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语多义词“???”的隐喻浅析
2017-09-09吴霄霄
吴霄霄
摘要:事物之间是存在相似性和关联性的,所以运用认知工具:隐喻和转喻思维进行高度概括,能够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语义系统,从而使新事物通过旧事物获得相应的概念,这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将对泰语中多义词“???”的隐喻认知方式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泰语学习者了解泰国人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掌握泰语。
关键词:泰语;多义词;认知方式;隐喻
一、引言
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已经越来越丰富。莱柯夫,约翰逊(1980),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隐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们认为人类的认知方式与人类自身的经验有关,这种经验包括文化经验和作为人类认知的重要参照点的身体经验。赵艳芳(2001),对经验主义认知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们的一种认知机制,在认知语言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为各个语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提供依据。但是目前,对泰语中一词多义即多义词的认知机制的分析研究还很少。
二、泰语多义词“???”的语义分析
泰语中,泰语词“???”可以作为动词或介词出现在句子中,为多义词,即有本义和由本义衍生出的引申义。
(一)泰语多义词“???”的本义
本义为“直的,不曲,不弯”,一般放在中心谓语之后。
例如:?????????????????????? ??????????????????????????????“??????????(???)”
译:当老师走进教室,学生们就立正并说“老师好!”
例如:????????????????? ????????????????? ???????????????????
译:你直走5分钟就会见到一栋五层大楼,那就是教学楼。
(二)泰语多义词“???”的引申义
1.译为“准、准确”,放在名词或名词词组之后。
例如:?????????????????????????????????
译:我们晚上八点在教室见。
例如:???????????????????
译:他是一个守时的人。
2.译为“直率、坦率”,一般是以“??????????”的形式放在中心谓语之后。
例如:????????????????? ?????????????????????????????
译:我们是好朋友,有什么就直说。
例如:???????????????????
译:他是一个直率的人。
3.译为“相同、一致”,一般以“??????”的形式出现在宾语之后。
例如:??????????????????????
译: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
例如:????????????????????????????? ??????????????????
译:我们在不同的学校,但是学的专业是相同的。
4.译为“在”,作介词,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
例如:??????????????????????? ?????????
译:站在中间的那位是泰国人。
例如:???????????????? ?????????????????????????
译:图书馆在哪里,能帮我指指路吗?
三、泰语多义词“???”的认知分析
(一)认知隐喻分析
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事物(莱柯夫,约翰逊 1980:03)。令“另一种事物”为A事物,“当前事物”为B事物。A事物是一般是具体的,容易理解,较为熟悉的事物;B事物则一般是指抽象的,不容易被直接理解的,较为陌生的事物。A事物与B事物所代表的现实现象或者现实意义有相似性。
换句话说,隐喻是一个概念域a到另一个概念域b的映射,其中,概念域a是事物所代表的原始意义即本义的集群;而概念域b则是新事物通过与概念域a中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所派生出的意义即引申义的集群。
(二)泰语多义词“???”的隐喻分析
泰语多义词“???”的本义为“直的,不曲,不弯”,表示刚好在点上,不拐弯抹角。
1.引申义“准、准确”:是通过与本义“直的,不曲,不弯”
之间的相似性,即表示“刚好在点上,目标准确,没有偏差,
符合标准”而派生出来的。
2.引申义“直率、坦率”:是通过与本义“直的,不曲,不弯”之间的相似性,即表示“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目标明确”而派生出来的。
3.引申义“相同、一致”:是通过与本义“直的,不曲,不弯”之间的相似性,即表示“目标统一,方向相同,没有分歧”而派生出来的。
4.引申义“在”:是通过与本义“直的,不曲,不弯”之间的相似性,即表示“没有偏差,刚好在某个空间的某个点或某个位置上”而派生出来的。
总而言之,泰语多义词“???”的引申义“准、准确”;直率、坦率”;“相同、一致”以及“在,位于”都是通过与泰语多义词“???”的本义为“直的,不曲,不弯”之间的相似性而派生出来的。
四、结语
本文对泰语中多义词“???”的语义分析和隐喻分析进行了浅析,泰语多义词“???”的引申义“准、准确”;直率、坦率”;“相同、一致”以及“在,位于”通过与与泰语多义词“???”的本义为“直的,不曲,不弯”之间的相似性而衍生出来的。换句话说,泰语词“???”的引申意义是通过认知机制中的隐喻机制派生得来的。
参考文献:
[1]莱柯夫·乔治,约翰逊·马克 著,何文忠译:《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徐通锵,叶蜚声.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