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治疗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研究

2017-09-07潘力行李星洪王映伙陈霞玲苏秀雁莫志香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疗效

潘力行 李星洪 王映伙 陈霞玲 苏秀雁 莫志香

【摘要】 目的 探究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治疗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1例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心静脉导管组43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治疗)与常规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组患者住院1周后胸水吸收率93.0%、症状改善满意率95.3%高于常规组73.7%、52.6%, 包裹性胸腔积液发生率7.0%、并发症发生率4.7%低于常规组53.6%、18.4%, 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治疗渗出性胸膜炎, 临床效果佳, 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渗出性胸膜炎;中心静脉导管;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9.046

胸腔积液是由多因素引发胸膜腔内液体形成快或吸收过缓所致, 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表现, 当治疗不规范, 或者对渗出性胸膜炎治疗不及时, 就会造成胸膜增厚, 并进一步造成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若发展严重, 则可导致胸廓塌陷[1-3]。在本文中, 对患者采取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治疗, 并与常规穿刺法比较, 分析临床效果, 旨在探讨该疗法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渗出性胸膜炎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 入院后给予患者胸部超声、X线等检查, 胸腔积液予以B超分级, 显示液性最大暗区>5 cm, 此情况为存在大量胸腔积液, 液性最大暗区<3 cm为少量胸腔积液, 3 cm<液性最大暗区<5 cm为中量积液, 液性最大暗区<1 cm表明为少量积液。将81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心静脉导管组43例与常规组38例。

中心静脉导管组中, 男23例, 女20例;年龄16~70岁, 平均年龄35.2岁;大量胸腔积液20例, 中量18例, 少量5例。常规组中, 男22例, 女16例;年龄17~69岁, 平均年龄34.6岁;大量胸腔积液17例, 中量15例, 少量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的穿刺点均经B超定位选取, 中心静脉导管组予以常规铺设消毒巾, 麻醉方式采取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局麻), 固定皮肤后经穿刺点使用穿刺针垂直进针, 在有落空感后抽取胸水并将引导钢丝导入并拔除穿刺针, 再行扩张皮肤并取出中心静脉导管进入胸腔, 深度约为18 cm, 再将引导钢丝拔除后连接注射器并抽取胸水, 若抽取不顺利则需调整导管长度直至顺利抽取, 在穿刺固定后接引流袋, 同时控制引流速度, 一般排液的速度应<50 ml/min, 引流量<2000 ml/d, 同时注意对引流管进行冲洗, 可使用生理盐水防止管腔的阻塞, 要叮嘱患者进行深呼吸, 在胸水消失后可将引流管拔出。常规组同样予以铺设消毒巾, 麻醉方式相同, 固定皮肤后, 沿穿刺点进针, 同样落空感后抽取胸水且注意首次抽取量<600 ml, 以后抽取量≤1000 ml, 术后将穿刺针拔出, 若胸水多且无法1次抽取可隔日再予以经胸穿刺术。两组均予以抗感染治疗以及营养支持。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胸水吸收率、症状改善满意率、包裹性胸腔积液发生率及并发症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组患者住院1周后胸水吸收率93.0%、症状改善满意率95.3%高于常规组73.7%、52.6%, 包裹性胸腔积液发生率7.0%、并发症发生率4.7%低于常规组53.6%、18.4%, 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渗出性、漏出性以及肿瘤性积液是胸腔积液的三种主要类型[4-6], 而胸膜炎的治疗则主要包括解除胸痛以及促进胸腔积液的吸收, 更应最大程度上减轻积液吸收后的残留, 防止圆形肺不张、胸膜增厚以及压迫性肺不张等, 在临床治疗中, 常用穿刺法进行治疗, 可以将积液抽取并缓解心血管的压力, 同时减轻肺部的张力, 改善了患者的呼吸功能, 防止纤维蛋白沉着, 但穿刺的创伤性大, 容易出现损伤造成局部性感染, 气胸以及胸膜反应等, 影响治疗效果。

Cheseyov等[7]研究表明, 单纯的胸穿刺术对于大量的胸腔积液效果不明显, 需要再行采取闭式引流等, 其操作步骤繁琐, 创口较大, 延长了创面的愈合时间, 患者不易接受。近年, 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开始被重视以及应用, 其创伤小, 操作简捷, 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更缩短了抢救的时间, 更可以减轻治愈后的瘢痕, 适合范围广, 广大年轻患者也易于接受。

常规穿刺抽取胸水方法弊端多, 费时费力, 单次抽取液体量少, 更需反复性操作, 患者的痛苦增加, 不易接受, 且易出现感染等, 复发率高。并发症如气胸、复张后肺水肿、低血压等增加。

在本结果中, 中心静脉导管组患者住院1周后胸水吸收率93.0%、症状改善满意率95.3%高于常规组73.7%、52.6%, 包裹性胸腔积液发生率7.0%、并发症发生率4.7%低于常规组53.6%、18.4%, 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 操作方法与穿刺法相似, 但简捷易行, 优点如下:①中心静脉导管中所用引流管具有弹性, 导管软, 管壁具有张力且不容易压扁, 且不易出现阻塞[8-10]。若出现阻塞, 则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性冲洗处理减少重复插管的次数;②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突破了常规抽取量的限制;③避免了因反复抽取而造成的诸多并发症如继发感染或者气胸等;④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以及心理压力;⑤引流时间较短, 避免了胸膜粘连的发生, 减少了对肺功能的影响;⑥胸水抽取快, 住院时间短, 费用低廉且少有并发症;⑦可随时因需要向胸腔内注射药物, 能够彻底地排出炎性物质以及已经形成沉积的纤维蛋白, 防止胸膜肥厚;⑧能够随时取出无创性的新鲜标本;⑨能够明确控制每次的引流量, 因此可以大大减少因为引流过快或者单位时间内引流量过大等因素导致的不良反应等。

综上所述, 给予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疗效, 有较好临床价值, 且更为安全,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 钟南山, 谢毅, 等.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86-90.

[2] 朱琳, 冯宗欣, 王运利. 胸腔积液中联检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临床肺科杂志, 2015(1):180-181.

[3] 胡成平. 2014恶性胸腔积液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要点解读// 东北地区呼吸疾病学术会议, 2015:765-766.

[4] 童建林, 汪明雪, 唐从发, 等. 内科胸腔镜在老年胸腔积液患者68例中的应用. 重庆医学, 2015(1):47-49.

[5] 徐繼平, 周蕾, 杨卫兵. 恩度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研究进展.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5(1):89-92.

[6] 肖鑫武, 李倩, 宋勇, 等.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对肺腺癌致恶性胸腔积液封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5(8):836-839.

[7] Cheseyov D, Bibi H, Shatzherg G, et al. Shortterm course and outcome of treatments of pleural empyema in pediatric patients: repeated ultrasound-guided needle thoracocentesisvs chest tubedrainage. Chest, 2002, 12(3):836-840.

[8] 梁世廉.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36例临床分析.临床医学, 2006, 26(3):31.

[9] 陈静. 胸腔积液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30):83.

[10] 苏清炎. 612例结核性胸膜炎临床分析.中外医疗, 2015, 34(22): 57-61.

[收稿日期:2017-03-03]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心静脉导管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浅析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穿刺、心包穿刺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引流胸腔积液的效果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