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护理对策
2017-09-07朱晓敏姚娟黄瑾
朱晓敏 姚娟 黄瑾
【摘要】 目的 探究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护理对策。方法 36例重症监护室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采用连续性护理, 强调以患者为护理中心。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4.4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9,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89%, 高于对照组的5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1, P<0.05)。结论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征主要为悲观、失望、恐慌等, 为其采用连续性护理措施, 以患者为护理中心, 能够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心理特征;护理对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0.093
本文主要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护理对策进行探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6例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研究, 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8例。对照组男10例, 女8例, 年龄21~82岁, 平均年龄(50.08±10.65)岁。观察组男11例, 女7例, 年龄20~83岁, 平均年龄(50.15±10.9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心理特征
1. 2. 1 恐惧 重症监护室与普通病房不同, 其为患者进行监护的设备相对复杂, 在监护的过程中经常会发出声音, 其他患者发出的病痛呻吟等, 均与正常病房环境不同, 患者的身心会产生严重的不适感。并且其术后手术切口引发的疼痛, 以及引流管对其身体活动的制约, 让患者产生恐惧心理。
1. 2. 2 焦虑、抑郁 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较多的不适感, 例如手术切口疼痛、持续的静脉通道、引流管的牵制以及强迫性的治疗体位以及担心术后病情恢复情况等均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以及抑郁的情绪。
1. 2. 3 悲观 由于患者治疗花费的时间较长, 治疗导致其产生较大的痛苦, 患者会担心家庭经济负担等, 从而导致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悲观情绪。
1. 2. 4 失助感 患者在医院内接触的均是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 并且对疾病的了解不深, 重症监护室不能够让家属陪护, 患者需要与亲人隔离, 尤其是为患者建立呼吸通道导致患者语言与行为受限, 患者极易产生孤独、失助感。
1. 2. 5 过度依赖 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均为病情严重的患者, 患者在监护室中得到最为全面的护理, 在适应重症监护室的环境后, 其认为生命安全有一定的保证, 缺乏离开重症监护室的心理准备, 并且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让其从心理上依赖护理人员。
1. 2. 6 害羞感 重症监护室内为便于护理以及治疗, 患者的隐私部位容易暴露, 患者会产生强烈的害羞感, 不愿意配合治疗。
1. 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连续性护理, 并且强调患者为护理中心的护理模式为其进行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 3. 1 环境护理 可将重症监护室内的被套、枕套等换为淡蓝色, 以稳定患者的情绪, 缓解患者头痛、失眠等症状。此外, 可为患者播放舒缓轻音乐, 以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为减少噪音, 护理人员需先将暂时用不到的仪器设备关掉, 减弱电话铃声以及警报声。护理人员应该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以及关门轻等, 减少对患者产生的干扰。还可将病房内的灯光调弱, 尽可能减少对非急救区域的强光照射。
1. 3. 2 连续性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详细信息, 在患者手术清醒时, 告知其所在的位置、家人的位置、疾病的治疗效果, 以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好感[1]。护理人员需要学会从患者的面部表情以及手势等了解患者的需求, 为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2]。对于可说话的患者, 护理人员可倾听患者的心声, 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惑[3-6]。每个班次的护理人员均需要用5 min与患者进行交谈, 以减轻患者的孤独感。
1. 3. 3 人性化护理 在重症监护室中, 患者的身心均处于敏感状态, 护理人员需要学会尊重患者的隐私, 给予患者适当的生理以及心理空间, 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协助患者排便等护理中, 尽可能为患者遮挡私密部位, 以及减轻患者的害羞以及不安的情绪[7]。除此之外, 医院可将重症监护室的隔离墙换为透明的玻璃, 患者床头可安装通话系统, 以满足患者与家属沟通的需求。
1. 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 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8]。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9]。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4.4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9,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89%, 高于对照组的5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1, P<0.05)。见表2。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主要是用来救治系统功能衰竭的环境[5], 相关研究表明, 重症监护室患者有50%以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 神智清醒的患者尤为严重, 从而导致患者的健康恢复速度较慢[10-12]。传统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方法不能够对患者进行细微的照顾, 无法缓解患者产生的负面情绪。因此, 临床中需要采用有效并且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为患者进行护理[6]。endprint
本院通过本次的临床研究发现,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不良心理普遍存在, 为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本院采用连续性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帮助其降低应激的心理状态, 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本次研究表明,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4.4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9,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89%, 高于对照组的5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1, P<0.05)。患者在接受本次的护理后, 其负面情绪明显得到改善, 性格变得开朗, 治疗依从性有明显的提升, 健康恢复速度明显加快, 从而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13, 14]。
综上所述,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征主要为悲观、失望、恐慌等, 为其采用连续性护理, 以患者为护理中心, 能够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 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路燕京. 成批烧伤患者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早期救护及心理护理策略探讨.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5, 10(3):75-76.
[2] 候银华. 烧伤重症监护室患者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分析及护理对策.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 23(2):79-80.
[3] 何細飞, 向邱, 张子云, 等. 呼吸重症监护室抑郁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学杂志, 2016, 31(17):83-84.
[4] 高健. 心外科术后合并重症监护室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30(S1):178-179.
[5] 刘爱香.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与中药及护理预防研究. 环球中医药, 2015, 8(S2):125.
[6] 王文琴, 闫萍, 廖云. 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护理技术安全措施的探讨. 重庆医学, 2015, 44(16):2298-2300.
[7] 董星妤. 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对策. 中国医药导刊, 2015, 17(9):959.
[8] 朱英, 夏霞.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河北医学, 2015, 21(11):1885-1887.
[9] 刘瑞云, 李晓燕.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46):304-305.
[10] 许雅峰.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4):208-209.
[11] 邱晓春. 浅谈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 中外医学研究, 2015(25):95-96.
[12] 覃海莲.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对策分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6):183-184.
[13] 秦渤. 患者在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分析.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3):432.
[14] 徐静, 胡明冬, 黄茜, 等. 呼吸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17):187-188.
[收稿日期:2017-03-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