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EY走的way,你看好吗?

2017-09-09

汽车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车厂买单合资

去年广州车展,长城发布了最新的SUV品牌WEY,定位轻奢。目前已经推出了两款SUV车型VV7、VV5,《汽车杂志》也在第一时间试驾了这些车型。不可否认,无论从驾驶感受,以及设计、做工、配置等方面,都可以说达到了自主品牌的最高水准,而剑指更高端市场的长城WEY品牌当然不是只要这样的结论。

1

对于自主品牌车型来说,“性价比”总是一个不能避免的要素,WEY品牌不仅希望品牌定位更高,达到合资品牌的水平,还要在利润率上得到更多回报。中国消费者会买单么?

涂于长城这家企业,就个人角度来说我是敬佩的,因为它是实实在在用产品性价比,用积极的产品开发与进步来夺下SUV排头兵的销售佳绩,我们姑且不论其产品到底与合资品牌车相比还差多少,或是一些市面上传来传去的流言蜚语有多高真实度,但至少比起某些“忠实拷贝”、“忽悠第一”的自主品牌车厂来说,长城真的应该得到属于它的鼓励!

在如此的发展进度之下,长城势必需要更高定位的车型来提高利润率、提高自己的品牌定位、提高企业员工共同成长的向心度,而长城也确实很踏实的遵循国外多家车厂的发展步伐,在原有品牌之上另定一个更高端的品牌WEY,并且产品并非单纯把长城或哈弗品牌的车拿来修改一番,而是经过了大刀阔斧的重新设计,用料也更臻奢华,予人一种全新的形象与定位感。在此之下,我相信国内已经有不少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已经非常成熟,知道就算是自主品牌车,只要用心打造也值得肯定,好比传祺GS8的热销就是一个案例,而WEY的产品,我相信消费者也会买单的!

鸟以WEY的品牌以及定位,其实只是在原先性价比的基础上,尝试用未曾尝试过的更高端更豪华质感的做法,在某一些部分甚至达到豪华车的质感,而售价则与普通合资品牌齐平,本质还是在打性价比,错位竞争,打开局面之后,后续产品才可以真正实现利润率上的回报。以长城之前积累的口碑,而且营销方面因为有了H8和H9的借鉴,有了不一样的处理,WEY会有更多人买单。

严WEY虽定位高端,讲品质与豪华,但从定价上看仍可算是讲求性价比的,准豪华车的质感,售价则与CR-V这类合资SUV持平。

山在自主品牌面前,有一道无形的天花板,那就是20万元。越往上,越少会出现自主品牌的身影。当然了,这年头消费者购车不只是看重配置了,看看韩系车型如何没落就知道了,汽车厂商的产品必须质量过硬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不只是长城WEY,广汽传祺GS8还有长安CS95也可以捅破这个天花板,证明消费者开始接受高端自主品牌了。

杰如果自主品牌的质量能够达到合资的水平,那凭借更丰富的配置、高一级别的平台,再加上相对廉宜的价格肯定会获得消费者们的青睐,这和几年前的韩国车是一样的。但问题是,韩国车的价格也做不到和其他合资品牌拉开差距,这证明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自主品牌要造出性能、体验都不输合资品牌的产品,价格也一定没有办法拉开差距。

磊实际上,中国消费者买车,绝大多数不单单只是买一个交通工具,还包括很多产品以外的定位,比如身份、品味、面子,这是自主品牌靠产品很难扭转的局面。购车预算20万元左右,大部分人都更愿意选择合资品牌,哪怕要比同价格自主品牌低一个级别。想让大部分消费者都选择自主品牌,除了产品服务要进一步提升,也需要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进一步改变。

2

自主独立研发发动机和变速箱,一定是需要时间和金钱成本的,尤其是变速箱。这些成本都会最终由消费者买单,车辆的定价也一定会比同级别自主品牌更高。以目前中国市场的形势,如何才能让消费者放弃合资品牌,来选择价格差不多的自主品牌呢?

涂個人觉得,如果我是消费者,为车厂开发过程的开支买单是很天经地义的事,不然如果只算车架铁料成本……几千块、发动机……几千块,硬拼一台车顶多两、三万就搞出来了,但相信你我都知道车不是这么简单的,其背后牵涉到的元素方方面面,哪些都需要成本!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买一台车是用来放心代步,而不是享受修车过程的!车厂你要用我买车的钱去cover研发……等成本当然没问题,但我也希望拿到的车是品质稳定、做工物有所值的,如果车一天到晚出问题,那我就会认为花的钱不值,就会跟别人说某某品牌的车千万别买。是故,我相信魏建军也清楚知道,要建立一个品牌简单,摧毁容易,如何让WEY有实力迎战合资品牌车,让消费者愿意买单,重点还是产品品质要有可靠水准才是!

严自主研发,并且产品品质不逊于合资品牌,自主品牌需要走出这一步,目前来看WEY的机械水准并不逊色,这是吸引买家的基础后盾。

山首先第一点肯定是设计,现在很多厂商都开了窍,懂得请国际大牌设计师,而不像某太某风继续坚定不移在山寨路上。然而第二点就是空间配置,这也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杰在现阶段看,造台更大的SUV是走捷径的做法,但很快这样的品牌就要还债,毕竟动力、底盘的投入不够,只是在卖外观、堆配置的话,消费者下一台车一定不会再选择自主品牌,所以不走自主研发的路,只是杀鸡取卵,会很快遇上销量方面的断崖式下跌。

鸟其实不仅仅是动力系统很是成熟,整个机械质素在自主品牌里面也是上游,说到这个话题,其实长城从H6身上已经累积足够多的经验去说服消费者来购买长城的产品,而不去买相同品质却更高价格的合资品牌。

磊自主研发平台、发动机、变速箱等,是一个对品牌来说利在千秋的事情,前期投入后期才会有回报。尤其是变速箱,中国品牌大量选择欧美成熟的变速箱品牌作为供应商,除了匹配方面的问题外,还要在很多方面被对方限制,所以自主研发肯定是所有自主品牌都应该投资做的事情。有的时候媒体会高估消费者对一辆车的了解,对消费者来说,他只看中车开起来、用起来怎么样,而不会去考虑变速箱是不是投入成本自主研发的。所以想让消费者买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选择自主品牌的消费者还是更想获得实惠。endprint

3WEY品牌想要真的实现品牌最初的定位——更高端的品牌,更大的利润,有哪些避不开的问题需要面对?

涂请问,长城、哈弗品牌会成为拖WEY后腿的负累吗?老实说我觉得不会,因为WEY品牌接下来还是可能面对渠道、服务体系、车友互动,甚至自我挑战自己再突破等方面问题,甚至还有传祺、长安的急起直追,Lynk&Co的新军挑战……等问题,而这时,口碑建立已久的长城、哈弗品牌反而可能成为WEY的助力。倒是,由于WEY怎么说都是一个新品牌,如何把形象搭建稳定、把危机公关准备好,相信长城方面的专家早已经想得很透彻。

严对消费者来说,这个世界不太需要什么新的汽车品牌,那都是车厂自己的事。本土品牌请外国人来做豪华车这不鲜见,但如何支撑起一个全新的品牌,需要长时间的培育。

山利用现有平台可以节省好多研发成本,利润还是可观。但要知道,真正的豪华品牌并非只是用更豪华的用料、配置,而且还有更严格的Qc与调校,这才是豪华品牌与普通品牌最大区别。长城要迈进真正豪华品牌的行列还是任重道远。

杰自主品牌的积累还是不够,就拿我身边发生一件事情举一个例子:WEY品牌一家本地4S店找我推荐豪华品牌的服务培训师来提升店面的服务水平,但一般来说这事情会由厂家统一安排培训,为什么要4S店自己去找培训师呢?可见自主品牌的体系还是不够完善,说句难听的,走进店里就是一肚气。

鸟一个是与自主品牌帝豪和传祺的正面竞争,一个是自身平台要真的达到全球同级别平台的水准,更高端的品牌意味着品牌溢价更高,所需付出的努力也更高。自身产品实力以及营销手段都要去到一个更高的水准才有成功的可能,决不能继续用老一套。

磊更高的品牌定位,更高的利润回报,这些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发展方向。其实看看现在国内那些成熟且取得成功的豪华品牌的做法,能窥知一二。出色的产品只是其一,更多的是在服务方面,从售前的选车、购车、置换,到售后的车主互动、维修养护,以及越来越多的品牌自营二手车业务,这是一个很完整且非常细致的服务体系。对于大部分自主品牌来说(包括长城),目前还处于在产品上下功夫的阶段,想要实现更高的目标,其他方面也需要下大力气,同时会需要很高的成本。

4以往主攻二、三线城市的长城,会让WEY品牌成功打入一线城市市场么?

涂前面说过,广汽传祺的成功是一个很好例子。但长城与广汽传祺过去的经营模式又有很大不同,长城要借助WEY打进一线城市,个人觉得免不了要有一些时尚元素的投入与宣传模式辅助,单纯只用好产品来引动人际传播,那或许在二、三线城市玩得转,但除非WEY有名到像法拉利一样,不然在一线城市确实得有新的行销策略!

严一线与二、三线的区别只在于大部分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强弱与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对品质的追求,WEY的格調与质素也较适合在一线市场布局。

山农村包围城市?好熟悉的套路。不过WEY的设计相信一线城市还是很有市场的。

杰一线、二线大城市都纷纷限行限购,汽车消费都在升级,中高端市场竞争又是比较充分的,贸然进场,只会做炮灰。

鸟它目标如此,但以WEY目前的渠道,有种预感二、三线城市还是更接受,而一线城市被大品牌已经洗脑洗得差不多了。

磊仅以VV5、VV7这两款车产品本身来看,进入一线城市完全没问题。而且一线城市的消费者相对来说对品牌的宽容度和接受度也更高。但还是需要多加宣传,通过更多类型的市场活动来推广这些车型。而二、三线城市对长城来说,还是应该以走量的车为主。endprint

猜你喜欢

车厂买单合资
国六,众生相
别忘了这位身陷囹圄的大佬 传奇经理人卡洛斯戈恩被捕背后的法日政治角力战
心战
我要试一试
启辰“单飞” 合资自主概念终结
UNIQLO叫你来买单了
合资企业文化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必买单品就是她!
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外资并购” 风险识别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