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始于校园,不止于校园
2017-09-08聂日明
聂日明
最近两年,针对高校学生的信贷消费发生了一系列恶性事件,如高利贷、“裸贷”、暴力催收等。为了苹果手机,陕西咸阳19岁女孩小敏(化名)从“校园贷”借了12500元。钱还不上,就又从其他校园贷借款,8个月过后,这笔钱“滚”成了23万元。也有女大学生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借款,借款周利息高达30%且被要求“裸持”(以手持身份证的裸照为抵押)。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引起舆论的激烈批评,银监会先后要求网贷机构暂停校园贷业务,并鼓励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向高校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大学生群体出现高风险行为的时代背景
高利贷与暴力催收在中国一直广泛存在。试举一例,2016年,11名逼债人对山东省聊城市某企业女老板苏银霞和她儿子于欢百般凌辱,报警后警察处警不力后,于欢用水果刀刺伤四名暴力逼债人,这一事件的背后是山东邹平等地泛滥的高利贷,有的镇政府驻地的沿街商铺几乎家家放贷,参与人员包含各个行业,工人、农民、银行职员、教师等,当地媒体报道,30余人因债务纠纷被杀。
相较恶性程度,校园贷与前述高利贷还无法相比,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涉事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一向被视为天之骄子,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在求学期间就遇上高利贷,容易获得公众的关注和同情。
今天的大学生虽然还是精英,但数量已有大幅增加。据统计,2000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11%,本专科生学历人数占同龄人口总数十分之一,到2015年,毛入学率已经升至40%,适龄人口中有四成是大学生。大学生规模和比例的扩大,也意味着大学生整体的含金量在下降,尤其从学历上看,专科学生位于前40%,与十五年前的10%根本没法比。如果他们没有努力学习,那他们对自己未来的估值会比较低,更容易出现高风险的行为:有多少人会在自己前途一片光明的情况下自损前途?借钱不还、女大学生的祼条都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换句话来说,如果没有高校扩招,这些人可能也在借高利贷,只不过他们没有大学生的标签而不被公众关注。
其次,今日社会的消费与十几年前大不相同。据CHIPs(中国家庭收入调查)在1988年的调查,生活水准相对较高城镇职工家庭年度收入总额的中位数只有1087美元,前1%家庭的年收入也不过5000美元。当年中国每百户城镇户籍居民家庭拥有汽车0.9辆、空调51台,不超过15%的家庭拥有空调,能称得上是中产阶级的家庭很少。十几年前,按国际标准,中国绝大多数家庭都处于贫困状态,挣扎在温饱线附近,没有能力进行额外的消费,大学生活整体是比较朴素的,攀比风气不浓。
但到了2013年,城镇居民家庭年总收入的中位数、75分位和95分位分别为10265美元、15494美元和27438美元,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汽车22.3辆,空调102台,手机206台,电脑72台,中产阶级方始成规模。
在普遍贫困的时代,区分身份与阶级的手段主要是户籍、职业(大学是转换职业非常重要的渠道),但在今天这些工具式微。消费成为彰显身份、个性的主要手段,如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礼物、女性用的美妆等。手机是一种必需品,有的学生需要iPhone,还需要一两年换一台。尽管我们可以对某些大学生这种过度消费的行为予以批评,但这确实是时下社会的风向,这种需求不仅超出了很多低收入家庭的能力,学生自己面对家长也无法启齿。社会的消费信贷机构也就有了机会。
大学生本身是个庞大的、有潜力的消费群体
尽管如今大学生的含金量不如1998年以前,但依然是稀缺品。接受过高等教育人群的薪酬基本上在全社会的前50%,更不用说211、985这样的名校,他们的数量不足同龄人的5%,薪酬也位于同龄人的前列。从消费潜力上看,这个市场不可忽视,谁把品牌刻在大学生的心里,谁就赢得了未来,大学校园历来都是电信运营商争夺的重点,就是想低价吸引学生,以期他们成为未来的客户。另一方面,大学生本身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中国大陆本专科每年招生超过700万,苹果、联想等厂商也针对高校推出教育优惠政策,吸引学生购买他们的产品。
信用消费出现以后,大学生也曾是信用卡公司的香饽饽,一些银行还专门推出针对大学生的信用卡,如高校联名卡在校生版、Young卡等,争夺市场、培养未来的客户。但中国的大学生长于温室,自控能力大多比较差,消费没有计划性,很容易冲动消费。高校学生大多没有收入,信用消费后,还款只能依靠家长。当学生的消费拖累家庭支出、还款困难时,家长首先将矛头指出了银行,社会舆论出现了很多对校园信用卡的批评。
2009年,中国银监会下发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遵循审慎原则向学生发放信用卡”,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家长为主卡的附属卡除外)。向已满18周岁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发放信用卡时,须落实第二还款来源(一般是家长),并且需要家长书面同意承担相应还款责任。实际操作中,银行大多停止对学生发放信用卡,基本退出了大学生信用消费市场。
但大学生群体是有信用消费需求的,正规金融机构不占领,非正规的机构就会来占领,这就是大量高息(或手续费)的校园分期、信用贷充斥大学的原因。2009年以后,“趣分期”等新兴的、非银行的金融服务开始涌现,填补这一市场。但这些新兴金融服务机构大多不是做信用卡出身,当年银行信用卡面临的指责在这些金融服务上全数存在,并且犹有过之。例如风控能力弱,贷款门槛低而授信额度高,甚至出现了拿着其他同学的身份证、学生证也能申请到贷款的荒唐现象,其分期费率、违约罚息自然要更高才能弥补风险,追偿债务的手段也更激进。正门不开、后门泛滥是今天校園贷困境的直接原因。
现在监管机构显然意识到问题所在,今年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表示鼓励商业银行积极研究探索校园贷可持续经营模式,通过发展正规金融“正门打开”,把对大学和大学生的金融服务做到位,用“良币驱逐劣币”,从源头杜绝校园贷乱象产生。网贷机构应暂停校园贷业务,并制定相应的退出整改计划,其他未经允许的机构也不得开展校园贷服务。此时,跟银监会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信用卡已经8年了。endprint
如何应对学生的信贷消费需求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所有机构向学生提供信用贷款?校园学生能否信用消费?在中国的学制下,多数大学生都满18周岁,按照中国法律,18周岁的公民可以应征入伍、保家卫国,年满20岁的还可以结婚生子,大多数大学生自然也有可靠的自我控制力和判断力或者可以拥有这种能力,不应剥夺他们获得信用贷款这种金融服务的权利。即使有少部分学生存在自控力不强的现象,这也是所有金融机构都不可避免会碰到的,不应该成为禁止向大学生提供信用贷款的理由。因为还有很多自控能力好、有兼职收入的学生,不应该因为不自觉学生的负面案例而剥夺他们的权利。最近十年的政策也告诉我们,正规机构不提供这些服务,非正规机构就会乘虚而入,大学生的权利更难得到保障。
问题是,金融机构应当如何向大学生提供信用贷款?
首先,信用贷款要坚守基本的商业逻辑。银行向自然人发放的信用贷款、信用卡是以个人信用作为还款保证,用于消费目的的。但校园贷中发生的恶性事件中,有借款人根本就没想过要还钱,或者金融机构明知道个人还不起钱,仍然贷款给个人。
在引爆眼球的女大学生裸条借款事件中,一个正常人,遇到提供祼照才能借款的要求,第一反应都会是拒绝和报警。而涉案的女大学生(如果真的是大学生的话)竟然肯提供祼照获取贷款,这表明该女生在常规的金融机构和熟人圈子,可能已经无法获得收入或贷款,因此面临索取祼照这种非法和明显违反社会道德的要求,她也答应了。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借款人压根就没想过要还钱。
正常的放贷机构希望可以高利息贷出资金,但他们会警惕愿意以超高息获得贷款的客户,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差到极点,不打算还钱的可能性很高。面对这样的客户,也有人敢借钱给她们,图的自然不是利息,而是可以迫使其卖淫偿债。这已经不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了,而是组织强迫他人卖淫的刑事问题,没有校园贷,也会出现其他方式诱使、强迫大学生卖淫的事情。
其次,作为一项商业行为,金融机构以获得利息为提供信用贷款的目的,金融机构应该综合学生过往的信用记录(绝大多数学生没有信用记录)、收入情况(少数学生有稳定的奖学金和兼职收入)、家庭支持力度等给出是否发放信用卡、授信额度有多高的判断。这也是信用发达社会,大学生很难获得信用卡和信用贷款的原因。
因此,正常的金融机构一般会拒绝向绝大多数大学生放贷,反过来,愿意放贷给他们的机构,要么风控水平极差,要么催收方式脱离了合法的范围。涉事金融机构发放如此巨额的贷款,在贷款人真实性审核、还款能力评估等多个方面出了纰漏,正常来看,风控如此糟糕的贷款机构早就应该倒闭了。他们没有倒闭的关键在于他们笃信这些学生的家长不会坐视这些学生信用破产、拿不到毕业证。这些威胁、连坐等非常规手段,与高利贷无异,监管机构应该制止这类索债机制,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正常权益。债务违约的大学生自有信用破产来惩罚,违规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也应该承担亏损、倒闭的后果。
校园贷新闻出来后,批评的矛头指向网络借贷机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网贷平台的催债手段过于激烈,通过骚扰(打电话给家长同学)、泄露隐私(公布当事人身份证及通讯信息、在学校贴大字报)甚至暴力行为等方式催收。祼照属于名誉权范畴,不是物权,不能作为抵押物。但对女生来说,祼照泄露是难以忍受的声誉受损,贷款人以此作为贷款的前提和催收的保障无疑是可靠的。
监管机构不应禁止金融机构(尤其是正规金融机构)向大学生提供金融服务,但监管机构应该界定清晰索债、催收的合法边界,严管放贷机构的非法行为,如侵犯名誉权、非法泄露隐私等。让放贷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催收,催收不回来,因风控导致的贷款损失,相关金融机构也应该承担亏损的后果,监管机构不能坐视他们像黑社会一样去追债。
最后,我们要看到,校园贷是否健康的关键是消费水平要与收入水平匹配。没有一定的收入,就算是正规机构也解决不了大学生过度消费、赖账不还的问题。
校园贷的恶性事件凸显了中国高校教育的短板: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成年人。貸款违约不独校园贷。高校扩招以来,为解决贫困家庭学生读书的困难,国家推出助学贷款,但某些地区的助学贷款违约率高达20%。违约的学生并不全是还不起钱,欠贷不还的学生中不乏“有能力还贷,而不愿还”的人。这些人可能到了买房申请按揭贷款、被列入黑名单无法乘坐飞机的时候才知道信用的重要。这也需要高校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设计考试等,让他们的信用消费观念走向成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