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高校对口帮扶大理学院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研究
2017-09-06王园园
王园园
摘 要 本研究从教育7所直属高校对口帮扶大理学院工作的概况调查入手,开展了关于帮扶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重点落实到双方教师的工作情况,研究结果最终呈现出大理学院对口帮扶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现状,研究了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究了问题形成的原因与因素,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对口帮扶 教师队伍建设 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7.028
为“加快推进滇西边境山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共同推进计划”,加快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2013年教育部7所直属高校分别与大理学院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本研究基于对口帮扶大理学院学科学位点建设的事实,通过期刊网及知网,大量搜集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以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在文化多元化发展视野下,探寻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对口帮扶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 对口帮扶工作中教师队伍建设的调查
本研究从教育7所直屬高校对口帮扶大理学院工作的概况调查入手,从调查的目的、对象和方法三个方面设计对口帮扶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方案。
1.1 调查的目的
本研究通过开展关于对口帮扶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研究,从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及教师人员群体中获取所需的资料,包括教师队伍建设目标、队伍建设规划、队伍建设安排和具体措施等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再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把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呈现出来,从而发现当中所存在的突出性问题,探寻问题形成的原因与因素,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
1.2 调查的对象
本研究为了解双方对口帮扶工作的状况,调查双方对口帮扶教师队伍建设现状,采用了调查研究的方法来掌握帮扶工作的整体情况,并对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内容进行重点研究。当然,由于帮扶工作一项由学校进行统筹规划、各院系具体实施以及由教师作为参与主体开展的建设性工作,在开展研究时必须要以队伍建设为着眼点,以教育部7所直属高校和大理学院为具体研究对象,了解把握双方的工作现状,分析其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实质性问题。
1.3 调查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其中,涉及到的文献资料主要有三大类:国家政策文件类、计划协议类、总结报告和数据图表类。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部网站、各级政府网站、教育部7所直属高校网站和相关学校负责对口帮扶工作老师提供的内部资料。本研究主要的调查方法是访谈法,访谈对象有:校级有关负责人、院系负责人和参与帮扶工作的部分教师,分别从学校、院校和参与主体三个层面了解教育部7所直属高校对口帮扶大理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
2 大理学院对口帮扶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教育部直属高校对口帮扶大理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的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具体落实:(1)对口支教;(2)进修学习;(3)学历提升培训;(4)干部挂职培训。在过去的三年里,共有40名老师去对方院校学习进修放学,54名老师与对方学校教师存在教学、科研等业务上的往来,17名管理干部进行挂职培训学习,15名教师考取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帮扶教师队伍在学历方面有了明显性的提升,而对于第二种进修学习,所取得的成效甚微,并没有达到预想值,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进修完成后,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仍旧是传统式的,这使得教师进修学习流于形式。根据调查研究所得数据表明,我校仍旧把重点放在教师队伍显性实力的提升方面,而对于教师队伍的隐形实力,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并不重视,如此厚此薄彼的做法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3 对口帮扶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分析
如前所述,在关于对帮扶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中可以看到,教育部直属高校与大理学院在对口帮扶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仍旧存在一系列尚未解决的问题。
3.1 对口帮扶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不明确
本研究通过对教育部7所直属高校与大理学院帮扶工作总所获得的资料分析研究发现,2013年至今的协议中,并没有提及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援目标。从研究中可以看到,当前的一些院校所指定的帮扶工作协议是在双方校级层面沟通交流的基础上签订的,而在院系方面所进行的帮扶合作,则主要是为了应付学校所下达的任务,完成是以“执行任务”的形式来完成的,并没有根据院系实际来设定帮扶目标。可见,部分院校在帮扶教师队伍建设上只是停留在校级任务层面,并没有制定针对性的目标。
在调查中发现,教育部大部分直属高校与大理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帮扶目标在教师进修的人数和时间上有明确的量化指标,但是这种量化的目标并没有真正反映出教师队伍建设,它只是把目标局限到部分定向培养的教师身上,而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则是描述性的表达,流于表面,缺乏可考核性。
3.2 对口帮扶教师队伍建设的计划不完整
对口帮扶计划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元素,其具有长期发展性。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整项帮扶计划的重要项目内容,必须要做好长期性的战略性规范,使之分阶段地进行。就当前来看,双方学校尚未规划好教师队伍的长期目标,双反所做出的规划只是针对具体的建设项目进行,缺乏系统性。我们可以从协议中就可以看出当中所存在的不足: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计划所关注的重点仍旧是教师学历的提升,对于定向培训教师每年都有确定的人数安排,但对实质性提高师资队伍,计划中没有提及。
3.3 对口帮扶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不到位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教育部直属高校对进修教师所指定的学习计划缺乏全面性、针对性,对挂职教师和支教教师所安排的工作内容单一化发展。除此以外,由于学校所建立的机制体系不健全,缺乏约束机制,这使得部分帮扶教师在完成学历提升的相关学业后,未回到原学校继续服务工作,导致双发学校在物力、人力上面的损失。综上所得,教师进修措施的落实,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层次,达到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目的,但是这些项目过于形式化,并未达到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endprint
3.4 对口帮扶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实效低
在对口帮扶工作中,虽然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尤其是教师队伍整体学历水平的提高。但是,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教师进修形式大于内容、对口支教、挂职看重眼前利益等情况。
4 加强对口帮扶工作中教师队伍建设实效性的建议
对口帮扶技术的实施,为西部地区高校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契机与机遇,作为西部地区受帮扶的学校,无论是学校、院系方面,还是教师个人方面,都要对此進行一次全面、深刻的认识,高度重视此项帮扶计划,以切实提高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把教师队伍建设这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4.1 对大理学院对口帮扶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建议
虽然说对口帮扶工作是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实施、我校双方共同努力完成的,但是,这一项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我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所以整项帮扶工作都应围绕我校的实际需要开展。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点入手,提高支援工作的效率。
(1)学校要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思想意识是行动产生的必备条件,只有从思想层面进行突破,才能够脱离陈旧思想的束缚,才能更好地开展帮扶工作。学校有关负责部门和人员,必须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帮扶计划为基点,以学科建设为契机,以服务西部发展为总目标,立足学校和地区的实际情况,依托帮扶教师队伍的优势,打造一支适合学校和地区发展需求的教师队伍。当然,要想更好地发挥出教师队伍的作用,还要健全相应的项目管理制度,确保工作在实施开展过程中的实效性。
(2)学院要加强沟通积极主动。受援学校、院系还可以把帮扶教师队伍建设最迫切、最需要帮扶的需求清晰明确地提供给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对口学院,通过双方学校的沟通,把对方学校所提供的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援助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提供给教师们。为此,受援学校应加强关于对口帮扶工作的沟通,全面深入推进帮扶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增强对口帮扶工作的实效性。
(3)教师要正视差距端正态度。大理学院应从思想层面进行革新,端正对口帮扶工作的态度,正视差距,抓住契机提升能力与素质。在面对目前教育部直属高校提供的优秀资源和大好契机时,还要虚心学习和接受对方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强化自身的素质,缩小与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钟海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边境民族教育脱贫的重要基础[J].中国民族教育,2017(1):16-19.
[2] 汪俊,张建军.新疆边远地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考[J].教育评论,2016(5):127-130.
[3] 安琪.沪疆高校对口支援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4] 燕晋峰.新疆受援与支援高校联合科研现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
[5] 高亢.高等学校对口支援互动双赢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6] 解群.中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