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微循环对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前后的意义
2017-09-07潘艳芳
潘艳芳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上足微循环对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前后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CV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治疗、曲张静脉电凝术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这些患者手术前后的足甲襞微循环检测指标、受累静脉节段评分(VSDS)、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VCSS)、功能障碍评分(VDS)、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并进行分析指导。结果 经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患者术后的血流状态、袢周状态等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VSDS、VCSS以及VDS指标评分明显要手术之前有所下降,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以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也明显要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微循环在还咋和CVI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较大,且与临床具体症状密切相关,该项目可以作为临床治疗CVI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指标。
【关键词】足微循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手术治疗;意义
【中图分类号】R65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5..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CV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经临床病理诊断确诊,符合本次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66.7岁。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我们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治疗、曲张静脉电凝术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这些患者手术前后的足甲襞微循环检测指标、受累静脉节段评分(VSDS)、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VCSS)、功能障碍评分(VDS)、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并进行分析指导。具体的手术治疗原则为:首先进行曲张静脉标记,并做好麻醉;其次,于足踝内侧大隐静脉起始部位进行穿刺,插入导管和导丝;再者,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进行照射治疗;最后,治疗结束后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者的患侧肢体。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患者术后的血流状态、袢周状态等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VSDS、VCSS以及VDS指标评分明显要手术之前有所下降,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以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也明显要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下肢慢性静脉型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下肢浅静脉扩张或静脉曲张,长时间站立,肢体酸痛不适,下肢重度感觉明显,双腿类似愚蠢像蓝色静脉曲张,疲劳,疼痛,水肿,静脉内癌,等等,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下肢静脉曲张是下肢慢性静脉疾病,发病率为0.4%~1%,而在发达国家,流行率甚至高达总人口的20%。下肢静脉曲张不是单一的疾病,主要是由于下肢静脉系统血流量和回流阻塞引起的大隐静脉曲張静脉曲张和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有很多后遗症, 这些原因或由下肢静脉曲张发生引起的发病。目前国际上的研究已经充分证实了其在微循环观察中的应用。本次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各类足微循环检测指标在治疗其前后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这就表明这些指标具有特异性,可以作为临床检测的重要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足微循环在还咋和CVI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较大,且与临床具体症状密切相关,该项目可以作为临床治疗CVI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 余福财,乔正荣,龚建平,等.静脉腔内射频与传统手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29):88-90.
[2] 罗定远,黎洪浩,王培顺,等.腔镜交通静脉结扎治疗原发性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中长期疗效观察[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9):29-32.
[3] 代雪娜,周 涛.原发性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术后远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274-281.
[4] 代雪娜,周 涛.腘静脉瓣膜病变在原发性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中的意义[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6):716-717
[5] 王深明,张赟建.重视下肢原发性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J].中华普通外杂志,2014,29(4):241-243.
[6] 张美荣,王宏亮.彩色多普勒检查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几种方法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0):1304-1306.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