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麦知地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治疗效果评价

2017-09-07薛薇王鲲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0期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效果

薛薇 王鲲

【摘要】 目的 分析参麦知地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治疗效果。方法 160例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80例。观察组给予参麦知地汤加减治疗,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5%,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A(IgA)明显下降, 且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知地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可有效改善尿潜血, 是作用安全有效的中药处方。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参麦知地汤;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0.064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病变[1], 该病的特点为病情进展缓慢、病情程度因人而异且持续时间长, 每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有差异, 常见的症状有蛋白尿、水肿、食欲下降、全身乏力和肾功能下降等[2]。慢性肾小球肾炎多由免疫复合物疾病所产生的复合物质沉积于肾小球引起的炎性反应。传统中医将该病归于“虚、热、瘀”范畴, 证型特点为本虚标实, 参麦知地汤则以补虚、清热、祛瘀为原则进行治疗, 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本文则探讨参麦知地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8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52∶28, 年龄46~72岁, 平均年龄(58.3±4.2)岁, 病程1~4年, 平均病程(2.3±0.2)年, 合并高血压13例;观察组例男女比例为50∶30, 年龄52~73岁, 平均年龄(59.0±3.9)岁, 病程1~6年, 平均病程(2.5±0.3)年, 合并高血压1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肾脏病学》中慢性肾病相关诊断标准[3]的患者, 即尿液检测显示每高倍视野下尿红细胞数在3个以上, 肉眼可观察到血尿现象;血尿显微镜观察其红细胞畸形比例>70%;符合《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慢性肾小球肾炎辨证标准的患者, 肾脏功能正常患者, 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的患者。排除标准:先天性肾脏疾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其他肾小球疾病患者, 肝脏、肺脏等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等。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方案:①控制食盐摄入量:即肢体水肿或血压偏高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3 g;②控制饮水量:每天饮水量依据患者尿量适当调整;③抑制血尿加重治疗:避免患者进行剧烈运动, 对于伴有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积极抗感染治疗;④降压治疗:合并高血压者使用α-受体阻滞剂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物。同时该组患者采用肾炎灵胶囊(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治疗, 6粒/次, 3次/d, 30 d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

1. 3. 2 观察组 采用参麦知地汤治疗, 组方:元参30 g, 麦冬、生地各20 g, 小蓟、车前草各15 g, 知柏、栀子、石苇、萹蓄各10 g, 蒲黄6 g, 加水1000 ml水煎至400 ml分早晚餐后服下, 治疗周期同对照组。

1. 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和IgA水平变化情况。

1. 5 疗效判定标准[4]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肾炎临床指导原则》拟定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尿常规检查显示无血尿、尿沉渣内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计数恢复正常范围, 患者的水肿等临床症状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尿常规检查显示每个高倍视野内红细胞数量较治疗前减少数量≥3个, 或检测结果为“++”, 沉渣内红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最少下降40%;有效:临床症状稍有改善, 血常规检查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量较治疗前减少1~3个, 或检测结果为“+”;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剧, 尿检指标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5%,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和IgA水平变化 经治疗后, 两组患者IgA和沉渣红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尿血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最主要的症状表现之一, 程度较轻者可经镜下观察到血尿、程度稍重者可出现肉眼血尿, 导致血尿的原因是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剧增, 促使尿液颜色发生变化[5]。肝火难泻便会产生尿血现象,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肝肾阴虚为本, 热瘀为标, 因此中医治疗的原则即清热、祛瘀、补虚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6-8]。

参麦知地汤组方中以元参和麦冬作为君药, 元参性寒味咸, 具有清热凉血、滋阴泻火、软坚散结的功效, 本方中该味药剂量较重提升泻火、滋补肝肾阴虚的作用;麦冬性凉味甘而苦, 具有滋阴生津、清心去烦的功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口干舌燥、眼睛干涩等症状, 两种药物共同为君主要起到滋阴泻火、补肝肾效果。生地是清热、润燥、生津、凉血的良药多与元参、麦冬配伍滋阴泻火;小蓟归于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作用, 车前草具有明目、利水、清热的作用能够改善水肿、虚火旺盛的症状;知柏降火滋阴, 栀子清热利湿、解毒凉血, 萹蓄除热祛湿, 石苇利水消肿, 均多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热淋之证, 再配合蒲黄止血润涩、活血化瘀, 诸药合用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9]。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5%,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 两组患者IgA和沉渣紅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中采用参麦知地汤治疗, 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陆萍. 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57例临床观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 29(11):36-37.

[2] 杨智. 加味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炎气阴两虚证30例临床观察. 陕西中医学院, 2013.

[3] 张庆霞, 杨平.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50例疗效观察. 浙江中医杂志, 2015, 50(5):352.

[4] 刘俊华, 王洪斌, 刘文宏. 中药联合艾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02例疗效观察.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18(4): 311-314.

[5] 杨红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 中医学报, 2014, 29(2):816-817.

[6] 曹自利. 止血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研究.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2.

[7] 刘奇峰. 清肾止血汤对慢性肾炎血尿(下焦湿热型)的临床研究.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3.

[8] 高万强, 海波波. 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3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 27(12):121-122.

[9] 卜慧. 益气护肾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临床疗效观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收稿日期:2017-03-30]endprint

猜你喜欢

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效果
血尿:断断续续要当心
灵动耳环
细胞粘附分子CD44在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表达水平
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探讨
氯沙坦钾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尿酸的影响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伪装效果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
血尿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