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德民族的“建国梦”
2017-09-08张帅
张帅
2017年6月7日,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名义总统马苏德·巴尔扎尼主持所谓库区各党会议,决定于9月25日就伊拉克库区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投,并计划组建公投委员会,与巴格达和邻国协调公投事宜。上述决定经巴尔扎尼签署第106号总统令后,宣布生效。但9月份的公投和2005年以98.98%压倒性胜利通过库区独立公投一样,并没有实际的法律效力,其结果仅仅是民意的象征性表达,是库区的一种自我安慰。实际上,库尔德地区并没有脱离伊拉克的权利。不仅是伊拉克,伊朗、土耳其和叙利亚的库尔德人也没有独立的权利,库尔德民族的建国之梦显得遥不可及,也使得库尔德成为中东五大主体民族中唯一一个没有建立独立民族国家的民族。
库尔德人的历史
库尔德人,一个以“勇士”为代称的民族,主要分布于今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伊朗等国。其前身自公元前便生活在西亚大地上,主流学者甚至库尔德人自己都认为当年统治伊朗高原的米底人便是其祖先的主体。公元前6世纪中期,米底被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征服,米底人与波斯人的融合形成了今日的库尔德人。
被波斯人征服后,库尔德人生活的地区于公元前4世纪末期至公元7世纪先后被塞琉古王朝、安息帝国、罗马帝国、萨珊波斯征服并统治,其间库尔德人并未能够建立属于自己的大一统政权,而是不断地被强族征服,处于从属地位。这种命运在随后也未能改变。
经过长期的发展,库尔德人虽未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但也逐渐形成了民族聚集区,其大致包括今土耳其东南部、叙利亚东北部、伊拉克北部、伊朗西部。之后,随着蒙古军的到来,库尔德地区又从属于蒙古帝国。蒙古人统治后期,波斯萨非王朝兴起,库尔德绝大多数地区又被其所占据,但由于萨非王朝信奉的是伊斯兰教什叶派,而库尔德人多信奉逊尼派,因此库尔德人受到空前的宗教压迫,恰逢此时同属逊尼派的奥斯曼土耳其也与萨非王朝矛盾激化,奥斯曼土耳其得到了库尔德人的支持并与萨非王朝展开了多年战争,双方均精疲力竭。
1639年,奥斯曼帝国和波斯萨非王朝签署林堡合约,确定了两国对库尔德地区的瓜分。库尔德地区大部分归属奥斯曼帝国,少部分归属萨非王朝。奥斯曼土耳其开始对库尔德人采取一定的包容态度,承认其16个公国和50个领地相对独立,但此后态度有所转变,至1847年最后一个库尔德公国被消灭,从此库尔德人几乎处于完全的附庸和从属地位。
库尔德民族总体情况
库尔德人广泛分布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叙利亚四国领土上。其中大约55%的库尔德人居住在土耳其,40%的库尔德人平均分布在伊朗和伊拉克,剩余的库尔德人则分布在叙利亚。但有关库尔德人的人口总量,至今也没有一个精准的数字,据估计大约在2800万~3500万之间。由于分布在四个国家的领土上,库尔德地区的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山峰、丘陵、峡谷等交错其中。特殊的自然环境虽客观上促使古老的库尔德语言和文化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但也保留了语言和文化的内在差异性,造成库尔德人难以形成统一的文化认同,阻碍了彼此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复杂的地形、地貌也为库尔德民族创造了天然的屏障,增加了各国打击库尔德武装的难度。
尽管库尔德人并未建立自己的国家,但同样拥有其自身的社会、经济、文化属性。部落是库尔德人社会经济的组织单元,库尔德人的生活深受部落文化的影响,几乎每一个库尔德人都有自己的部落属性。部落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一些库尔德人对部落领袖的忠诚度甚至远超过对民族或国家的忠诚度。部落将库尔德人凝聚起来,对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具有很强的推动力;但过分强调部落因素会阻碍整个库尔德民族的融合与发展,不利于民族意识及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同时,部落生活通常是落后保守的,人们长期生活其中,不能吸收新鲜事物,不益于解放思想,长此以往,人们会逐渐与社会脱节,阻碍其现代化的发展。自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库尔德人选择放弃游牧生活,逐渐从事工农业生产,促使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发生改变;加之各国政府为推动国家整体现代化的发展,均实施非部落化的政策,使得部落在库尔德人心中的地位越来越弱化。
除部落以外,宗教也是库尔德人一个重要的属性。伊斯兰教是大多数库尔德人所信奉的宗教,与库尔德人的生活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库尔德民族,伊斯兰教也随之传播,库尔德人的生活逐渐伊斯兰化。当前,约95%以上的库尔德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中信奉逊尼派的约占75%,信奉什叶派的约占15%,且主要位于伊朗境内;剩余的库尔德人则信奉阿拉维派等少数教派。
在伊斯兰教的传播过程中,库尔德地区的学者功不可没。他们利用自身语言優势,多次走访麦加和麦地那两大圣地,不仅自己学习和研究伊斯兰教各个领域,而且将所学所感在库尔德人中间传播,在伊斯兰世界和库尔德地区架起了一座桥梁,增进了彼此的交流与学习。此外,马德拉萨作为伊斯兰教育机构,为推动伊斯兰教在库尔德地区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世纪之前,多数库尔德民族主义的领导者或知识分子阶层都出身于马德拉萨。同时,苏菲主义和苏菲教团在伊斯兰教对库尔德人影响方面也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库尔德民族主义的兴起
尽管库尔德人自古就有反抗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经历,但这些抗争并不能被称为民族主义战争。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民族主义思潮在库尔德民族的传播,库尔德民族主义才真正兴起。19世纪70年代,奥斯曼土耳其舍姆丁南地区的统治者、纳格什班迪教团首领谢赫·伍拜伊顿拉率库尔德人发动叛乱,并在英国政府的帮助下进军伊朗。战争起初,谢赫·伍拜伊顿拉的军队势如破竹,攻陷了伊朗境内多座库尔德城市,但短暂的胜利使军队得意忘形,加之军纪涣散,领导者缺乏长远的军事部署,使得军队未能继续攻城,而是大肆掠夺,这给伊朗政府提供了反击的时机。在伊朗国王的劝说下,奥斯曼政府出兵围剿谢赫·伍拜伊顿拉叛军,谢赫·伍拜伊顿拉寡不敌众,被迫宣布投降。尽管此次叛乱以失败告终,但其意义深远。谢赫·伍拜伊顿拉作为公开提出库尔德人实现自治的第一人,其所倡导的库尔德民族主义在库尔德人的脑海中开始生根发芽,进而为20世纪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endprint
进入20世纪,库尔德民族主义取得了新的发展。首先,库尔德民族起义不断兴起。1909年,青年土耳其党发动政变,废黜苏丹阿卜杜·哈米德二世,大肆宣扬极端的大奥斯曼主义,并解散了由哈米德二世组建的库尔德部落民兵,很多库尔德民族主义领袖遭到迫害,但库尔德民族起义并未停息。1909年,德西姆地区的库尔德民族起义刚被镇压,摩苏尔地区的库尔德起义便立刻爆发,为了实现库尔德自治,起义军顽强地抵抗奥斯曼军队的攻击,尽管最终并未实现完全自治,但起义军英勇的作战精神使得奥斯曼帝国最终做出妥协,任命起义军领袖谢赫马哈茂德·贝雷曾吉的亲戚担任苏莱曼尼亚省省长,双方矛盾得以缓解。此外,巴尔扎尼部落和比特里斯的库尔德人也为争取自己的权益发动起义。总体来看,尽管有些起义最终被镇压,但表明库尔德民族主义已开始觉醒,并为争取民族权利而不断地斗争。
其次,重视对外宣传。随着库尔德民族主义的发展,库尔德人认识到起义只是反抗的一个途径,由于奥斯曼帝国控制着主流媒体和报刊,享有高度话语权,很多正义的反抗往往会被定义为暴乱,促使库尔德人意识到创办自己的报刊并强化对外宣传的重要性。早在1898年,库尔德人就创办了自己的报纸《库尔德斯坦》,发表土耳其语和库尔德语的双语文章,表达库尔德民族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诉求,但由于遭到奥斯曼帝国的打压,报纸只能在欧洲国家出版。随后,伴随库尔德民族主义的发展,创立了越来越多地有关库尔德的报刊,如《库尔德太阳》《库尔德互助和进步公报》等。这些报刊的成立对库尔德民族思想的传播和民族文化的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除报刊之外,一些库尔德组织也相继成立。如第一个较为完善的库尔德政治组织“希望”,在该组织的影响下,库尔德各地区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也纷纷行动起来,在库尔德城市成立俱乐部,宣传库尔德民族主义。
最后,民族主义的传播有别于谢赫·伍拜伊顿拉叛乱时期,不再一味地强调个人、孤立的英雄主义色彩,更侧重于有组织的系统性活动。总之,从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库尔德民族主义开始逐渐成长,库尔德人的独立意识也愈发强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库尔德民族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随着战争的结束,库尔德问题也随之产生。
库尔德问题的产生
1914年8月2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奥斯曼帝国也无法置身事外,遂于同年10月29日加入同盟国阵营正式参战。但“一战”时的奥斯曼帝国早已经济凋敝,不堪一击,参加战争对其而言无异于加速自身灭亡。伴随帝国的瓦解,长期受其管辖的民族纷纷获得解放,但库尔德民族却命运多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多数库尔德人响应奥斯曼帝国的号召,攻打沙俄军队,由于寡不敌众,很快便被沙俄打败;随后,奥斯曼帝国又派库尔德人攻打亚美尼亚人,遭到亚美尼亚骑兵的大量屠杀;之后,奥斯曼帝国在库尔德人的帮助下战胜了起义的亚述人。然而,并非所有的库尔德人都愿意为奥斯曼帝国效劳,有的甚至联合沙俄军队共同打击奥斯曼帝国。部分库尔德人反奥斯曼帝国的举动却要让整个库尔德民族为其买单,“一战”期间,为了打击报复,青年土耳其党人对库尔德人进行了残忍的种族屠杀。
早在“一战”之前,英法等欧洲列强就对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觊觎已久,战争的爆发使羸弱的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其领土如何瓜分成为战胜国讨论的重点问题。1916年5月16日,英法两国私下达成瓜分奥斯曼帝国的协定,史称“赛克斯-皮科协定”,该协定的签署也为日后《色弗尔条约》的达成奠定了基础。
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成员与奥斯曼帝国代表团达成了瓜分奥斯曼帝国的《色弗尔条约》。该条约规定,库尔德人享有自治权,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承认库尔德人享有民族自治权的条约,对库尔德民族争取独立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但《色弗尔条约》终究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各国只关心自身的利益,并未考虑库尔德民族的意愿。虽字面上承认库尔德人的自治权,但实际上仍处于欧洲大国的控制之下,库尔德地区也根据协约国成员的利益需求被肆意瓜分。库尔德人的独立之梦再次化为泡影。
协约国除了不顾库尔德民族的利益外,也将土耳其民族推向了毁灭的边缘。为挽救民族危亡,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开展了反侵略斗争,最终取得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随着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在战事上的节节胜利,迫使协约国宣布废除《色弗尔条约》,并于1923年7月24日与土耳其签订了《洛桑条约》。该条约的签订维护了土耳其人的利益与主权,但取消了库尔德人的自治权。根据条约内容,土耳其承认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等非穆斯林的少数民族身份,但否认作为穆斯林的庫尔德人的少数民族地位,库尔德人的自治变得遥不可及。20世纪,伴随土耳其、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家的建立,库尔德地区分属不同主权国家的管辖之下,这种状态一直持续至今。
建国之梦一直存在于库尔德人心中,他们从未放弃任何可能建国的机会。2014年夏,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崛起,并迅速攻占伊拉克大片领土,其中也包括库尔德人所居住的城市。面对“伊斯兰国”残忍的暴行和咄咄逼人的攻势,各国库尔德人也纷纷组建部队,积极参与到抗击“伊斯兰国”的阵营中,其中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库尔德女兵。在打击“伊斯兰国”的过程中,库尔德人也不忘自己的建国使命,如伊拉克库尔德人不断扩张自己的地盘,并夺下了伊拉克北部石油重镇基尔库克。而为了打击“伊斯兰国”,美国也不顾土耳其的强烈反对,于2017年5月9日宣布向叙利亚库尔德武装提供重型武器,这意味着美国对库尔德武装支持的重要升级。当前,“伊斯兰国”节节败退,可谓是强弩之末,这与库尔德人的奋勇抵抗也密不可分。但即便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库尔德人打击“伊斯兰国”,也并不意味着支持他们建立自己的国家。随着“伊斯兰国”逐渐溃败,库尔德人随时会成为美国的弃子。
从库尔德人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只有伊拉克库尔德人取得了一定的自治。但随着国际秩序的演变和中东地区格局的变化,库尔德独立之梦已不仅仅是民族自身的问题,而是关乎国际安全和地区稳定的重大问题。
【责任编辑】王 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