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合唱教学中对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

2017-09-07王浩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合唱教学音乐作品文化内涵

王浩

摘要:初中合唱教学是初中阶段音乐教学开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学校重要的音乐教学实践课程之一。从初中合唱教学的作用入手,分别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训练、文化内涵的理解和音乐作品的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总结初中合唱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合唱教学 合唱能力 文化内涵 音乐作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合唱教学在初中阶段的艺术教育中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并积极地参与到了合唱教学的实践中。合唱教学不仅能够熏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组织协作等综合素质能力。

一、加强中学生音乐专业知识的训练

1.培养合唱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初中合唱教学能够深入开展的动力。初中阶段想要良好的开展合唱教学,发挥合唱活动的积极作用,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使他们保持参与的积极性。我们知道,初中生正处于关键的青春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耐心,尤其面对具有一定难度的合唱活动,更容易滋生厌倦情绪。只有学生对合唱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够主观能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提升合唱活动的效果。因此,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是初中合唱开展实践中应该着重关注的内容。一方面,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较为简单、节奏轻快的合唱曲目学起,使学生在循序渐进,慢慢深入,逐渐的培养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多欣赏一些精彩的合唱表演,让学生领略合唱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合唱表演兴趣。

2.奠定扎实的音乐基本功

如果把音乐学习看作修建大楼,那么基本功就是大楼的根基。因此,夯实学生的音乐基本功,才能使他们在合唱活动中展现自身的卓越才能。合唱活动虽然是由多名学生共同完成的。但是,作为合唱的组成个体,每个人的表现,都将会对整体的表演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合唱参与者的专业技能和音乐素养对于合唱的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

首先,科学的发声、听力都是演唱的基础,也是完成合唱表演的前提。在合唱教学中,对于学生的音准与节奏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练耳、试听能力,同时要注意声音和气息的训练,从单声部到多声部,从简单到复杂,逐渐的奠定学生的音乐基本功。

初中时期的中学生正处于关键的变声期,在练声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宜的曲子和练习方式,注意保护嗓音,以免对发声器官造成伤害。

其次,歌唱姿势对于唱歌的音质影响颇大,使歌唱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合唱时,教师要规范学生良好的演唱姿态,不仅有利于演唱,对于表演者形象的塑造也非常关键。显然,培养学生正确的唱歌姿势,对于提高演唱效果,展示合唱艺术的魅力十分重要。具体到合唱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形体训练规范、塑造学生的歌唱姿势。

第三,清晰的发音吐字也是合唱活动中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不仅有助于表演者对于歌曲内容的正确传递,还更方便将语言与旋律进行有机结合,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和内涵。

3.培养协作能力

不同于独唱形式,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艺术行为,在演唱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的团结协作非常关键。合唱表演不仅是个人的歌唱表演,还需要协调、统一其他合唱同伴,从音色、音量、音调、节奏等各方面进行配合,才能完成整体的艺术效果。在合唱中,个人的表现固然要好,但是团体的合作更加重要。首先,应从思想上使学生认识到在合唱教学中团结协助的重要性;其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对于合唱队伍中的团结协作也应多加训练,可以带领学生观摩有经验的合唱团队的表演,以供学生参考、学习。另外,还需多为学生提供演唱实践机会,多加训练,重视学生在合唱过程中的配合和协作,使合唱活动更加和谐、统一,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二、引导中学生了解音乐作品内涵

不同的音乐作品蕴含了不同的情感内涵,体现了其创作背景、文化内涵、音乐特色等。在合唱时,音乐作品的内涵主要由声音的节拍、节奏等表现出来,学生只有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理解透彻,才能更全面地展现其艺术魅力。所以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不仅要注意学生演唱技巧的掌握,还应引导他们对作品的情感内涵深入的了解。

首先,要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尤其对于历史、人文等学科知识有所涉及,学生只有具备一定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了解音乐作品背后蕴含的文化和内涵。例如,表演《黄河大合唱》时,学生联想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抗击日寇的豪情壮志、铁血铮铮,内心悠然而生慷慨豪迈之情,将之映射到歌声中,才能使歌声更具感染力。

其次,要提升学生的情感感悟力和想象力,这样才能在理解作品背景、文化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情感,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力,展现更强大的艺术魅力。例如,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中,有的学生没有体验过歌词中描绘的场景,这就需要细细品味,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勾勒出“海面、白塔绿树、红墙、小船、阳光”的场景,体会学生下课后泛舟湖上的轻松快乐心情,这样才能将情感融合到歌声中。

三、拓展中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

音乐作品的艺术效果由声音的长短、快慢、节奏等决定的,有时候,音乐表达有稍微的差别就能引起巨大的情感差异。可以说,同一首音乐作品,不同的表现手法,能够展示出不同的艺术特点。在合唱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展示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提升合唱表演效果,应该培养学生养成分析作品的好习惯。

首先,根据作品结构分析。不同结构、曲调的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都各有不同,演唱时的技巧處理也有差别。在合唱表演之前,应从音乐作品的结构进行分析,按照声调、节奏、语速等提前部署,采用最适合作品风格和情感的技巧手段进行演唱,以便获得更好的合唱效果。以《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为例,其“卡农”复调手法独特,二部轮唱后紧接三部轮唱,给人以群情激昂、催人奋进之感,彰显抗日力量如滔滔黄河水来势汹涌。

其次,结合伴奏音乐进行分析。在合唱过程中,伴奏音乐是十分重要的组成,不仅能够烘托气氛,还能够营造意境,进一步提升表演效果。因此,在中学的合唱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熟悉、分析合唱伴奏音乐,提前充分调动思想情感,能够利用伴奏音乐为合唱服务,为合唱表演增添艺术魅力。在《大海啊,故乡》合唱中,前奏部分伴奏音乐曲调柔和,伴随着质朴深情的歌声,表达出对大海、对母亲的热爱,对儿时美好回忆的怀念。但是,到高潮部分,伴奏音乐情感急转,从弱到强,变得音域开阔,大气磅礴,歌声也随之从质朴情深转而激昂飞扬,更突显了胸中对母亲呼之欲出的蓬勃的爱。

第三,分析作品情感起伏。规律所致,凡事物必有此起彼伏,此消彼长,歌曲合唱也是如此,多数音乐作品,通常有前奏有高潮,前奏和缓,高潮激昂,有强有弱,二者相互衬托,相互支持,为音乐作品增添了不少魅力。合唱教学过程中,要提示学生多注意合唱曲目的情感起伏及起伏衔接。例如,《歌唱祖国》中,前部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句慷慨激昂,豪迈大气,到“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国奔腾的黄河长江”等句,又转为委婉温柔,细语缠绵,到结尾处,又变得激昂奋发,从伏到起,再到伏,从温柔到慷慨,再到婉转,忽而豪情万丈,忽而蔓延万里,忽而柔与钢对比鲜明,形成一种特殊对比的美感。

总地来说,初中合唱教学对于初中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促进初中合唱教学的发展,夯实中学生的合唱技能,对于提升初中生综合素质有重要的意义。作为音乐教学工作者,在积极调动学生合唱积极性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完善、科学的专业培养,一定能够进一步促进初中合唱教学的快速发展,发挥其素质教育的功能和价值。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唱教学音乐作品文化内涵
钢琴音诗化的广西壮族民歌音乐浅析
从叛逆到妥协的音乐巨人
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浅谈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
基于能力培养的合唱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