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主流媒体作用 助力城市文明建设
2017-09-06韩明会
韩明会
摘要: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电视,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加大传播力度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伊犁电视台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广电主流媒体优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城市文明建设,近年来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主流媒体;文明建设;弘扬文化
一、广电媒体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城市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为主流媒体,广电一直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普及文化、引导价值、助力文明方面始终发挥着先锋作用。清代就是伊犁九城之一。曾为伊犁将军驻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国家西部最大的沿边开放城市,也是伊犁河谷的物资交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助力城市文明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式发展的重要体现。
弘扬传统文化,进行价值引导、助力城市文明是媒体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目前,一些媒体也开办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社会口碑颇佳。比如《中国成语大会》、《中华好诗词》、《传家宝》等。但从整个媒体行业来看,特别是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无孔不入,大量娱乐化、庸俗化的节目充斥传播空间,相比之下,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显得有些单薄。需要进一步创新理念,策划传播亮点,加大传播力度。
二、伊犁电视台在弘扬传统文化、助力城市文明方面做的工作
伊犁电视台始终秉承“责任创造公信力”的办台理念,注重运用主流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和社会媒体资源,在弘扬传统文化与塑造城市精神方面寻找契合点。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伊犁电视台同伊犁州文明办共同开办《文明广角》栏目,连续三年在全疆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评中荣获优秀栏目一等奖。
节目开办几年来,栏目组的记者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对文明、公正敬业、诚信和谐、友善的大力宣传推广化之对不文明的现象,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行为进行曝光。节目对象涵盖公务员、农民、工人、教师等各类群体。目前《文明广角》的影响力已经深入到全市各行各业。有的党员干部在观看完节目后深受教育,已经身体力行在单位、在家里成为文明行为的传播者。
在大力宣传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优势,一方面,伊犁电视台利用传统节目契机,比如春节、三八、清明七九、中秋等加强主题报道、渲染浓浓的节日氛围。在每年的春节前后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展播活动。节目不但在汉语三个频道播出,同时译制成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五个頻道滚动播出。另一方面在每年三八前与市妇联、宣传部等单位联袂举办了伊犁“爱心妈妈”、“最美女企业家”评选活动。评选出来的十佳“爱心妈妈”、“最美女企业家”们不仅成为新时期孝道的引领者,好家风的示范者。这些活动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以身边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引领家风教育的方向。
另外伊犁电视台先后推出《文化村》、《好时光》、《关注·记录》等专题节目。《关注·记录》栏目组开设系列专题节目《家和万事兴》,讲述亲情故事,传播家庭美德,引导家庭这个社会最微小的细胞的健康与和谐,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大和谐。节目在伊犁电视台官方微信上进行了播出。吸引了观众的参与互动。全媒体出击,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伊犁电视台先后推出了全国最美乡村医生——阿曼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础党支部书记——李元敏,全国道德模范、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这些先进人物的成功推出,不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而且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城市文明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
三、今后工作中还需完善的几个方面
弘扬传统文化非一时之事,城市文明建设非一夕之功。利用媒体传播之力将二者巧妙融合更非轻而易举。要将这项工作做好,媒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在传播上寻找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城市文明建设的契合点
这是保证传统文化易于融入城市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其中现包括寻找内容上的契合点。也包括寻找传播方式上的契合点。从内容上来说,媒体人要加强对传统文化和世情国情的学习和理解,以便将二者融合贯通。从传播方式上来说要与时俱进,紧贴地气、了解广大受众的视听喜好和接收习惯。传统电视媒体需要用技术层面的改革来应对新媒体的崛起,传统电视媒体已经错过了互联网的班车,导致大量用户受众被互联网渠道分流。当今随着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媒体也已经越发艰难。纷纷转向移动互联网新媒体。那么传统电视媒体必须借助科技的变革,搭上移动互联网的班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微博、微信等现代化传播手段,这样才能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二)要看清传统主流媒体的问题,还要发挥好它的传统强项和优势
传统电视媒体面临的问题是,在未来数字化、网格化传播的技术潮流中,如何改变传统方式而继续占据自己的媒介市场地位,毫无疑问,未来的传统电视媒体作为高科技载体的电视,一定会融入到新的媒体技术中。未来电视的内容生产、传输和播出方式将发生巨大的转变。传统电视媒体的生产、传播与播出是在统一的结构下进行的。在生产、传输、播出逐步分离的形态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推动,其变革正在向着生产集约化、个性化、碎片化、传播一体化、播出的多平台化和互动性,收看的易得性等方面转变。通过不断创新保持栏目、频道的生命力。再就是要依托媒体资源策划,推出类似“感动中国”这样的品牌活动,按周期定时举办,形成期待效应。同时依托品牌活动的辐射作用,定期开展文化下基层等系列活动。让传播效果贯穿全举,覆盖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