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肌钙蛋白I(cTnI)联合诊断ACS的价值
2017-09-07杨阿宁魏生国朱代明
杨阿宁+魏生国+朱代明
【摘要】目的 研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治的过程中,应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肌钙蛋白Ⅰ(cTnI)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胸痛中心和急诊科住院的3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與肌钙蛋白Ⅰ(cTnI)临床检测,对其检查水平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6 h内完成对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肌钙蛋白Ⅰ的首次检测,按照患者情况不同,将其分为NSTE ACS患者和NCCP患者,其组间比较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对患者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单纯检测的阳性率相对较低,而联合两项检测的结果则能够明显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诊断敏感性,其中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3.0%。结论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肌钙蛋白Ⅰ(cTnI)联合诊断ACS临床应用研究发现,其相比单纯的检测而言,能够提高检测的阳性率,同时对于检测准确性、诊断敏感度性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Ⅰ(cTnI);联合诊断;ACS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4..04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ardiac 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H-FABP) and troponin I (cTnI)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Methods Forty-three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CS) who underwent chest pain center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3 to October 2016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H-FABP) and troponin I (CTnI) clinical testing, the level of its statistics and analysis.Results The first test of 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and troponin I was completed within 6 hours.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NSTE ACS patients and NCCP patients.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results of the patient test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rate of detection alone was relatively low, and the results of the two tests were able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diagnostic sensitivity of the test.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combined test was 93.0%.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H-FABP) and troponin I (cTnI) in the diagnosis of ACS has found that it can improve the positive rate of detection compared with simple detection,and for the detection accuracy,Diagnostic sensitivity of the increase has important value, worthy of clinical reference.
【Key words】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H-FABP);troponin I (cTnI);combined diagnosis;ACS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属于一组临床综合症状,其主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等;该病症状的发生主要为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出现破裂等因素导致其心脏出现急性缺血,缺血发生后致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症状。而不同症状发生对于患者的危害不同,部分患者如果早期没有及时诊断,其病症的发展极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时早期诊断和早期规范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对于ACS用于检验和诊断的方法较多,本次我们着重针对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钙蛋白Ⅰ(cTnI)的联合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本次研究的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300例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钙蛋白Ⅰ(cTnI)的检测,本次纳入研究范围的300例受检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到2016年10月间在胸痛中心和急诊科收治的患者;此次研究中纳入患者中不包括合并意识障碍患者和精神疾病患者,防止其对本次研究的顺利进行产生影响,同时将哺乳或妊娠期的女性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疾病的患者,以及肝肾等器官疾病患者剔除,目的均为保证本次研究的客观性。300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52.5岁,最大年龄为72.5岁,患者的年龄平均值为65.35±2.31岁,其中140例女性患者,160例男性患者,患者均因为胸痛、胸闷不适等症状来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 ACS)、非心源性胸痛(NCCP)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等患者的诊断分级参照2012年发表的NSTE-ACS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标准[1]。
1.2 方法
针对入选患者均进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钙蛋白Ⅰ(cTnI)的检测,首先指导患者保持空腹状态,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后方可进食或进水,防止对血液成分产生影响,而患者如果在检验前处于相关药物的服用期间,可根据患者情况指导其暂停药物的服用或详细记录患者情况,防止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临床的客观判断。血液样本采集为抽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液4ml,保存于无菌普通真空试管内,即刻送往实验室,一般需要对样本静置37℃水浴孵育半小时以上,离心力为3500r/分钟离心15min以上,提取其样本血清放置于-80℃冰箱备用或及时检测[2]。冰冻样本在分析前复溶并且充分混匀。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H-FABP及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cTnI,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进行检测,根据相应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分别对每位患者进行3次检验,即在患者胸痛等症状明显发作后6 h之内进行首次血液采集和检测,此后间隔6 h左右检查一次,并将患者的相关检验数据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包括患者病情类型不同,其相关指标的水平表达,统计其数据后计算出相应平均值并进行比较;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钙蛋白Ⅰ(cTnI)单个指标检测的阳性率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进行数据统计并比较其阳性率;此外针对患者不同时间点检测的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钙蛋白Ⅰ(cTnI)情况进行统计;组间所有数据均进行比对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钙蛋白Ⅰ(cTnI)检测结果
在6 h内完成对患者H-FABP和cTnI的首次检测,其中按照患者情况不同,将其分为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 ACS)患者和非心源性胸痛(NCCP)患者,其组间比较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见表1。
2.2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钙蛋白Ⅰ(cTnI)联合检测对于ACS的预测价值
针对患者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单纯检测的阳性率相对较低,而联合两项检测的结果则能够明显提高其检测的准确性,组间比较详细情况见下表2。
2.3 不同ACS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比较
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 ACS)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可见,其中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患者和NO MACE患者,其H-FABP和cTnI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3。
2.4 不同时间点患者的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比较
本次研究分别对患者进行了3次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肌钙蛋白Ⅰ水平检测,3次检测均获得不同数据,组间比较存在一定差异,其详细情况见下表4。
3 讨 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属于心血管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病情发生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功能下降甚至衰竭等情况,进而导致患者最终死亡。急性冠脉综合征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虽然能够在明确患者病情后进行相应的治疗,但仍然很难降低其病死率,这不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因此在患者病情早期及時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诊断,继而在明确患者病情后及时治疗,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和整体治疗效果的提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目前临床针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检测和诊断的方法较多,但是多数检测方法对于患者的阳性预测值并不高,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而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常规的检测方法很难满足临床的需求;同时随着患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其较高的期望值下,常规方法也就很难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基于相关检测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肌钙蛋白Ⅰ(cTnI)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在6小时内完成对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肌钙蛋白Ⅰ的首次检测,其中按照患者情况不同,分为NSTE ACS患者和NCCP患者,组间比较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这说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肌钙蛋白Ⅰ(cTnI)对于ACS(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情能够进行一定的区分,对于临床的价值则表现在,能够通过对患者分析而明确病情类型,从而对症治疗,提高治疗的靶点性,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本研究针对患者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单纯检测的阳性率相对较低,而联合两项检测的结果则能够明显提高其检测的准确性和诊断敏感性,其中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3.33%,这说明单纯的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肌钙蛋白Ⅰ(cTnI)检测均能够对患者病情做出一定预测,但是单一的检测类型虽然能够进行判断,其预测的准确性会受到一定限制,可能原因为患者之间存在的个体化差异等因素,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肌钙蛋白Ⅰ(cTnI)联合检测则能够提高患者检测的准确性,提高诊断敏感性,因此更加值得临床借鉴和关注[4-5]。本次研究分别对患者进行了3次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肌钙蛋白Ⅰ水平检测,3次检测均获得不同数据,组间比较存在一定差异,其可能因素为患者病情发生后,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此后机体内的相关水平才逐渐出现提升,但短时间内提升不明显,随着症状的进一步发展其相关水平明显提升,此时即出现不同时间段检测而出现的差异[6-7];而与此同时H-FABP在病发后能够快速释放到患者的血液中,但是其分子质量较小,随着患者的肾脏代谢可能会排出体外,因此在患者血液中的存在时间较短,针对患者进行单项H-FABP检测,可能会和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肌钙蛋白Ⅰ(cTnI)联合检测,则对于患者病情预测有更加显
著的价值[8-9]。
综上所述,应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肌钙蛋白Ⅰ(cTnI)联合诊断ACS研究发现,相比单纯的检测而言,能够提高检测的阳性率,同时对于检测准确性和诊断敏感性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更加值得临床借鉴,意义在于通过联合检测提高诊断率,便于临床及时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5):353-367.
[2] 皮红泉,李德华,卢盛祥,等.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二聚体及高敏肌钙蛋白T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8(3):182-183.
[3] 邓国坚.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Ⅰ联合检测用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HF)的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2):4850-4851.
[4] 贾旭荣,魏向龙.IMA、DNase Ⅰ、H-FAB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J].山东医药,2013,53(37):49-50.
[5] Sonsoles Garcia-Valdecasas,Maria J.Ruiz-Alvarez,Jaime Garcia De Tena.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in the early hour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cta Cardiologica .2011
[6] 魏继红,杨小巍,柏金秀,等.H-FABP及cTnI联合检测在诊断新生儿低血糖后心肌损害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5,44(31):4358-4361.
[7] Ryoji Taniguchi,Yukihito Sato,Yukiko Nishio,Takeshi Kimura,Toru Kita.Measurements of baseline and follow-up concentrations of cardiac troponin-T 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from various etiologies[J].Heart and Vessels.2006(6).
[8] 金煥治.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5):69-70.
[9] Yeongsic Kim,Hyunjung Kim,Soo-Young Kim.Automated 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Assay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2010.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