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观察
2017-09-07徐爱云梁艳梅梁凤好
徐爱云 梁艳梅 梁凤好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与护理价值。方法 60例明确诊断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 每日或隔日对患者实施腰椎穿刺做脑脊液置换。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 实施腰穿置管持续腰大池引流术。两组患者均实施对应的护理。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持续头痛时间、血性脑脊液消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 并对照两组治疗、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持续头痛时间为(8.3±2.6)h, 血性脑脊液消散时间为(24±5)h, 住院时间为(7.0±0.5)d, 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3.9±6.7)h、(48±13)h、(17.0±0.5)d,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仅发生并发症1例(3.3%), 对照组发生并发症6例(20.0%),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体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腰大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同时给予对应的护理措施, 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 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 同时能够提高医疗护理人员的整体满意度, 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腰大池引流;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0.021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外伤导致的脑底部、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损后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1], 该病会对脑脊液的正常循环过程造成破坏, 导致患者颅内压过高, 出血栓塞脑室系统, 破坏患者的深部脑组织。而积血也会引发继发性的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出现, 提高了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几率[2]。所以, 只有快速将患者脑脊液的正常循环过程进行恢复, 才能继续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情况下,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在进行常规用药基础上, 反复进行腰穿行脑脊液置换术, 这种技术使患者承担巨大的痛苦。要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使治疗手段更加便利[3-5]。本院开始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置换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 患者及家属也都较为满意, 在本院神经外科持续开展。本文主要对本院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与以往常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 并实施相对应护理, 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2015年5月~2016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男18例, 女12例, 年龄17~72岁, 平均年龄(49.8±7.4)岁。观察组男19例, 女11例, 年龄18~73岁, 平均年龄(50.6±7.5)歲。入选标准:患者均有明显的头部外伤史, 符合医疗诊断标准;患者颅脑CT显示患者脑部多处积血。排除标准:患有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或精神病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用药,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腰穿术: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每日或隔日进行腰穿术释放脑脊液, 同时观察患者的脑脊液颜色, 记录脑脊液的质与量, 并定期对脑脊液进行相关性及生化检查。观察组在采取常规用药基础上, 采用腰穿置管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要求患者侧卧于床上, 背部向外、头部向前胸部屈曲, 两手要抱膝紧贴腹部, 使躯干呈弓状。对患者实施持续腰椎引流, 进行腰椎穿刺, 接一次性引流袋, 并通过调节引流袋的高度, 引流袋的入口要高于外耳道10~20 cm, 能够将脑脊液缓慢且均匀的经腰大池引流出来, 引流滴数10 ml/h为宜, 引流量<240 ml/d。控制脑压在100~130 mm H2O(1 mm H2O=
0.0098 kPa)。保持引流管通畅, 持续引流7~10 d。
1. 2. 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①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表征, 而且能够准确的区分出颅内高压性头痛与颅内低压性头痛[6]。根据相应的症状, 给予患者不同的护理措施, 降低引流速度, 缓解患者头痛。②对患者脑脊液的色、质、量进行密切的观察和记录。正常的脑脊液是透明无色的, 其分泌与吸收能够达成平衡的状态。因此对患者引流时脑脊液的颜色会逐步变淡, 量逐步减少。而且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往往意识模糊、精神状态不佳, 容易发生引流管滑脱, 因此对引流管必须要加固稳定。③引流过程中可能出现因颅内压突然增高导致引流过度的情况[7], 患者要尽量减少咳嗽几率, 避免便秘, 饮食清淡。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引流管护理等相关知识的教育, 在保持引流管流速的情况下, 保持畅通, 并给予适当约束, 增加巡视时间。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的持续头痛时间、血性脑脊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对治疗与护理的整体满意度进行评价。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评估, 根据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良好及一般, 整体满意度=(非常满意+良好)/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相关症状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持续头痛时间为(8.3±2.6)h, 血性脑脊液消散时间为(24±5)h, 住院时间为(7.0±0.5)d, 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3.9±6.7)h、(48±13)h、(17.0±0.5)d,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仅发生并发症1例(3.3%), 对照组发生并发症6例(20.0%),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整体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护理非常满意28例, 良好1例, 一般1例, 整体满意度为96.7%, 对照组患者治疗护理非常满意17例, 良好4例, 一般9例, 整体满意度为70.0%, 观察组整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是通过腰穿将脑脊液经腰大池引出体外的一种治疗方式[3], 这种治疗方式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创伤小、脑脊液引流速度可调、引流量大、可检测调控颅内压、引流时间长、持续释放血性脑脊液等优点, 通过脑脊液持续引流, 可减少患者颅内高压症状, 如头痛、恶心呕吐, 理论上由于持续引流, 减少红细胞在脑脊液内破毁代谢后所产生的含铁血黄素或胆红质结晶, 可以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因为降低了脑脊液里的蛋白, 可以减少对脑脊液循环、吸收的影像, 减少脑积水的发生[8-10]。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持续头痛时间为(8.3±2.6)h, 血性脑脊液消散时间为(24±5)h, 住院时间为(7.0±0.5)d, 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3.9±6.7)h、(48±13)h、(17.0±0.5)d,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仅发生并发症1例(3.3%), 对照组发生并发症6例(20.0%),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体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腰大池持续引流术结合良好的护理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将蛛网膜下腔的血性脑脊液排出体外, 并且在缓解患者脑水肿的情况下, 使患者的头痛情况快速得到缓解, 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极大程度降低患者反復进行腰穿的痛苦, 减少住院时间, 提高医疗护理的满意程度, 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梁宇迪. 早期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9):83-84.
[2] 黎淑君, 黎冰, 孔令校.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应用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中国医药指南, 2014(16):
349-350.
[3] 邵军, 胡华, 祝向东, 等.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腰大池引流减少脑积水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43(1):71-76.
[4] 贾云飞, 张玉杰, 郭辉, 等. 早期腰大池引流联合激素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1):63-65.
[5] 李树国. 腰大池持续引流术与腰穿释放脑脊液术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9):
87-88.
[6] 刘丽贞, 郑南岚, 郑盼秋, 等.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4):22-23.
[7] 杨静.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的护理.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 43(2):154.
[8] 安如俊, 黄辉, 段丽萍, 等. 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治疗3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9):789-790.
[9] 金丹, 王雪涛, 李云辉, 等. 早期腰大池脑脊液外引流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观察. 海南医学, 2010, 21(14):57-59.
[10] 唐国庆. 腰大池引流治疗4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7):82-84.
[收稿日期:201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