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业众筹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2017-09-09章欣

商情 2017年27期
关键词:金融互联网

章欣

摘要:自2014年国家一号文件发布,允许农业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鼓励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以来,我国农业众筹发展迅速。农业众筹是属于农业领域的众筹,链接农场的供给和家庭的需求,利用F2F的发展模式,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向互动,一方面降低了生产者的风险性,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有机绿色的农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本文主要对我国农业众筹的发展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由此分析农业众筹的发展前景,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农业众筹 互联网+ 金融

众筹即大众筹资,向公众筹集资金。农业众筹是指由消费者众筹资金,农户根据订单决定生产,等农作物成熟后,将农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模式。作为农业领域的农业众筹的雏形是最早出现在德国、瑞士和日本的CSA(社区支持农业),其模式是消费者会预付生产费用与生产者共同承担在来年农业种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并支持使用生态可持续的种植方式,与以往的收益方式不同,生产者在季节之初就获得了这一年种植的收益,并且这部分收益对生产者付出的劳动來说是公平的,而与此同时,消费者也获得了生态有机种植的健康农产品。其核心的理念就是“农民和消费者相互信任、风险共担。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众筹率先出现在美国,2014年正式进入中国。

一、我国农业众筹发展现状

1.农业众筹在我国出现的原因

食品安全问题是农业众筹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纵观2013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一个个骇人听闻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被媒体曝光,恒天然的“肉毒杆菌”、汇源果汁的“烂果门”、台湾大统的“黑心油”、湖南攸县的“镉大米”……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老百姓已经对中国食品安全大失所望。而农业众筹所承诺有机、绿色、安全正好打消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顾虑。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是主要推动力。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稳定,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社会中产阶级队伍扩大。收入的提高导致消费需求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转变,人们不再单纯的追求温饱问题,更加关注生活的品质。此外,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农业众筹是满足新经济形势下消费者需求的产物。

2.农业众筹发展现状

自2014年农业众筹传入中国,迅速的到了各方的响应和支持。2014年1月众筹网与未来生活网婉约联合开设了主打限量尝鲜的“未来鲜筹”农产品众筹,2014年3月品牌东方集团旗下的深圳一禾家庭农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中国首家专业农业众筹平台——“尝鲜众筹”网站,共设有农场众筹与农产品众筹两类项目;2014年3月阿里巴巴“聚划算”平台与浙江兴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安徽一些农民等联合推出权益型农业众筹平台——“耕地宝”;2014年4月定位为消费型众筹FTF(Family to Farm)的“大家种”网站成立,是典型的农业+互联网模式;2014年7月,众筹网与三康安食、汇源集团、沱沱工社等线下农业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众筹融资、创意营销,进军农业众筹领域。2014年10月,以互联网+农业+金融扶贫为创新模式的“点筹网”成立,获农业部百佳创新案例,截止2017年,该品台已经积累了超过6万注册用户,属于我国规模较大发展较好的众筹平台;2017年3月,网易味央全民养猪众筹上线56小时就突破了1000万,抢筹速度勘称罕见。2017年3月,农业类项目众筹融资额达到2184万元,排名所有众筹行业第三位,是众筹行业的热点领域。

二、我国农业众筹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众认可度和接受度低

农业众筹在中国的发展仅仅只有三年,仍然属于新兴行业,对于消费者来说农业众筹的消费模式还是比较陌生,还存在着普及度低,认可度不强的缺陷。国内农业众筹的参与度不高,仅有几家大型众筹网之前的注册用户上万,其余的网站少则几十家,多的也只有几百家。

2.筹资规模小、筹资成功率低

以大家种为例,自2014年网站开通后,上线项目有50个,在已结束的48个项目中,仅有20个项目达到了预定的筹资目标。其中最高的筹资额也只有38万9千元,超目标额1倍,其余项目都在万元内。

3.缺乏制度约束和法律监管

没有一个统一的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投资人很难判断筹资人的资信状况,即使对筹资项目抱有信心也会因风险而望而却步,长期必然会阻碍行业发展。

4.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

农业本身具有生产链长,投资期长,具有极大的不可控性,这就导致农业众筹投资风险大,回报不确定等很难克服的问题

5.物流成本高

很多农业众筹都推行农产品配送到家的销售模式,规模较大、投资人多的农场可以实现规模效益,而大多数规模小的农场不得不面对昂贵的物流成本,由产品定价过高,导致顾客流失,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三、我国农业众筹的政策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业众筹的认知度

作为筹资人的大多是个人和农场,他们普遍缺乏互联网营销知识,不懂得如何设计筹资项目。作为投资人的消费者由于农业众筹在我国起步晚等原因缺乏对农业众筹的正确解读。一方面要对作为筹资人的农户加强宣传,进行互联网营销知识和项目设计的培训,加强筹资人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政府要大力发展和引导众筹市场,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并接受农业众筹,众筹平台可以定期举办生产者和消费者交流会,让双方在互利公信的基础上合作共赢。

2.创新众筹模式,扩大众筹规模

专业的农业众筹平台的筹资成功率反而低于综合类的众筹平台里的农业项目,在综合众筹平台中,一些助力农村教育和农村生活设施等与公益有关的项目更受欢迎,筹资成功率更高。在农产品众筹方面可以试着向稀缺品种扩展,如蓝莓等一些新兴农作物。另外一些农业科技众筹发展也尤其必要。总之,农业众筹应以项目、模式创新为依托,在风险适当的前提下提高筹资成功率,培育新的行业增长点,才能不断为行业注入活力。

3.政府应完善市场监管制度,控制项目风险

制定农业众筹市场的准入机制,规定适当的门槛,从源头把控众筹市场,杜绝良莠不齐的现象;政府应与各平台共同制定行业规则,规范行业行为。加强监管,设立自律组织,共同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加快相关法律的完善,步步紧跟的出台相适应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各方健康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锐艺.我国农业众筹发展现状.

[2]廖曦.农业众筹融资:中美两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

[3]王道馆.农业众筹分析.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融互联网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中国金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