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背拳的传承脉络与技术演变特征研究

2017-09-07赵秋菊邓玲玲凌静园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武术

赵秋菊,邓玲玲,凌静园

(1.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110102;2.德庆县孔子中学,广东 德庆526000)

◂民族传统体育学

通背拳的传承脉络与技术演变特征研究

赵秋菊1,邓玲玲1,凌静园2

(1.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110102;2.德庆县孔子中学,广东 德庆526000)

通背拳古拳谱称“祁家门”。它历史悠久,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优秀拳种之一。通背拳流传至今,形成许多流派分支,风格发展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是中华武林的瑰宝。通背拳的文化内涵体现在以传统哲学为基础。第四代通背拳大师修剑痴提出“势、法、理”,推动了通背拳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背拳成为兼具悟道、内练、养生、怡情等传统文化特有价值取向的新武术流派。运用文献资料法、考察法等,根据通背拳历史传承脉络,将通背拳技术演变特征划分为四个阶段:“仿形模势”的“老祁和少祁”的“大开大合与以柔克刚”并存的初步形成阶段,“五行与五形”交融阶段,“势法理”成型阶段,“传统与竞技”“表演与健身”兼容的技术发展阶段。建议在未来发展中,通背拳要树立大武术观,秉承动作标准化要求,突出观赏性,不断提高健身价值。

通背拳;传承脉络;技法特点;演变特征

通背拳是京、津、冀、辽等地区广为流传的拳术之一。在两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该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全国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并在拳理拳法、功理功法、内容等方面形成了独立的体系。本研究对通背拳的源流进行追溯,对其技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为通背拳的研究提供较系统的理论依据与参考资料,使人们正确认识通背拳历史和发展过程,对通背拳的传承、保护和弘扬优秀的文化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通背拳的传承脉络与技术演变特征为研究对象,并以修剑痴先生的祁家少祁派通背拳发展创新及贡献作为重点。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武术发展及通背拳方面的文献、书籍、拳谱,参阅了传承学理论与实践的书籍,分析近百年来通背拳的发展历程。

1.2.2 实地考察法

笔者曾多次拜访祁家通背拳主要传人,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研究资料。特别是对前辈们留存下来的手记资料进行了归纳,结合对辽宁地区通背拳传承情况的考察,真实展现了辽宁通背拳传承发展的状况。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通背拳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

2.1.1 通背拳的历史渊源

据有关文献和拳谱遗存的文字记载,早在宋朝赵匡胤打关东、打关西、打韩通时,韩通使用的就是通背拳[1]。据目前一些资料记载,山西省洪洞县的洪洞通背拳源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河北省“五猴通臂拳”,在明末黄宗羲(1616—1677)《南雷集·王征南先生墓志铭》的六路歌诀中有“佑神通臂最为高”的说法,他儿子黄百家在《学箕初稿·王征南先生传》一文中,特别注释“通臂,长拳也”,说明通背拳明末已有流传。另据日本武田熙先生所著《通背拳法》一书,提到“通背门,为战国时白猿者所传,至今已有两千余年”[2]。

本研究的“祁氏通背”创始于清朝道光年间(1821—1844)。祁信立门授徒,称为“祁家门”;后祁信之子祁太昌继承父业,收徒传艺,使“通背拳”广泛流传。以祁信为代表的老派通背练法刚多柔少,如大劈山、吊带、中拳、腿法等,多显示了实用功底。以祁太昌为代表的少派通背拳练法,动作细腻,柔多刚少,如摔掌、拍掌、扑鼠、迎面掌以及腿法等,显示了柔软灵活之妙。因此,祁氏通背拳有老、少派之分[3]。

到了清末民初,此艺大为昌盛,高手辈出,通背拳之名益著于世。河北、京津一带的张策、刘月亭、刘智和辽宁的修剑痴等均是近代的通背拳名家。他们不仅继承了通背拳术,并且不断充实拳法内容,有所创新和发展,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代表人物,为通背拳的理论和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使传统武术得到空前的发展。通背拳以其特有的风格特点独树一帜,成为开展群众武术活动和武术交流表演、武术竞赛的内容之一。通背拳不仅流行于国内,而且在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香港等地区也都得以广泛传播。一些爱好者还成立了专门团体,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武术运动项目。

2.1.2 通背拳的文化内涵

2.1.2.1 传统哲学是通背拳的理论基础 中国古代哲学以《易经》的阴阳、五行等为核心内容,传统哲学思想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性、博大的系统性和鲜明的主体性。哲学思想既是对意识形态的归纳和总结,也对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深远影响,是指导祁家通背拳的理论基础。1)通背拳中的阴阳转化。中国古典朴素的哲学思想“阴阳”辩证说伴随传统武术发生、发展、定形而逐渐深刻化、系统化。《易经》中“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因此武术也从两个人的攻防体现了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拳术中一个基本的原则,即“阳来阴破,阴来阳破,始阳卒阴”;通背拳要论指出“手打一阴反一阳,阴阳不测方为神”“阴阳相济,首尾相连”“混元一体太极像,令人无处测阴阳”等均有“阴阳”矛盾之理而贯之[3],充分体现了通背拳的动静、刚柔、虚实、奇正、开合、进退、屈伸、形神等拳理。2)通背拳中的五行。天是一大周天,人是一小周天;天之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人之五行是心、肝、脾、肺、肾[5]。通背拳之五行为摔、拍、穿、劈、攒;又有五色青、白、赤、黄、黑;又有五护上、下、左、右、中;天地之间具有阴阳二气,得以化生万物,形、数、式均由五行育生而出,通背拳以五行制胜,用相生相克的道理,采天地阴阳二气化合为五行,而五行通背拳根基也是由此而生,金木水火土,心肝脾肺肾。

天、人、拳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即摔掌练肺(金)、拍掌练肝(木)、穿掌练肾(水)、劈掌练心(火)、攒掌练脾(土),见图1。

图1 通背拳五行生克关系

练习通背拳对人体面部五位、五色的作用:青色:惊积不散,欲发风侯,亦练拍掌;黄色:食积症伤,疳侯痞癖,亦练攒掌;红色:痰积壅盛,惊积不安,亦练劈掌;白色:肺气不实,滑世尘痢,亦练摔掌;黑色:脏府欲绝,是为危症,亦练穿掌(图2)。面色:青者痛,红者热,白者寒,黄者脾热,黑者肾衰。我们就是要用拳法锻炼人的五行,强壮人的精气神,达到强身健体、健康长寿的目的。

图2 通背拳五行与面部五位关系

2.1.2.2 祁家通背拳的美学文化表现 1)通背拳套路演练的象形之美。通背拳的拳理、拳论强调以猿取势、放长击远,是模仿一种动物的拳术,也可以粗略地理解通背拳为一种象形的拳术。通背拳的套路演练,流长优美,刚劲有力,最主要的还是其自身在套路演练过程中有许多动作都模仿了猿猴的动作,这给人一种极大的视觉冲击效果,从客观上加深了通背拳行拳之中的象形之美,也凸显出了通背拳的美学文化特性。2)通背拳技击中的刚劲之美。通背拳是一项技击性极强的传统拳术,在其拳理要义中,特别强调了技击格斗的作用。通背拳在其散手格斗之中,动作快如闪电,并且每个招式都迸发出一种刚猛气势。通背拳可以说是一种至刚至阳的拳种,主要体现在技击格斗之中,出拳力道足以千斤,踢腿劲力足以断石。这种在技击格斗中的刚劲之势,显示出了一种刚劲之美。传统美学文化中,对阳刚之美都有明确的表述,而通背拳在技击格斗中的招式特征,能更好地把这种刚劲之美显现出来。3)通背拳的武德戒约。武德是指习武之人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与其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武德依附于武术活动以及习武之人的意识形态之中,对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武德文化体系。每个拳种,在传授其拳术的同时,都会随之把本门派或者本拳种的武德特性传授给学习拳术的人。先师修剑痴遗嘱:“不仁不义者、不忠不孝者、好色性贪者不传,传人不善罪作于师。敏而好学者、孝弟私信者、侠肝义胆者可传。有德者得之、无德者失之。”4)通背拳与“三冀文化”。“三冀文化”是在河北区域里体现出的一种文化现象的总称,是该地域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一种文化。通背拳因起源于河北,本身就会受到河北文化的深刻影响,也就是受到了这种“三冀文化”的熏陶。从通背拳的拳理、武德思想,以及习练通背拳者的行为准则与祁家通背拳的师傅、弟子来看,他们做事习武都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对人要和睦相处,以诚相待,做事时不计小节、慷慨大方,这些正好是对“三冀文化”内涵的一个客观反映。

2.2 通背拳的传承脉络

2.2.1 历代通背拳的名家及主要传人

自一代宗师祁信开山以来,历代皆有传人[7]。第二代传人中以祁太昌、陈庆、黄九、李忠等最为出名,其中尤以祁太昌贡献最大,继承并发展了祁门技艺,人称“太师祖”。到了清末民初,通背拳发展很快,高手辈出,以北京、天津、辽宁一带最为昌盛。第三代传人全禄、崔敬、王占春、张玉春、许天河、李庆海等人皆功深艺精。

第四代传人中以刘智、刘月亭、贾文、修剑痴、许让、张策等为杰出代表人物,其中刘月亭、修剑痴两人影响最大,在继承、推广、发展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第五代传人有林道生、张圣武、修晓霞、薛仪衡、武田熙(日本)等人。第六代传人主要有王永发、穆秀杰、关铁云、单长文、常松胜(日本)、赵秋菊、韩宝轩、苑振昌等人。第七代传人有丁玉海、韩冲、张刚、马云芳、李岩、刘同辉、勾庆华、邓玲玲、李本一等人。第八代传承人有马志强、王安平、李力、杨志军、宋鹏、周佳等人。

2.2.2 辽宁地区通背拳的主要传承人

约上世纪20年代初,由河北固安县修剑痴和文安县吴振东、刘智将通背拳传入辽宁。此三人都是当时的通背拳高手,修剑痴是其中在大连授拳时间最长、传人最多的一位。修剑痴人称“燕北大侠”,以教拳为生,当时叫“祁家门”[1]。主要有老拆拳、明堂功、五掌单操,以单练为主,其演练风格属于少祁派,以柔带刚,刚柔并济,后发展创编套路。

2.3 通背拳技术的演变特征分析

2.3.1 通背拳技术的演变

第一代传承人:清道光年间,河北人祁信在固安宫村镇贾家店任护院,公开授徒,称祁家门。拳法为六合拳,明堂膀切手法(罗汉短打)及(罗汉)一百零八手,心极通背拳;手法以大开大合、大劈大挑为主;大枪法以罗家枪、杨家梨花枪及六合大枪融会而成。

第二代传承人:祁太昌采各家之长,将流散在民间的通背单手、单操、击法、练法柔化合一,继承发展了老祁派通背拳,形成了一种以柔为主、刚柔相济、以背力为法、放长击远先发制人的特殊练法的拳法,即通背拳术(称少祁派)。因练法、击法独特,变化灵活快捷,以摔、拍、穿、劈、攒五掌为主,又附会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之法,因此又称为“五行通背拳”。五行通背拳完全脱离了原通背猿形的仿形模式,采用人体科学合理的锻炼法则,力发腰背力达掌尖,全身上下、内外贯通、刚柔相济,正确运用心法、身法、气力,使之成为武林中特殊练法的拳种。祁家大枪更是威名远扬。祁太昌将心机六合拳、名堂膀切手法、心极通背拳融为大枪之法,共治为一炉,才有了真正的祁家通背拳。祁家通背拳以活法为根源,以三十六手筑基、七十二散传组成,素以单操散手为主,颇具技击性。祁家通背拳在形成、衍化、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他人技艺之所长而提高。河北固安县东旭村有单刀赵胜,与祁太昌齐名,刀法精妙绝伦。因恭慕祁家枪法,一次与祁太昌在友人家相遇,畅谈之下,互相仰慕,遂以刀法与祁家大枪互相传授。此刀法经祁太昌、祁信研究总结,融入枪拳之理,有了祁家通背刀法。至此祁家通背真正形成了枪、刀、手为一理的拳种,后经传承人不断集成、研究并发展,使祁家通背拳成为中华武术中的著名拳种之一。

第三代传承人:涿州“神拳”全禄(清朝二品带刀侍卫)、“神枪”崔敬、王占春、张玉春、栾和修、许天河、“飞腿”李庆海等人皆功深意精,少遇敌手,当时被称为通背拳几大高手[10]。崔敬技艺精湛,其枪法被称为“神枪”,其刀法被称为“断门”,其剑法被称为“劫杀”,其拳术“迷魂”。第四代传承人:修剑痴拜许天河为师,学练通背拳,是我国武坛著名的通背高手,通背三杰之一,人称“燕北大侠”,于1915年前后来到辽宁,出道沈阳,后又到大连授徒立业,以教拳为生,当时称为“祁家门”,即五行通背,被称为“辽宁通背拳的始祖”。其在拳序中说:“余自幼好奇,喜闻人谈游侠事,稍长习武,刀枪剑戟,无所不学,觉无异能,乃毅然舍之,后客琉璃河镇,受异人传授,得五行通背拳。”他酷爱剑术,并擅长实战技击,对通背拳势、法、理的系统阐发,不但使少祁派通背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而且为丰富中华武术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培养出许多武术家。

第五代传承人:薛仪衡是沈阳通背拳代表性人物之一,第三届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会委员,沈阳体育学院武术教师。早期在大连传授通背拳,后来到沈阳,著有《修剑痴通背拳》《通背拳翻子拳劈挂拳》等书籍。林道生是大连通背拳代表性人物之一,1983年武术挖掘期间,由于他捐献了四本修剑痴亲手抄写的拳谱,被国家体委授予“全国武术挖掘积极分子”荣誉称号,并颁发了“雄狮”大奖。此二人为了把修剑痴传下的通背拳继承和发扬下去,用他们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把他们所学的通背拳及器械传给了所带的弟子们,为通背拳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第六代传承人: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穆秀杰、王树章、林道生、王嘉仪等人。在1983年挖掘整理传统武术活动中,由薛仪衡、林道生供稿,沈阳体育学院武术挖掘整理组的穆秀杰、关铁云、王永发共同执笔完成了《通背拳》[1]一书。穆秀杰负责全术的编写工作,整理编制了四部分内容,包括拳理概述、通背拳基本功与基本拳法、行状拳法、套路等。该书将技术内容具体化、系统化,是理论与技术的融合,具有历史意义,并在1990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被纳入中华武术文库和中华武术大辞典。

2.3.2 通背拳技术的演变特征

2.3.2.1 “仿形模势”的初步形成阶段 在战国时代通背拳就已经出现,日本武田熙先生所著《通背拳法》一书,提到“通背门,为战国时白猿者所传,至今已有两千余年”[2]55。以猿猴外形为模仿对象,模仿猿猴的习性、狩猎、争斗和生存的方法,根据其形态而练习。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出现于明末黄宗羲(1616—1677)在《南雷集·王征南先生墓志铭》中的六路歌诀中,有“五行通臂”“祁氏通背”“白猿通臂”等。根据通背拳遗存的拳谱中文字的详细记载,出现于清代雍正年间。祁信在技法上多讲求横手,其内容如推膀子、揉膀子、猿猴倒行步等;后来祁信让儿子祁太昌向叔父祁老威重新学艺,数年后祁太昌载艺而归,采各家之长,将流散在民间的通背单手、单操、击法、练法柔化合一,继承发展了老祁派通背拳,形成了一种以柔为主、刚柔相济、以背力为法、放长击远先发制人的练法特殊的通背拳术,使“通背拳”形成并得以流传。

2.3.2.2 “五行与五形”的交融阶段 1930年修剑痴开始著书立说,在《祁家门通背拳谱》基础上首撰《通背要论》,系五行内功通背拳谱的初稿。修剑痴于1932年在湖南参加国民军,任少将武术教官。他通过反复推敲,不断完善并创立了《五行内功通背拳谱》,由《论法部》《击法部》和《研求部》组成。此拳谱所注、所载、所问、所论、所练、所解和所护皆按五行生克之理,由柔入刚得其中和之气,以理推求变化无穷纯如自然,不用拙力,不伤血气,而且动静虚实、刚柔气缓。通过应用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生克制化原理,并运用自修体悟出通背精华“摔、拍、穿、劈、攒”五种实用掌法相匹配,采天地阴阳二气化合为五行,而五行通背拳根基也是由此而生,金木水火土,心肝脾肺肾,并且修剑痴还推演出阴阳相生相克的三盘、四步和五行通背连环掌法。并以此校正了祁家门通背拳术原称:“纵劈劲属火,横击劲属金,圆活劲属水,直滚劲属木,心变劲属土”的所谓“五行劲”说法[7]。

2.3.2.3 “势法理”的成型阶段 1953年,新中国首届民族体育运动会武术表演赛观摩会召开。修剑痴先生应邀参加了会议,并把用心血创造编著完成的五行内功通背拳术“势”“法”“理”三部书稿上交国家体育委员会[7]。在通背拳传统的法根、明堂功、老拆拳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既有单操又有套路、既有站状又有行状、既有拳术又有器械的通背拳势;特别是添补了通背拳理论上的空白,融汇了儒家、道家、纵横家、阴阳五行家、兵家的思想精华,总结出了既有文化深厚底蕴的大道理,又有具体指导操练方法的通背拳理。修剑痴在通背拳“势”中提到:“势谓姿势,方法,同时也是猿、鹰、鹏等动物特征而形成的练功方法”;通背拳“法”为:“法是单个动作的练习方法,也可以说是练习中的姿势,由各种势而组成了通背拳的法”;通背拳的“理”为:“要明白道理”,专家提倡习练通背拳,既要明白其用法,还要明白其道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背拳势法欲求其精,必须要明白原理,以理推术,势是形,法是意,学习势必须得其法,习其形需要明其意。

2.3.2.4 “传统与竞技”“表演与健身”兼容的发展阶段 在1982年召开的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武术的工作和任务。为更好地落实原国家体委关于挖掘整理武术文化遗产的文件精神,辽宁省武术挖掘整理小组成立。沈阳体育学院在院领导的关怀下成立了武术挖掘整理组。在此期间,辽宁地区的通背拳传人又重操旧业,民办武术馆社相继成立,各种通背拳组织、比赛与交流活动蓬勃开展,培养了众多通背拳人才。

通背拳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向着“传统与竞技”方向发展,突出观赏性,不断挖潜自身的健身价值。在练习中要求呼吸力求气沉丹田,多用腹式呼吸,加强腹腔内脏器官的蠕动,促进体内消化和新陈代谢,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竞技”“表演与健身”兼容的发展趋势。

3 小结

通背拳从明代开始就已存在和发展,到清代雍正年间出现了比较详细的拳谱,始称“祁家门”。通背拳的文化内涵体现在以传统哲学为基础,天人拳五行合一、互为促进。通背拳不仅具有技击格斗功能,而且将传统文化融汇于拳理拳技中,将其改革成一种既能满足武术技击这一根本价值,同时又兼具悟道、内练、养生、怡情等传统文化特有价值取向的新武术流派。第四代通背拳大师修剑痴提出的“势、法、理”推动了通背拳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修大师所说“矛盾之理”即哲理,足以说明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哲学思想及文化理念是指导祁家通背拳的理论基础。根据通背拳历史发展脉络,将通背拳技术演变特征划分为四个阶段:以“仿形模势”的老祁“大开大合”和少祁“以柔克刚”并存的初步形成阶段为基础,推进了通背拳技理“五行与五形”的生克和交融,促使通背拳“势法理”成型,发展为现今“传统与竞技”“表演与健身”兼容的多样化趋势。建议通背拳在未来发展中,要树立大武术观,向科学化、标准化、观赏化、健康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1]辽宁省武术挖掘组,沈阳体育学院挖整组.通背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武田熙.通背拳法[M].北京:中国书店,1984.

[3]薛仪衡,张福生,王华峰.通背拳 翻子拳 劈挂拳[M].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1987.

[4]林伯源.中国武术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5]中国武术拳械录编纂组.中国武术拳械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6.

[6]韩宝轩.真实的通背拳源流[J].精武,2008(4):29.

[7]韩宝轩.五行内功通背拳始祖——燕北大侠修剑痴[J].精武,2007,8(4):20-22.

[8]单长文.祁家通背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26-28.

[9]康戈武.古代武术演进的文化结构研究[J].体育文史,1998(3):24-31.

[10]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11]徐泉森.祁家通背拳的传统文化解读[J].搏击·武术科学,2010(4):43-44.

[12]赵秋菊.传统武术教程[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107-112.

责任编辑:郭长寿

Historical Inheritance Trend and Techniqu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ngbei Quan

ZHAO Qiuju1,DENG Lingling1,LING Jingyuan2
(1.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2.Deqing Confucius M iddle School,Deqing 526000,Guangdong,China)

TongbeiQuan,also known as“Qijiamen”,is an outstanding boxing style among the collection of ancientmartial arts.As it evolves through its long history,TongbeiQuan has developed a variety of stylesw ith rich and colorful contents.It has become a precious gem in the world of Chinesemartial arts.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ongbei Quan is bas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The fourth generation TongbeiQuanmaster Xiujianchi proposed“posture,skill and theory”which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of the theory and technique of TongbeiQuan.This brings TongbeiQuan to a new category ofmartial ar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nique value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like enlightenment,inner practice,fostering and delight.In this article,based on literature study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historical inheritance,we recognize that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ngbei Qua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i.e.,the prelim inary stage of“mim icking the moves”,the“elder Qi and younger Qi”coexisting stage featured by aggressive style and ability to overcome the strong w ith softmethods,the fusion stage of“five elements and five forms”,the form ing stage of“posture,skilland theory”,and the technique development stage known for both“tradition and competition”and“performance and fitness”.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ongbei Quan,we suggest establishing a grand vision of martial arts,promot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moves,emphasizing on visual attraction and increasing the fitness value of Tongbei Quan.

Tongbei Quan;inheritance trend;technique characteristic;evolution characteristic

G852.17

A

1004-0560(2017)04-0128-05

2017-05-25;

2017-06-21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课题(编号:WSH2011C008)。

赵秋菊(1963—),女,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武术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武术的社会意义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改革开放40年明清武术史研究
武术仪式的发展演变与认同构建
武术研究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