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主教育情怀办百姓满意的学校
2017-09-08陈恒华伊红旗
陈恒华++伊红旗
陶行知先生对大众教育的倡导和实践,为近代中国开辟了一条人民教育的新路线。他怀着强烈的人民意识和民主精神,把教育对象由过去的少数统治者及其子弟转到劳动人民及其子弟上,以实现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和宗旨,成为新中国教育思想产生与发展的重要财富。正是在这种民主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新中国的基础教育走上了民主教育的发展之路。作为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开办的学校,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饱含着民主教育情怀,践行着行知先生的新教育理想。“让教育为工农子弟服务,要为地区百姓建设一所好学校”就成为了二十中的办学宗旨和发展目标。
一所为工农子弟接受教育而兴办的学校
1951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为了让北郊清河地区的工农子弟接受教育,党和政府在清河创办了第一所中学——“清河中学班”。现实的困难考验着当时二十中人的信念和精神。学校没有校舍,上课的教室是租用的一间酿酒作坊。教室内,课桌是大长木头板两头钉上支架,座位是大长木板下面垫上几块砖。多数学生家离学校比较远,每日往返十几里地,部分学生吃住都在学校。教室利用率非常高,白天上课是教室,中午吃饭是食堂,晚上睡觉是宿舍,有时开大会也要挤在这个大屋子里,教室又成了禮堂。1952年校舍建成后,学校才有了操场。当时学校经费少,条件差,像修操场、安篮球架、挖跳坑、修跑道等工作是利用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的。当时晚上常停电,不少人坚持在月光下看书,仨一群俩一伙地复习功课。为了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学校还组织了篮球队、国乐队、美术组、合唱队、话剧组等,让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提高本领和素质。
多数教职工的家在城内,由于每次进出城还要到清河火车站乘坐火车,既麻烦又费时,所以平时教职工也多住在学校,周末才能回家。为了一个个渴望学习文化知识的孩子,教师们安心工作,勤勤恳恳,以勇担当、讲奉献的精神实践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忠诚和教育情怀。
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的学习和工作热情都十分高涨。第一届高中毕业生80%左右考入大专院校,较大地超过了当时北京市高考录取比例。对这样一所底子薄、条件差、以劳苦大众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学校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易的,这个成绩的背后是教师的辛勤付出,更是劳动人民对民主教育的渴望与珍惜。
一所不畏艰难、勇争一流的学校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条件日益改善。1960年,学校在清河镇北边的小营增建了新校舍,雄伟的三层大楼使用的是当年建造人民大会堂的剩余材料,质量相当高。我们不难想象,当时国家正在经历三年自然灾害,人民生活十分艰苦,用如此物力建设一所普通学校,是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也是“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最好例证。此时,二十中学作为当地的“最高学府”,承担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民主社会改造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学校快速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成为所在地区的教育高地。
如果说建校初期的十五年里,学校对当地的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那么,接下来的文革十年可以说是历经磨难和考验的时期。学生、教师大量流失,办学条件被严重破坏,学校发展一度陷入绝境。当时的学校领导带领教师坚持教育的基本底线和原则,把握大局和方向,以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的高度负责,使学校在这场大动荡中艰难地走了过来。在这段时间里,二十中人走向社会,深入基层,加强劳动教育,培育劳动技能。学生们在“三夏”(即夏收、夏种、夏管)和“三秋”(即秋收、秋种、秋管)到农村参加劳动,平时经常到附近生产队帮工。在生产队的支持下,学校修建了四百米跑道的运动场。虽然设备简陋,但场地宽敞,为开展体育运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校还组织学生到附近东北旺苗圃参加义务劳动,形成互联互帮机制。苗圃也支援了学校大量树苗,广植杨柳,校园现存的那些高大的杨树就是当年东北旺苗圃送的。当时的干部教师常常利用午休时间修剪树木,浇水松土,细心呵护花木生长,这也成为了今天我们校园中最美的一抹绿色。每每看到这些,二十中的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无限的敬意总会油然而生。虽然动荡的时代严重冲击了学校的教育秩序,但每一个二十中人“吞折齿,捧丹心,默向红旗祭”,用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坚守着这片教育净土。
1979年底,当时的海淀区教育局为了恢复文化大革命后普教系统学校的秩序,使之走上正轨,为学校派来了党支部书记、校长马成营同志。马校长对全校师生郑重承诺,在自己的任期内,一定要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优质学校。马校长提出“德育为首、办有特色、全面发展、争创一流”的办学思想,坚持德育为首,重视校风建设,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把它作为校风建设的核心,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升华学生的思想,建设高标准的校风。重视养成教育,把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探索出了“三原则”“四字方针”“五育人”的教育方法,即在德育工作要坚持激励的原则、身教的原则、参与的原则,“勤、严、细、恒”的四字方针以及目标育人、规范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教育方法。马校长抓住办学的基本要素,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首先是建设一支精神面貌好、敬业精神强、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其次是创建良好的校舍和校园环境;第三是创建高标准的教学条件。二十中确立了立全面发展、办有特色的办学目标。特色意识是一种争先意识,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制高点。学校把校风特色、体育特色、外语教育特色作为办学目标,培育办学的制高点。马成营校长提出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凝聚了人心,更极大地激励了教职员工的干劲和信心,彻底改变了学校的面貌。
学校师生的办学热情也影响和感动着周边单位,他们纷纷伸出援手,帮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为了给学校修葺围墙,周边的砖瓦厂免费送给学校砖头瓦块;驻区部队首长带领指战员来学校义务劳动,来时自带水和干粮,不愿给学校增加一点负担。正是在这样一种精神和干劲的鼓舞下,二十中快速崛起,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大幅提升。学校也先后荣获全国贯彻体育条例先进单位、全国校园环境建设先进校、科技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首都德育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一所以培育“中国脊梁”为己任的学校
进入21世纪,二十中迈入了北京市示范高中的行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传承和发展“民主教育”的使命和“争创一流”的办学精神,成为了学校创新发展的新课题。新世纪的二十中人认为,学校教育不仅要回应社会和国家的需要,也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和感受。学生只有对今天的学校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兴趣,才可能积极地面对未来、憧憬未来。学生是在今天真实的生活体验中获得了对未来生活的理解,从而学会学习,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学会安排未来的生活。因此,学生今天的生活感受、生活状态、生活环境决定了未来生活的动力、奋斗的目标。学校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拥有一个五彩斑斓、健康充实的青春时代,在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中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成长为综合素质全面、个性凸显、学有专长的人,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面对挑战、勇于承担历史使命、敢于担当社会和国家责任的未来栋梁,正所谓“扬五彩青春,做中国脊梁”。
“脊梁教育”是二十中对教育规律的深刻理解与认识,是对教育使命的一种担当,是办好一所优质学校的强烈愿望。“做中国脊梁”不仅是二十中育人的追求,更是二十中所坚守的“至诚至善、惟勤惟正”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今天学校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指引着建校六十六年的学校向更高的教育理想奋进。
陶行知先生在阐述“新教育”时说:“怎样才能造成新国家呢?固然要有好的领袖去引导平民,使他们富,使他们强,使他们和衷共济;但是虽有好的领袖,而一般平民不晓得那个领袖是好的,那个领袖是不好的,也是枉然。所以现在所需要的,是一种新的国民教育,拿来引导他们,造就他们,使他们晓得怎样做成一个共和国的国民,适合于现在的世界。”一个世纪过去了,尽管我们面临的问题和环境已截然不同,但陶行知先生的新教育思想、民主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依然具有现实的意义。二十中作为新中国基础教育的缩影,这种教育的信念与使命已经深深根植于学校文化基因之中,办“为了人民”的教育,培养服务于建设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事业的优秀人才,已经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
编辑 _ 王雪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