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构成及培养路径
2017-09-06王全意涂安婷
王全意+涂安婷
[摘 要]针对新常态下国际经贸领域的新变化对国际经贸人才产生的新需求,提出要培养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据此构建了其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系,并提出我国高校应该通过提高认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和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四个方面对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关键词]新常态; 知识、能力和素质构成;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7-0126-03
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工作时针对中国经济当时的发展状况首次提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并在2014年11月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向包括130多家跨国公司领导人在内的世界工商领袖们发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题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增长的速度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的动力从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新常态下经济的这些新变化势必需要国际经贸人才原有知识、能力和素质难以与之相适应,因此须对国际经贸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重构。本文首先阐述新常态下对国际经贸人才的新需求,然后据此重构其知识、能力和素质,并提出其培养路径。
一、新常态下外贸新变化对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产生需求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步入新常态,出现一些新的变化。第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整体表现低迷,使得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着交易环境出现恶化趋势、外部需求下降、贸易摩擦增多;第二,年轻人口的减少使得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复存在,而新的创新能力又没有培育起来,使得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处于“青黄不接”的“断档”期;第三,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积累了大量资金和技术,中国逐渐从“引进来”为主的国家转变为“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的国家,尤其是近年来在“一带一路”等战略引领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第四,以亚马逊和阿里巴巴为代表跨境电商的兴起给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带来严重冲击,部分传统贸易方式难以为继,纷纷转型;第五,国际分工表现出上游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控制下游制造销售等低附加值的产业链(如苹果公司对代工企业富士康的控制)的新特点,进而导致无形生产控制有形生产、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控制创新能力弱的企业等具有新特点的国际分工模式。
新常态下外贸的这些新变化必然对国际经贸人才产生新的需求。周敏仪和文嘉仪(2016年)通过对深圳30家外贸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国高等院校当前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国际经贸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构成已然不能适应新常态下外贸行业发展和企业的需求”。因此,中国高校国贸专业和其他涉外经贸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下外贸和经济的新变化和新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做好新常态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新常态下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涉外经贸人才。
总之,新常态下经济和外贸的新变化对国际经贸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新要求,因此须对国际经贸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重构:首先,这种人才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放性;其次,须具有“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好”的特点;第三,须具有复合型、创新性和综合性,即需要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
二、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构成
为了适应新常态下国际经贸转型对外贸的需求,本文认为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构成如下:第一,其知识构成应有专业性、复合性和应用性共融之特征,因此其能力构成应包括:基础性知识(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数学等)、工具性知识(计算机、外语、国际经济法等)、通识性知识(哲学、文学、地理、历史等)、专业性知识(国际结算、报关报检等);第二,其能力构成应有复合性、创新性和开放性共融之特征,故其能力构成应包括:获取和运用知识能力、自我学习和拓展能力(又包括方法论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创新思维能力、跨文化沟通与交流专业能力(即国际商务业务技能,包括外贸调研和市场拓展能力、外贸业务操作能力、外贸法规运用能力、国际商务外语对话和撰写能力等,此为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核心竞争能力);第三,其素质构成应有复合性、通识性和多元性共融之特征,因此其素质构成应包括:道德品质素质、身心情感素质、职业素质和科学人文素质四大类。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具体构成如图1。在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过程中,让学生获取完备知识是基础,提升学生的全面能力是核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目标。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的内核。
三、新常态下国际经贸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培养路径
基于前文新常态下外贸结构转型对高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导向分析,为了培养适于新常态下外贸结构转型的国际经贸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高校在培养外经贸人才过程中,应该紧密结合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外贸结构调整升级的现实,以社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努力实施融知识、能力、素质 “三位一体”的培养路径。
(一)厘清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国际经贸人才培养过程的作用
一直以来,在中国高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素质教育”的传统,这显然难以适应新常态下外贸结构转型对国际经贸人才知识综合性、能力创新应用性和素质复合性的新要求,即逐渐形成以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为一体的外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各高校从过去培养只适应传统外贸方式、具有单一外贸技能的人才,转变为培养能够适应新常态下新型外贸方式、具有综合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使培养出来国际经贸人才成为集国际投资、国际贸易、 国际结算、国际市场营销和国际物流管理等国际经贸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首先,知识不等同能力,能力是在知识基础上形成的。知识只有被人们运用于改造社会、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等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转化为能力;其次,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专业能力的培养是新常态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核心;第三,在国际经贸人才能力形成过程中,通过知识等的不断内化、升华而逐渐形成各种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会最大限度地提升国际经贸人才的职业适应度、职业选择的自由度、职业生涯的维度和职业生涯的跨度;第四,如何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紧密融合是新常态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內容:就知识而言,以“基础性知识、工具性知识、通识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四个维度为基准,作为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就能力而言,坚持“为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知识的能力为基础,创新思维能力、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专业能力为核心,自我学习和拓展的能力为抓手”的培养次序,作为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标准;就素质而言,在专业素质培养的基础上,要特别注重对经贸人才的道德品质素质和科学人文素质的教育,以促进经贸人才身心情感素质的良好发展。
(二)通过知识、能力和素质相互融合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实施:第一,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明确在经济和外贸新常态下,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需要哪些知识、能力和素质,并厘清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本专业的课堂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实习实训课程教学体系、课外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拓展教学体系与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应关系表,然后据此制订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第二,以实际国际经贸工作需求为导向,坚持“培养知识为基础,培养能力为核心,培养素质为取向”课程遴选原则,根据国贸行业、国贸岗位群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遴选国际经贸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以及教学内容;第三,根据经济与外贸新常态来确立新的课程标准以及知识能力素质认证体系,修订新常态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监控与质量保障体系。总之,要构筑知识、能力和素质 “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确保把学生培养为“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好”的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
(三)根据新常态下外贸新变化更新完善课程体系
新常态下,中国及全球国际经贸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因而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应适应这些新变化,更新完善课程体系,以确保教学内容和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够适应这些新变化。在专业课程方面除了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海关、保险与商检实务、国际结算、国际经济法与商法、外贸函电与应用文写作、国际商务英语、外贸口语等传统课程之外,还应该及时将这些新变化引入课程体系之中。例如,为与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相呼应,可开设跨境电子商务与网络贸易;与当前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相呼应,可开设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与投资。
(四)通过加强教学实践,实现校企对接开放式复合型外经贸人才的联合培养
新常态下,中国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改变过去“重课堂和理论教学,轻课外和实践教学”的局面,加强实践教学活动,进行多元化的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活动。各大学应将课堂的理论教学和企业实习、实验室的模拟仿真实验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国际商务操作整个流程,如海外市场调研分析、外贸单证的缮制与审核、国际商务函电与合同的撰写、报关报检等,让学生能够在仿真、模拟教学的“类真实”环境和实习、实训教学的“全真实”环境下培养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各高校也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如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职业能力大赛和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等各种国际商务模拟大赛,既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职场的氛围,又可以让他们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还可以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培养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新常态下,为了适应经济和外贸新变化对人才的需求,各高校要和行业、企业对接,积极进行国际经贸人才的联合培养。一方面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另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敢于尝试的创新能力。校企联合培养是开放式复合型外经贸人才最好的培养方式。高校进行理论教学,结合行业、企业进行实践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开放式复合型外经贸人才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复合应用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全意.“转方式、调结构”背景下国际经贸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研究 [J].对外经贸,2016(7):144-146.
[2]王全意.适于重庆外贸转型的复合应用型外贸人才能力体系及培养路径构建——基于职业胜任能力视角[J].现代经济,2013(4):61-63.
[3]周敏仪,文嘉仪.新常态经济下外贸应用型人才需求情况调查研究[J].对外经贸,2016(8):158-160.
[4]关兵.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及能力结构研究[J].对外经贸,2012 (5):126-127.
[5]聂清.能力驱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0(4):23-25.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culture open-type and compound talent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y & trade according to the new demand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 trade field in the New Normal, and proposes the constitution of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talent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y & trade accordingly. At last it proposes that Chinese universities should reform the old models for talents cultivation by clarifying understanding, optimizing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perfecting curriculum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Key words: the New Normal;the constitution of knowledge,ability and quality;open-type and compound talent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y & trade field
(責任编辑:乔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