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Scratch创意趣味编程引入信息技术课的尝试
2017-09-09孟庆兵��
孟庆兵��
摘要: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将Scratch创意趣味编程引入中学信息技术教材,这将是对我国目前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所缺失的程序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有价值的补充。我们将Scratch这个新生热点,作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载体工具,在趣味编程过程中提炼出了培养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四个策略。
关键词:趣味编程;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6-084-2
Scratch创意趣味编程是通过一个个具体任务的完成过程来介绍Scratch软件及硬件的应用,通过创作趣味游戏来学习制作电脑游戏、动画、音乐等知识。创作过程是培养学习者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强调“玩中学”,在“玩”的过程中强化学习者的思维训练及解决问题能力,最终展现其创造力。
一、激发学生对Scratch创意趣味编程的兴趣,是培养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求知的源泉,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媒体创作深受学生喜爱,而与Scratch相比,则显得逊色不少了。在Scratch课堂教学中,学生能专心致志地投入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创作活动中去。学生的专注度、兴趣度超过任何模块的学习。
1.操作简单,趣味性强。Scratch以其形象、直观的积木式指令代替了枯燥的代码指令,在利用Scratch编程中,学生不需要大量记忆,能根据指令的名称了解其意义。编程就像搭积木,只要用鼠标拖动指令就能编写程序,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门槛,使每个学生在Scratch创作中都有不错的表现。Scratch还支持多种媒体导入,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创作,他们可随心所欲地用Scratch表达自己的想法。
2.所見即所得,刺激感官。该平台以实验的方式架构,当学生编写完程序后可在“舞台”看到效果,方便学生猜测、尝试、验证与调试。这一特点大大刺激了孩子的感官,使其眼、耳、手都得到了刺激,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奇妙的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
3.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在Scratch中媒体的应用是十分丰富的,其中输入类媒体应用包括声音侦测、鼠标侦测、键盘侦测、第三方传感等,输出类包括音乐、动画、马达等。强大的功能自然涉及领域广泛,可创作的体裁丰富,涉及数学、科学、语言、逻辑、美术、音乐等多个学科,极大地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异和求变的个性需要。
4.指令多样,交互性强。八大类别共计一百多条指令把程序设计所需要的基本技巧囊括其中,包括建模、控制、动画、事件、逻辑、运算、交互性等。学生有能力通过编程的方式创作出各类交互性的游戏、动画、故事等,弥补其他信息技术模块交互性不强或没能力实现交互的遗憾,使学生得到了全新的体验并从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二、提高在Scratch创意趣味编程中的想象力,是培养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
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元素。它是一种催化剂,能够活化知识,开发智力,拓展思维,使学生系统地发掘事物,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在Scratch创作中,学生必须经历先想象、再创作的过程。学生在创作作品前,首先需要通过想象,在脑海中构画出作品的设计方案。在实际创作过程中,这个方案就是他们创作作品的参考标准。比如,要制作一个“打地鼠”游戏,每个孩子都会在大脑中想象老鼠在什么情况下出没、老鼠是什么形象、用什么工具打、打着后它会怎样……因此在创作之前,学生必须通过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剧本”。同时,Scratch所具有的指令丰富性和媒体多样性等特点,支持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因此,这对学生来讲是一次再想象与再创造的过程。在再创作活动中,学生对已获取的知识进行选择、加工、改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次想象与创作,整个创作过程是创造出新形象、提出新设想的过程。例如,当学生完成了“打地鼠”游戏后,会根据本游戏的特点梳理出本课的指令特点和角色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侦测、改变造型等指令,此时学生会想象哪些场景会用到该指令,并很快能联想出“拍苍蝇”、“切西瓜”、“打靶”等交互类游戏,再创造活动又一次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利用Scratch进行创作时,可想象的内容很多。
一是同一问题解题的方法是多样的。在Scratch创作中,学生根据对问题的理解和对Scratch的掌握程度会编写出独特的脚本来实现某个功能。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经常会出现一题多解的情况。如“带条件的重复循环”这一问题,教师往往习惯于应用“重复执行……直到……”指令来实现,而学生则能想出三四种解决方法,如“重复执行指令中嵌套如果……否则……指令”等,给教师带来惊喜。
二是解决同一问题采用的解题思路也是多样的。由于Scratch给学生可发散的东西太丰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是多样的。大部分学生都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往往最终能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如在“F1赛车”中,针对“如何让小车顺利通过弯道”问题时,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如按键让赛车减速、改变赛道的材质、在反方向加速度、撞击路边的护栏……最可贵的是,学生能将自己的想法通过Scratch来呈现。
三是完成同一任务最终的结果是多样的。教师会利用Scratch灵活、多样的特点,在教学中安排一个开放性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如当完成“F1赛车游戏”后,教师会安排如何让该游戏更精彩的任务。学生展开想象,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最终呈现出多样化的结果,如有的增加赛车,变成二车对抗赛;有的自己设计赛道、设置有趣路障等。
三、提高在Scratch创意趣味编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培养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保障
Scratch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学生一直处于不断思索的过程中。我们的中学生是有能力去思考的。中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其思维从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逻辑过渡,但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以感性经验为主,具有直观性。Scratch图形化的编程方式,为学生思维从具体走向抽象搭建了脚手架。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规划,梳理出各对象特有的逻辑关系;再通过指令的搭建、测试与调整,逐步实现了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Scratch的架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能力水平,实践表明,学生在Scratch平台上有足够的能力对同一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寻找新的答案。其实,学生敢于假设想象、产生质疑、提出新的见解、探索新答案的过程,就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学生创作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Scratch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编程软件,学生要完成每个对象的脚本,必须经历想象与分析、观察与理解、假设与调试、反思与质疑,发现问题所在并将其解决,因此学生始终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之中,在想象与思考间不断寻求平衡与挑战。
一是统筹规划,从大到小整体设计。学生在用Scratch编故事、做游戏伊始,首先需要将所创作的事件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分析如何将不同角色、不同事件组合成统一的整体。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探究如何把它的每个对象的动作、事件在头脑中暂时分割开来,由大化小、由繁至简,再分别进行分析和研究,梳理出各对象之间特有的逻辑关系。
二是局部分析,从点到面逐个击破。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需要学生对局部内容进行分析,弄清楚每个对象的性质、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首先对每个对象的造型、脚本、状态逐个分析,再到每句指令、参数、先后执行顺序的分析与搭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分析事物和问题,从而训练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在Scratch创意趣味编程中的创作作品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归宿
皮亚杰指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等手段,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尽量地让学生不仅用眼看,还要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把学生推上主体地位。这样,既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随着动手操作而展开,又使一些抽象的知识变为学生可能接受的形式。例如:在讲解热水开飞机一课时,飞机飞行的高度,由热敏温度探头测的值控制,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学生才能掌握飞行的高度和温度的关系。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发现,飞行的高度还与障碍物的大小、位置有关。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亲身实践来获取知识,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