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2017-09-07程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编辑易可
文/程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 编辑/易可
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文/程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 编辑/易可
孩子的内心,犹如一张洁净无暇的白纸,父母想要让这张白纸成为一幅什么样的绘画作品,自然取决于父母是不是在用心地作画。人们常常认为,孩子的内心非常的简单,只要能够满足他们的一些外在的要求就可以了,而对于孩子的想法不愿意去了解和倾听,总是以为“小孩子嘛,能有什么想法”。久而久之,自然就会让双方产生一定的隔阂、误解甚至是代沟。家长只是看到孩子身高、体重和外观的改变,其实孩子内心一样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但需要自由的空气,还要有人扶持他成长的想法,更需要有人能了解他的心声。
所以,和孩子相处,一味地端起为人父母的架子是行不通的。要想得到孩子的尊重,必须先要尊重孩子,而尊重永远是相互的。要想真正了解孩子,还必须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一般而言,把自己当成“孩子”比总把孩子当成孩子更加重要。
一、放下架子与孩子相处
1.与孩子打成一片
孩子和大人属于两代人,总会有一定的隔阂,这种隔阂来自于年龄、经历和教育等的差距。想消除这种隔阂,大人们必须学会与孩子打成一片,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一起看书,一起跑步,一起玩玩具,甚至一起看动画片。只有放低自己的身段,才能换来孩子真心的对待。
2.尊重孩子的选择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面对各种诱惑和选择时自然会有自己的想法,而他的每一次选择就是自己内心世界的一次告白。同时,大人们对于孩子每一次选择的认可程度,都表明了对孩子的态度,孩子心里在辨别大人是不是在尊重他们。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不例外,有的时候大人们可能很难接受孩子选择的事物,但是,请尊重他的选择,然后再跟孩子分析这种选择的利弊关系,这样孩子才会觉得大人是真的理解他们,而且得到尊重的孩子也同样会去尊重大人。
3.与孩子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每个大人都应该学会的方式,不能用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试想自己像孩子这么大的时候,可能做得还不如孩子棒,真正地以孩子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是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真正站在孩子角度的谈话才能让孩子信服。同样道理,让孩子当爸爸或者妈妈,通过孩子教育我们的方式,可以看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好还是不好,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尊重孩子,还有孩子希望父母怎么样对待自己等。
4.婉转地与孩子沟通
经常得到肯定的孩子会变得很自信,孩子也会因此变得更容易敞开心扉,自卑的孩子通常都不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可见,适时的赞美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不能盲目地赞美,就事论事肯定是最好的方式。遇到问题的时候,切忌不要用直接的方式去对待孩子,比如幼儿园的老师向家长告状的时候,直接问孩子的结果就是孩子什么都不说。这时候先要给孩子一个缓冲,等他平静之后再进行巧妙的沟通,通过询问别的小朋友的事情来慢慢地理清事情的原委,了解孩子自己的想法再进行教育。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本意并不是坏的,只是用了错误的方式,如果进行直接的批评,就有可能会让孩子倍感委屈。
二、关键时能打动孩子的心灵
1.孩子的道路不一定全部由父母来决定
静静, 16岁,一个犹如她的名字一样文静的花季少女,却悄无声息地离家出走了。就在大家纷纷揣测孩子失踪原因的时候,女孩的父亲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原来,父母为了让孩子考上一所好的高中,对静静的管教十分严厉,当出现摩擦和问题时也没有能够好好倾听孩子的心声。父母只想着孩子考上好的高中能给家里增光添彩,却根本没有顾及女儿的感受。直到女儿离家出走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位后悔不已的父亲站在媒体镜头前近乎哀求地说道:“女儿,你回来吧!爸爸今后再也不说你了。你看到电视后,一定要尽快给我们打个电话报平安。自从你出走后,你妈就病倒了。现在咱们的家每天都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你回来吧!回来吧……”
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不值得为人父母者深刻反省吗?生命的成长没有固定的形态,孩子不一定非要考上好的高中、大学,不一定非要考研、读博才能够创造完整的生命轨迹。每个孩子来到世间都有他自己要走的路,都有他自己的功课要完成,只有顺应规律成长才是最好的!
2.用心灵的感动让犯错的孩子进行自我纠正
很多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或者教育孩子时,经常会说“你犯了某某错”,特别是被老师叫去谈话后,父母回到家都会怒火中烧地训斥甚至打孩子,“你居然会这样,真是反了你了!”“叫你贪玩!”……作为父母,你一定是希望孩子能够从中得到领悟并激励他进步,可是你的方式却传达了错误的信息。这样的行为只能让孩子误以为你是对他个人的行为感到不满,他没有办法理解到底怎样做才会进步。
有这样一个往事,几位特别淘气的孩子在学校里经常调皮捣蛋,让老师、父母和同学头疼不已。有一次他们又一次犯了错误,由于没有被人发现就不愿意承认错误。为了让这几个孩子迷途知返、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德高望重的老校长将全校师生召集在一起,重申了校纪学风,对于这次犯错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了特别的强调,按照规定,必须用教鞭进行惩罚。看到这里,犯错的孩子更不敢当众承认错误了。这个时候,惊人的一幕发生了,只见老校长脱下自己的长衫,对台下的师生说道:“养不教父子过,教不严师之惰,今天这个学生犯了错误还不敢承认,是我这个老师的失职,我应该代他受过。”于是不顾台上老师、同事的劝阻,拿起教鞭一下下打在自己的身上。看到这一幕,台下的学生们震惊了,犯错的学生也震惊了,他们的心由惊讶到后悔再到伤心,当校长的鞭子打到第9下时,犯错的孩子终于鼓足勇气,嚎啕大哭,当场认错。从此再也不调皮捣蛋,认真读书,终于成为才学兼备的学子。
这位代人受过的老校长为现在为人父母者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标杆:即使对于犯错的孩子,也不要一棍子打死,拯救内心比拯救肉体更加重要。与孩子的沟通不是质问,更不是责骂,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是理解与宽容;一味地打骂孩子是极不科学的管教方式,只有准确地指出孩子的错误、适时表扬赞美孩子、给予孩子坚定的支持与鼓励才是正确的管教之道。作为父母,一定要从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做起,时刻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在与孩子的共同经历中获得共同的感受,在密切关注孩子心理的同时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要通过倾听孩子的心声,及时疏通孩子内在情绪的郁结,使孩子获得心灵的慰藉,让孩子的心灵能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