吸收居民和企业存款来满足资金需要。加大了银行的利息负担,又造成了信用链条不稳,一旦经济出现问题,银行信用活动就会出现危机和。另一方面,在存款不能满足和贷款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得不扩大另一渠道的融资即大量向中央银行借款以弥补缺口。这又形成基础货币扩张和再贷款的长期占用,加大信用风险。因此,银行面临着承担负债风险和资产风险的双重压力。

3.可以量化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国外先进银行很多都以VAR为核心度量方法,建立商场风险评估系统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系统,努力建立包括操作风险的内部计量在内的一体化的风险评估体系,使风险评估的结果能相互比较以利于决策,合理地在不同业务间配置经济资本。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大多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往往是通过现实损失来衡量风险大小。由于缺乏数据的积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估的定量化还存在基础性困难。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一个识别和管理所有潜存重大风险的过程,它应该运行于银行的所有结构层次、经营过程和活动中,是为防范银行业务风险、保障业务正常开展所制定的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协调运作的行为规范和监督机制。作為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仍不规范,抗风险能力较弱。如不从根本上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将直接影响到我同商业银行的正常生存和发展。

1.制定明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引导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风险战略是风险管理的行为指南。作为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现代商业银行,董事会要根据经济环境、国际银行同业风险管理发展趋势、市场定位和主要股东的风险偏好,确定合理的投资回报目标,制定确保业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风险管理战略。资本金的管理,即估算发展目标、预测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的缺口,规划资本的最佳结构并提出筹资方案,确定资本金在经济区域、业务主线及不同行业之间的配置,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长期投入进行规划等。

2.搭建垂直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

一要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促进风险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开展。二要建立风险限额管理制度。对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量化、汇总、分解、控制,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内。三要建立制度评估反馈机制。各制度制定部门要定期自我评估,从而使规章制度的建立、修改和废止工作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四要严格制度的执行,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要严厉追究责任。

3.推进内部评级工程建设,打造合规风险管理的核心工具

由于风险管理不同于单一的风险控制,它是一项涵盖全要素、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工程,因此,必须引入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技术工具。内部评级法从国家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产品风险、客户风险以及债项风险等多种角度进行风险评级,在敏感性、准确性和系统性等方面对风险计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够增强商业银行对各种风险的鉴别分析能力。

实际上,一些商业银行已经在信用风险评级预警系统等前期工作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今后一段时期,要加快内部评级体系的实质性的开发建设,促使阶段性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使内部评级法尽快成为信贷政策、授权管理、风险限额管理、产品定价、经济资本分配、准备金计提、绩效考核、资本充足率测算等方而的核心工具,使商业银行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进行正规化、系统化的风险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肿瘤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全面风险管理与传统风险管理比较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