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中现代学徒制的价值与运用

2017-09-06刘宇凌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高职

刘宇凌

摘 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要求传媒职业人员在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有突出表现,这就决定了高职传媒专业教学需要就教学方法和机制进行相应改革,以新型教学体系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学实际需求。现代学徒制是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承继了传统学徒制的优点,还能根据教学实际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的对应设计,满足高职传媒专业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本文首先对现代学徒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进行阐述,进而分析高职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中现代学徒制的价值,并具体阐述高职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中现代学徒制的运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传媒专业;实践教学;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继承了传统学徒制中师傅言传身教的教学形式,结合职业教学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的对应变革,满足现代职业教学的具体需求。对于高职传媒专业实践教学而言,除了要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还应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方法就很难兼顾理论与实践双重目标。现代学徒制应用在高职传媒专业实践教学当中,能够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满足学生实践学习的要求,大大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1 现代学徒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1 现代学徒制的概念

现代学徒制是实际工作当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从世界各国在现代学徒制的应用实际来看,多应用在职业教育领域当中,用以进行职业人才的教学培养。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其职业教育较发达,多以学徒制作为主要教学机制,不仅强调制度规范,还充分结合企业方面的优势,通过校企联合,很好地实现了复合型职业人才的培养[1]。现代学徒制在我国职业教育当中的应用还处于推广阶段,职业学校和企业的联合性仍不强。

2.2 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

从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来看,主要体现在双重双元和工学交替结合上。首先,从双重双元来看,即让学生既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同时作为企业的实践工作人员,通过职业学校的知识理论教学和企业的实践操作教学,让学生获得双重身份和双元教育;其次,从工学交替来看,即让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依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施方面进行共同合作。校企之间签署合作协议,由职业院校负责专业知识教学,企业则通过师傅带徒的形式进行岗位技能训练,让学生工学同步,交替完成。现代学徒制注重校企一体化合作,借助企业的资源和力量,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2]。

2 高职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中现代学徒制的价值

我国教育部于2014年发文指出:“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3]明确了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当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文化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的传媒类专业而言,引入现代学徒制并实践现代学徒制教育,能够充分满足我国教育部门对于职业教育的方向要求,通过现代学徒制的灵活运用,明确其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帮助,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使得传统教学方式走向工学合一和知行合一的现代化教育方向。

从高职传媒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来看,讓学生能够在掌握相应传媒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传媒实践的能力和素养,能够快速融入到传媒实践工作当中,为今后的社会岗位打好重要基础,现代学徒制则正好满足了传媒专业实践教学的相应要求。

3 高职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中现代学徒制的运用

3.1 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建立校内外联合运行平台

现代学徒制主张工学结合,通过实践和理论学习共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高职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中,应用现代学徒制就应当首先明确工学结合的核心内容,通过构建校企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搭建校园学习之外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具备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并实施培养计划。学校负责进行传媒专业知识的教学,企业负责让学生进入传媒岗位,通过实践方式掌握知识的实践运用。建立校内外联合运行平台,如打造校内外工作室为主体的平台,通过工作室的形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协助下,组建项目团队,以社会商业机构实际项目进行工学教育。每个学生需要参与到项目计划和实施当中,置身于商业传播领域环境中,能够更好地获得实践经验的增长。

3.2 建立工学交替机制,强化校企交替的制度保障

高职传统教育机制中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很大程度源于教学机制的不灵活,限制了学生在理论和实践学习中的机动性。在现代学徒制中,建立工学交替机制,将传统的教学组织管理方式转变为灵活的工学交替模式,通过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合作,专门定制职业学生的学徒管理办法[4]。在学校教学运行和质量监控体系之外,依据学生的职业岗位以及教学需求特点,进行对应的工作任务分配和岗位管理。在此基础上,应当由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完成学生的考核评价,既掌握学生在校的理论知识学习情况,又能明确学生的学徒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提升情况。

3.3 实现项目教学驱动,以行业工作项目驱动教学

实行项目教学驱动,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参与到实际的项目当中,通过行业工作项目来驱动整体教学活动。如由院校提供社会力量支持,建立校内外的多样化实际项目,包括校园新闻项目和校园风采专题项目、校园正能量专题新闻项目等[5]。在进行校内项目建设的同时,不断向校外进行宣传,实现校内外的信息联动。同时,还可结合社会资源,走进社会,制定专门的选题和项目规划,进行对应的新闻报道项目组织和实施。如可由专业教师带领,进入到大型社会运动会或者社会志愿活动等的报道当中,全面进行活动报道,通过有效分工让每个学生参与到项目实施中。各个学生各司其职,发挥自身的理论所学,真正得到传媒行业的锻炼。

3.4 实行双导师教学制,行业导师与校内教师结合

实行双导师教学制,在校园内的教师外,配合合作企业的有丰富经验的师傅,共同为学生提供知识传授和教学帮助。如引入传媒精英人才进入到传媒教育课堂,将其实际行业经验传授给在校学生。或者通过合作企业和院校的双方人才定期互换岗位制度,实现人才的高效利用,让有相当实践经验的新闻人员能够作为实践导师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知新闻工作。而就具体的教师编制而言,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师编制制度,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人员互聘互用,让专业教师获得实践机会,提升其实践能力。让双师均获得锻炼培养机会,也就更加巩固了双导师教学制,行业导师与校内教师的结合机制更加健全。

4 结语

高职传媒专业实践教学中运用现代学徒制,能够避免学生与社会的过强距离感,让其看到自身所学知识对于将来工作的实际价值,同时也能有效缓解当前企业对于毕业生实战经验缺乏的诸多抱怨。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建立校内外联合运行平台,明确校企之间的有益联动。同时,建立工学交替机制,强化校企交替的制度保障,并通过实现项目教学驱动发挥行业工作项目驱动教学的实际作用。实行双导师教学制,让行业导师与校内教师相结合,也就极大提升了教师资源的综合效用。

参考文献

[1] 胡霞,胡冰云. 高职通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与实践融合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 (4):94-95.

[2] 黄辉.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传媒类专业实践的实现路径[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101-103.

[3] 刘云祥. 现代学徒制下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 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11):119-120.

[4] 马德永,陈丹. 新闻工作者之“德国制造”——德国“新闻学徒工”培养模式探析[J]. 新闻实践, 2011(4):52-55.

[5] 李宇清.基于认知学徒制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14.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防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