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创新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执行力的实践
2017-09-06张利利
张利利
摘要:研究和探索快速发展的企业要求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执行力上的对策和突破,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作用,为科研人员营造民主的环境和崇尚创新的人文环境,使核心人才队伍总体保持着一种动态与稳定交融的态势,为开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石油精细化工新产品,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技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实践
本企业是从事化工工艺、产品开发和石油精细化工产品生产的科技型生产单位。如何增强工作的执行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创新人才队伍形成和创新活动开展的和谐环境,进一步完善科研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是一直在努力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影响思想政治工作执行力的因素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追求形式,游离实际和企业中心工作,表现在教条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追求表面上的声势,照本宣科,不注重是否收到了实效。二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传统体制与运作方式上的抗阻,在体制上仍然没有突破,思想政治工作孤军作战,“唱独角戏”,无法取得好的效果。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在评价上存在着主观臆断,主要以领导的评价为尺度,以是否出现失误为标准。
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做法
以创新为手段,以“三贴近”为坐标,不断加强和改进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工作有效性。
(一)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
企业的各项工作能否搞好,关键看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做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依靠行政手段,不是依仗手中权力压服,而是通过讨论、说服、示范吸引的方法进行疏导,深入科研、生产工作第一线,密切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通過为他们提供知识、信息和示范引导服务等具体帮助,互相沟通交心,耐心做好思想工作。
(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性、针对性和现实性
在对科技人员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必须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性和方针政策的指导性。一要吃透上情,认真学习、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有关指示精神;二要掌握下情,把握广大科技人员的思想脉博,把握技术创新的工作动态。
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共性,准确地把握个性,工作才能更为有效。从个性入手,科学地区分不同对象的特点,注重工作的层次性,针对党员、干部、群众不同的文化素养和不同的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做到入耳入脑。
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其效力,必须着力把握社会的现实性,保持与时代的一致性,针对目前科技人员思想中存在着一些消极因素,如片面追求物质,忽视思想建设,既要求改革,又怕影响自身的利益的情况,智商高,情商低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作用,纠正消极心态,教育他们摆正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人文环境,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
首先,突破并超越功利主义的狭隘观念,重视挖掘和利用一切重要的人文因素来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健康发展。自觉地营造自主创新的人文环境,就是要使整个企业内部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推崇创新的风尚,充分借助和依靠文化和精神的力量,更好地推动创新活动的开展。面对有着较高知识层次的科技干部群体,面对当今人才竞争的激烈形势,在科研人员中倡导情感管理和团队精神,激发其创新动力。积极引导青年科技人员寻找差距,通过找差距让员工认识到必须跟上新一轮发展的步伐。
其次,营造自主创新的人文环境,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推进自主创新,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造就更多的创新型人才,需要我们更新传统的识人、用人观念,使我们的人才观念更好地适应创新实践的需要。专业技术干部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社会成员。从组织体系、人员配置、激励约束机制和管理制度等“软件”方面进行了改革,推出了“精细化工技术与产品孵化基地实施办法”。在激励约束方面,随着三个改革措施的推进和科研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将科研人员业绩考核和科研项目推进效果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在激励科研人员能动性、规范科研项目运作、加快科研进度方面起到了明显的积极效果。
最后,营造自主创新的人文环境,要遵循创新活动的规律,大力倡导一种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社会风气。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机会,采用多种形式来培养集聚人才,鼓励科技人才大胆创新。紧紧抓住“两带一挑战”党内主题活动这一实践载体,不断扩大活动的辐射面,通过“注重资源整合、注重双向培养、注重优势互补”,形成了“带建制度创新、带建形式创新、带建模式创新”,由此营造了凝聚党员、凝聚人才的良性氛围,提高工作效率,有力地促进了技术创新的开展。同时以培养学科带头人和科研生产骨干为主的“导师带徒”活动,实现了主体专业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的梯度性,促进一线骨干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优化,对青年人才的技术业务素质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成效。
三、体会和收获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技术创新中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基本稳定了一支高学历的研发队伍;二是提高了科研开发的工作效率,围绕产品和装置已申请68项中国专利,其中25项获得授权,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三是让青年人才在动态中快速成长,经过几年的辛勤培育,不仅培养一批学科带头。
参考文献:
[1]薛曙光.浅谈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及途径[M].现代企业教育,2012(10):2-2.
[2]吴勤堂,黄蓝萍编著.企业管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