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在课堂上穿针引线
2017-09-08高新风
高新风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工作的第一位。
一般来说,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很枯燥的,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都不大。所以,一般学生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被动学习的,经常都是教师严格要求了,学生的成绩就好一些,否则就成绩平平。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就想:怎样让学生很乐意地参与到学习中,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成绩呢?通过近几年的学习、思考、摸索,我在课堂教学的处理方式上做了一些调整,感觉这样做学生的数学学习“活”了起来。
其实,所谓的“调整”主要是指在处理各环节的时候坚持做到“放权”,尤其是“自主尝试,交流归纳”这个环节,让学生做、学生讲、学生补充、学生提醒、学生总结。数学知识是在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学习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起到适时、恰当的引导和点拨作用。例如,在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节课时,我首先带领学生复习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然后以“春季运动会上四年级男子组50米跑接力赛”为例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我们班的总成绩是多少?接着学生自主尝试,教师巡视,会发现有的学生是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有的学生是进行简便计算的,不同的计算方法各找一位代表在黑板上板演。自主嘗试之后就是课堂的重点环节“交流归纳”,我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做到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交流、去归纳。我是这样处理的:演板的两位学生代表做完题之后,不急于回到座位上,而是等全班学生都尝试做完之后,再把自己做的方法和想法向全班学生进行说明,并问大家:我这样做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请大家纠正。如果对,有没有不明白的,有没有问题要问我的?对我有什么建议吗?班上的其他同学做补充、提醒。在两种方法交流之后,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总结出: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这样,重点知识的学习就在学生的讲解和辨析中清晰、明白了。
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尝试着这样上课,上了几次后,发现孩子们很喜欢这种上课方式,学习积极性高了,于是,我就坚持天天这样上数学课,我教会了我们班的学生在做完题之后问别人这样几个问题:我做的对不对?你对我的做法有没有不明白的?你有没有问题要问我?对我有什么补充的?对我有什么建议?坚持做了后,发现学生除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良好的倾听和思考习惯逐步养成了,会和他人真诚地交往了。大家感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获得了好心情,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开朗。
这些良好素养的获得对学生的有效学习非常重要。学生有了积极性,学习还会是一件苦差事吗?会听、会思考、会表达,学习还会是一件难事吗?是的,孩子们愿学、会学,学习成绩肯定就好了。
(责 编 欣 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