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评也是一种爱

2017-09-08邹聪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萍晨会爸爸妈妈

邹聪

现在的学生大多在父母和家人的骄纵下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他们喜欢听赞美的声音、表扬的话语,听不得批评。面对批评,他们的逆反心理特别强。我们越批评、越说教,学生就会越逆反、越逃避。如何让学生平静、认真地接受批评呢?要让学生知道批评也是一种爱。

我班有一个非常聪明、爱表现的学生叫小萍。她平时特别喜欢听表扬和赞美的话,一点听不得批评。前段时间我发现她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总是心事重重,特别是前几天检查作业时,组长告状说:“老师,小萍作业写得潦草,而且还没有写全。”我听了暗想:“她一向是个听话的学生,而且每次作业完成得都很认真。难道是女孩的青春期到了,思想浮动大?”我决不能放任不管。于是我利用晨会时间,把最近作业完成的情况进行了总结,表扬了几名作业完成认真、书写规范的学生,对小萍的表现进行了批评。小萍坐在座位上,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而且时不时地向我投来仇视和憎恨的目光。

晨会过后,学生对小萍的状告声更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课间同学们做游戏时她故意捣乱,间操时动作不跟拍,有时甚至不写作业。她的变化深深触动了我,我暗暗自责: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想办法找回原来的小萍。

接下来我留心观察,发现小萍不是对学习失了兴趣,而是对我的话有抵触,只要是我要求的,她总是反着去做。这怎么办呢?思考了好久,我灵机一动,正好我们那天讲《“美极了”与“糟透了”》,何不借此机会对小萍进行一次教育呢?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以及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中感悟到的两种不同的爱。于是我借机利用这一课对学生尤其是小萍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

首先,我让学生在读懂课文之后,感悟交流,让他们明白:爱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有赞扬和鼓励,也有批评和教育。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面对赞扬时不能一味地陶醉其中,面对批评时既不能自卑,也不能抗拒。要善于从表扬中看到优点,继续努力,也要善于从批评中看到不足,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接下来,我不惜时间让每个学生结合亲身经历谈“自己的亲人、朋友或老师对你有过怎样的评价,你是怎样看待这些评价的”。当轮到小萍发言时,她的脸涨得通红,低着头半天没说出话来,我心里非常清楚,这篇课文中的故事深深触动了她。看着她迟迟不说话,我用期待的眼神注视着她,耐心地等待着。心情平静了一些后,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用比平时低很多的声音说:“我最听不得批评,不管是不是对我好,我就不爱听,前一段时间,妈妈批评我,我就和妈妈搞‘冷战,对老师的批评更反感。”

我总算找到了病因,她的心结总算打开了。于是我坐到她身邊,真诚地对她说:“老师批评你虽然为了你好,但是老师也有错,没有调查清楚你不认真写作业的原因,以后请同学们监督老师,你对老师的批评也是对老师的爱。”此时此刻,无须再多的话语,压在她心里的顽石就在这一刻融化了,我用手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坐下,并对全体学生说:“爸爸妈妈是爱你们的,老师也是爱你们的,尽管有时会批评你们,但那也是一种爱,希望你们能准确把握这两种爱,让我们在爱中扬帆起航。”

从那以后,小萍变了,变得更加活波开朗。她妈妈在微信中跟我说:“多亏了邹老师,才有今天的小萍。现在有错误批评她时,她能积极地面对,再也不搞“冷战”了,也能体谅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了。”

批评和表扬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表扬使学生心情愉悦,信心倍增。批评更可以让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时我们蹲下身,弯下腰,敢于向学生认错,效果要好过一百句说教。我想,在学习了这一课后,学生一定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表扬”与“批评”。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多关注学生的内心,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多教育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泰来县四里五中心学校互助分校)

编辑∕王剑慧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萍晨会爸爸妈妈
班主任反思的背景研究之“晨会有效性”探究
上好小学晨会课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小学班级“小组任务型晨会”的实践与思考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
讲究·小萍的婚事
小萍的婚事
我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