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外科患者昏迷期人性化护理干预体会

2017-09-07纪慧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干预脑外科

纪慧

【摘要】目的 探讨脑外科患者昏迷期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脑外科收治的昏迷期患者74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数字表发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组均为37例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昏迷指数评分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与干预组住院时、第5天时Glasgow评分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10天比较,干预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外科患者昏迷期,對改善患者昏迷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和大力推广。

【关键词】昏迷期;脑外科;人性化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4..02

脑外科收治的患者具有病情危重、进展速度快等特点,多数患者伴随一定程度的昏迷症状,正因为昏迷时间长、病情变化快、危险因素较多等影响,脑外科昏迷期患者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性化护理干预是现代护理理念不断更新完善后提出的新型护理方法,其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通过为患者提供全心全意的优质服务,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1]。本文选取我院脑外科收治的昏迷期患者74例进行分组研究,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脑外科收治的昏迷期患者74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数字表发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组均为37例患。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患者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52.5±5.1)岁。其中脑外伤16例,脑血管病21例。干预组男18例,女19例,患者年龄44~84岁,平均年龄(53.6±5.0)岁。其中脑外伤15例,脑血管病22例。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与医师保持密切配合,尽早作出诊断并给予扩容、补液、吸氧等治疗,进行各项操作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对患者生命体征、医师、瞳孔等变化进行严密监测,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呼吸道保持畅通;做好留置尿管、胃管固定监护工作,及时处置异常情况,做好导管周围皮肤护理干预;强化口腔护理,间隔2~3 h翻身1次,防止出现压疮,严格按照医师建议进行鼻饲,保持营养均衡,满足患者病情需求。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①改善监护质量,促使体征护理向标准化、程序化发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计体征表,随机和定时监护,记录其意识、瞳孔等体征变化;②强化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安静的病房环境,定时进行开窗通风,调节好病房湿度和温度;③对生活护理给予高度重视,按照标准要求为患者进行抚触、按摩等,监护好体温变化,发现体温过高的情况进行处理;④落实各项护理操作时保持轻柔缓慢的动作,禁止大力、粗暴的对待患者,执行护理项目时要细致周到和轻拿轻放;为患者翻身时要与其他护士做好配合,首先对导管进行处理,然后再缓慢翻身,肢体应避免强直或扭曲;⑤给予患者语言支持和鼓励,虽然昏迷患者意识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但听觉未受损伤,敏感性较强,护理人员进行更换导管等护理操作时,需要事先在患者耳边轻声告知和解释,然后才允许操作;间隔10 min与患者进行1次耳边交谈,发现其意识和瞳孔有一定的改善后,可将语言护理增加一些新内容,与患者家属要保持良好的交流配合。

1.3 观察指标

采用Glasgow昏迷评分对患者住院时、入院第5天、第10天的昏迷指数进行评定,判断其昏迷程度改善情况;观察其有无反复昏迷、角膜炎、褥疮等并发症出现。

1.4 统计学评析

全部相关数据均录入至SPSS 21.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昏迷指数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各自以(x±s)、(%)进行描述,对比分别行t检验与x2检验,P<0.05证明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Glasgow昏迷指数的差异

干预组入院时、入院第5天时Glasgow昏迷评分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第10天时,干预组Glasgow昏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的差异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4%,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组间进行统计比较,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所示。

3 讨 论

脑外科昏迷患者多为脑血管疾病、脑外伤导致的,其除了表现出一般昏迷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外,还存在自己的特点。多数患者手术后头部都存在较大的切口,各种引流袋、引流条较多,病情复杂、危重且变化速度快。脑外科昏迷患者对临床护理提出了一系列高要求,而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部分护士因为对昏迷患者的主观感受、合理需求等并不重视,认为昏迷患者意识障碍的同时躯体获取舒适感的本能也会随之丧失,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2-3]。人性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各项护理业务熟悉掌握,及时发现其病情变化,并快速向值班医生汇报,以免疏忽或大意导致不可逆的严重后果。通过给予患者全方位的照顾和护理,以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人性化护理真正体现了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在常规对症护理基础上,通过改善环境,强化皮肤、语言等方面的护理内容,注重细节方面的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满足患者生理、心理合理需求,改善预后和生存质量[4-5]。此外,对脑外科昏迷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还能维持病情稳定,对相关并发症进行抑制,加快意识和身体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6]。

本次研究发现,入院时、入院5天时两组Glasgow昏迷评分无差异外(P>0.05),干预组入院10天的Glasgow昏迷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优势明显(P<0.05)。由此证明,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外科患者昏迷期,对改善患者昏迷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展眉.脑外科患者昏迷期人性化护理干预体会[J].现代养生,2014,25(3):203.

[2] 盛桂梅.脑外科患者昏迷期人性化护理干预体会[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06(10):1076-1077.

[3] 汤九军.人性化护理在脑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6):134-135.

[4] 曹 坤,阿米娜·阿布来提.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术后昏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4,41(17):104-105.

[5] 张秋华.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0(16):2203-2205.

[6] 姜俊华.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术后昏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8(43):208,214.

本文编辑:王 琦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干预脑外科
引流固定支架在脑外科术后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综合护理对脑外科护理中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人性化护理干预联合自拟四子散热敷双肺腧穴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神外科手术超低温治疗的护理干预研究
病情观察在脑外科的重要性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的生活质量影响
脑外科重症患者气道开放后持续雾化吸入的临床研究
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宫颈糜烂患者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