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重症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7-09-07吕秀艳高春霞王福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0期
关键词:危重症心理护理临床效果

吕秀艳 高春霞 王福娟

【摘要】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应用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危重症患者, 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41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法, 试验组选择心理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 试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5.34±1.35)d、排气时间为(1.38±0.46)d、下床时间为(1.25±0.26)d, 均分别短于对照组的(7.21±1.24)、(2.58±1.53)、(2.89±1.7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在危重症患者中具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 可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危重症;心理护理;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0.092

危急重症患者主要指患者的病情危重, 变化迅速, 发病急骤, 可导致患者出现紧张与焦虑等负面情绪, 从而导致失去了患者及其家属控制病情的能力。在临床中, 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是一种高风险护理, 由此需要医院不断的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从而保证急诊抢救工作可以顺利实施[1-3]。本研究中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探究心理护理应用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患者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41例。试验组中女16例, 男25例, 年龄20~45岁, 平均年龄(33.2±4.0)岁;病程2个月~

5年, 平均病程(2.2±1.1)年。对照组中女19例, 男22例, 年龄21~43岁, 平均年龄(32.8±3.4)岁;病程3个月~5年, 平均病程(2.4±1.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试验组选择心理护理方法, 具体干预方法如下:①心理支持。通过各种心理疗法在精神上对患者进行不同程度与形式的心理支持。护理人员通过所学习的科学心理疗法给予患者心理护理, 从而有效的消除患者负面的情绪, 并确保患者可以积极的接受治疗。②稳定情绪。转变以往单纯的语言安慰, 在实际行动中通过娴熟精湛的护理技术给予患者可信赖感。同时结合适宜的语言安慰, 增强护患与医患之间的沟通, 确保患者可以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2]。③加强患者的认知。耐心为患者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 促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通过合理治疗后能完全恢復正常, 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从而确保患者可以积极的配合治疗。④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患者家属由于缺乏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 而表现出的过分担忧与焦虑等负面情绪往往会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加重, 从而影响病情恢复。因此, 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的向患者家属介绍实际病情, 说明配合临床治疗的关键性, 尽量稳定患者情绪, 确保患者及其家属可以通过乐观的情绪影响患者, 对临床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下床时间临床指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 试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5.34±1.35)d、排气时间为(1.38±0.46)d、下床时间为(1.25±0.26)d, 均分别短于对照组的(7.21±1.24)、(2.58±1.53)、(2.89±1.7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临床护理学的不断发展, 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心理护理对危重症患者具有的关键意义。危急重症患者主要指的是患者的病情危重, 迅速变化, 发病急骤, 可导致患者出现紧张与焦虑等负面情绪, 从而导致失去了患者及其家属控制病情的能力[4-7]。由于危重症患者有可能面临着巨大伤残或者生命威胁, 导致身体一直处在高度应激状态, 且遭受着较大的心理创伤。在临床中, 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是一种高风险护理, 由此需要医院不断的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从而保证急诊抢救工作可以顺利实施。以往临床中片面的认为只要通过精湛的医疗技术则可以确保患者身体创伤得以恢复, 而忽视了心理护理的效果[3, 8-10]。其中, 心理护理应用在危重症患者中可明显改善患者负面心理情绪, 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提高免疫力。相关研究证实, 心理护理应用在危重症患者中具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 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 减轻患者焦虑症状, 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试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均分别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心理护理应用在危重症患者中具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 可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国琴, 冯国和, 王一芬, 等. 急诊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 17(6):132-133.

[2] 徐周会. 急危重症患者心理护理.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 2009:36-38.

[3] 徐婷婷.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18):2825-2827.

[4] 刘爱香. 重症监护患者心理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4): 354.

[5] 周秋玲, 肖春连, 钟定. 重症监护患者心理护理. 现代医院, 2007, 7(3):96-97.

[6] 尹灿丽. 急重症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26):6301-6302.

[7] 张义华. 急危重症病人心理护理.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 22(4):19.

[8] 曹新红. 重症监护患者心理护理.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2):291.

[9] 管云艳, 李丽匀, 苏志华. 急重症患者心理护理应用探讨.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 23(7):3697-3698.

[10] 唱荣艳, 王昕欣, 周花. 急危重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体会.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11):2597-2598.

[收稿日期:2017-03-23]endprint

猜你喜欢

危重症心理护理临床效果
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危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全程护理在112例ICU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