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验经济学”课程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2017-09-09魏博文

中国市场 2017年26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实验

魏博文

[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验正是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实验经济学”课程所提供的实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实验课程作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不断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

[关键词]实验;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6214

创客,意为“创造者”,它是富有创意理念、具有创新能力的制造群体的代名词。最有可能成为创客的群体就是学生。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学府,其教育宗旨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在完成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创新是一个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由正向思维转变成反向思维,因此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基础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长期以来,经济学被认为是经验科学,即使进行实证分析,通常的做法也是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很少在实验室里进行可控制、可观测的实验。学生只能“被灌输”经济理论,这种方式使得很多学生在入门学习时,很难产生学习兴趣。

实践教学是培养學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于化东,2010)。实验正是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实验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做中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以“实验经济学”课程为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验经济学”课堂上,教师会介绍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规则和实验过程。实验操控和实验进行都是交给学生来完成。每次实验前,教师都要选出几名学生作为本次实验的管理人员,负责准备实验工具、控制实验过程、监督实验参与人有无违规操作行为并及时予以制止、汇总实验数据等。实验管理人员构成一个管理小组,人数在五人至六人。实验管理人员内部的分工由管理小组自行决定。实验前,管理人员要对实验进行反复的推演以保障实验顺利进行。在推演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在不影响实验目的的前提下,对于实验规则做出一定的修改。

教师对于实验管理人员提出的修改意见首先要表示赞扬,这是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其次从实验全局考虑,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意见给予适当的建议。实验开始后,整个实验过程完全交给管理人员负责,这是训练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应对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应急处置能力。

“实验经济学”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它能够将经济学理论所描述的作用原理在一个现实的实验环境中充分地展示,然后将理论的论断与实验结果做对比,启发学生去思考。实验目的就是对现存经济学理论进行验证。管理人员负责汇总实验数据。教师在实验总结环节,对比实验数据与经典理论预测的结果,两者出现不一致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寻找原因。首先要从实验设计环节入手引导学生仔细探索、分析。理论所要求的假设条件在实验室环境下是否都已经得到满足,实验规则设计是否合理,如果上述条件没有得到满足,则需要对实验进行改进,这个过程主要是锻炼学生仔细观察能力。仔细观察,找出区别,这是创新的基础。如果理论所要求的假设条件已经在实验环境下得到满足,而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结果始终不一致,这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是实验过程中没有遵守科学的程序?还是理论的预言出现偏差?理论预言和实验结果的不一致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会更有兴趣去主动探究其中的奥秘,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进行再次改进,再次实验。如此反复,不仅让学生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的结果以大概率吻合,那么教师最应该做的就是鼓励学生以怀疑的精神看待实验的结果,不能以一次实验断定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只有不断提出质疑,创新才有可能发生。所以,教师要在实验课堂上鼓励学生时刻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不要以“墨守成规”的心态去被动接受,而是要主动地去探索、去挖掘经济现象背后的真理。

在“实验经济学”课堂上,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验全过程,不再将经济学知识看作枯燥的理论,不再被动接受,而是更加愿意主动地、自发地学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观察已经存在或出现的问题,这是需要大胆地设想,需要创新性的思维,而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的一种技能而已。在“实验经济学”课堂上,学生可以大胆地设想、发现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所以,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3对策建议

如今实验方法在经济学科的广泛使用,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这也是培养、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舞台。因此,高校要按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创造一切条件为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保障。

31将实验课程上升为必修课程

在教学计划修订中将实验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并且赋予实验课程相应的学分,尤其是对于文科、经济管理类专业,更要重视实验课程的设置。通常认为,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相比,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较弱,实验课程恰好可以弥补文科生的这一弱点,改变文科生“灌输式”的静态学习方式,实现从学习知识到应用知识、从积累到创新的转变。

32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实验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新兴学科,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完善。因此,在经济学领域,实验课程本身对教师就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而且对于同一个实验,不同人去设计,或者不同的实验参加者也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很大变化,这增加了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的工作难度。实验教师在实验进行前要设计多种预设方案,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状况要做充分的准备。

可以说,实验岗位的教师在工作中要比其他岗位的教师付出更多。因此,对于长年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提供外出进修、教改立项、优秀教师评选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来提高实验岗位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保障实验教学队伍的稳定性。

33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还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因此,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在研究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迅速有效地掌握如何进行科学研究,这是学生独立进行研究的前提。

如今,针对大学生的各类竞赛比较多,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创新竞赛。在组建创新团队时,要鼓励学生实现多学科、多专业交叉,使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竞赛所要求的任务。在各种竞赛活动中,还要鼓励学生使用实验方法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验证,使研究方案更加具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学校也要制定相关的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规定,如:科技竞赛获奖可以兑换一定学分、在评选优秀学生或奖学金评选中予以优先考虑等。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研实践活动,将学到的科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活动中。

参考文献:

[1]苏佩尧高校“创客”实验室开放的内涵与误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250-253

[2]何建新,习胜丰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7(8):138-140

[3]张耀辉,卜国琴实验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于化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23-25

[5]周志平,郭素珍,张明轩,等高校学生科研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12-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