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下解读托尼·莫里森的《家园》

2017-09-06张娅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精神分析家园

张娅

摘 要:《家园》是托尼·莫里森于2012年出版的作品,讲述的是一名黑人退伍老兵弗兰克·马尼从朝鲜战场回来之后,经历种种困境,最终回归精神家园的故事。本文试图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探析《家园》这部作品,以自我身份认同问题的探讨为切入点,一方面挖掘出该文本最深层的结构脉络;另一方面对小说中体现的弗洛伊德主义因素进行解读,以期丰富对《家园》这部作品的研究。

关键词: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因素 精神分析

一、介绍

托尼·莫里森1931年出生于美国一个黑人工人家庭,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 《家园》是托尼·莫里森在她81岁高龄的时候出版的一本小说,根据莫里森之前的写作风格,其作品大都以丰富灵活的叙事技巧、变幻莫测的情节、精致紧凑的结构等特点著称。当然,这些特点在《家园》这部作品也都可见一斑。王守仁和吴新云认为“《家园》中的叙事技巧也遵循莫里森小说之前的模式,小说仍然在开头设置悬念”(112),这一点与莫里森的其他小说在创作手法上如出一辙。何波认为莫里森的小说如同“许多块破布做成的被子,每一个事件都会形成自己的图案,而且每一个事件都带有清晰的逻辑,但有时候又会充满了神秘的颜色”(20)

小说《家园》讲述的是遭受精神创伤的退伍老兵弗兰克·马尼在朝鲜战争之后回国,在拯救他妹妹茜的过程中,克服精神危机实现自我救赎,最终回归精神家园的故事。 《家园》作为托尼·莫里森的一部比较新的文学作品,自从其发表之后,就引起了国内外不少学者对该书的兴趣并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大概有四个主要的研究方面:创伤主题、黑人文化、种族以及叙事技巧方面的研究。 由于该作品问世时间并不太长,在许多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空白,因此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进一步探讨这部分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拟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下的三个方面来分析《家园》这部作品,旨在探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丰富对该文本的理解。

二、《家园》与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也称为三重人格学说。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由三个层次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44)。本我是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相当于他早期提出的潜意识。它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它包藏着力比多,即性欲的驱动力,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是人一切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如果不受到其他因素调节的话,将会使人类成为一种集所有缺点于一身的丑恶的动物。

在小说《家园》中对于男主人公马尼·弗兰克的描绘中,对于本我的描绘尽管笔墨不多,但是却是对人物刻画的一条重要的线索。 《家园》在第九章叙述的时候,弗兰克·马尼采用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描绘了他在朝鲜战场上的经历。在这一章讲到弗兰克在战场上强奸了在垃圾堆寻找食物的朝鲜小女孩, 最后因忍受不了自己的这种丑陋行径,开枪打死了小女孩。弗兰克·马尼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回国,患上了一种名为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的精神疾病。一方面是由于战争的残酷使得他亲眼见证了两个好友的死亡,另一方面就是由于他在本能欲望的驱动下,不仅强奸了小女孩,而且为了掩盖自己的罪恶,枪杀了小女孩。

弗洛伊德的本我指的是追求一种绝对不受任何约束的本能欲望的满足,是在快乐原则下从事一切的行为,然而这些行为往往违背道德习俗与社会各种规范。正如《家园》中的弗兰克·马尼一样,为了逃离家乡而投身战场,出于一时的冲动,犯下了人生中最大的错误。这一点可以说正是本我在弗兰克身上的集中体现。

人格结构理论的最高层次是超我,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它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社会尤其是父母给他的赏罚活动中形成的,换言之,是父母作为爱的角色和纪律的角色的赏罚权威的内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常人们所说的良心,代表着社会道德对个人的惩罚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是理想自我,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道德原则活动。

朝鲜战争结束之后,弗兰克·马尼回到美国,发现国内的种族歧视愈发严重了。尽管他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在战争结束回国后本应该被视为国家的英雄,然而由于种族原因,他不但没有得到任何特殊待遇,反而遭到了各种歧视。弗兰克在接到妹妹茜的求救信号之后,几次试图从关押他的医院逃跑,最后在一个冬夜的晚上,光脚逃离,幸而碰上了好心的牧师洛克,在牧师的帮助下,才能踏上营救妹妹的征途。在营救妹妹的途中,关于当时种族歧视的情况講述了好几个例子。在小说第二章提到,弗兰克遇到了一个名叫比利的黑人同伴,比利热情地邀请弗兰克去他家住一晚。在比利家,弗兰克得知尽管比利十一岁的儿子托马斯很有学习天赋,不但擅长数学,赢得各种比赛,而且获得过各种奖学,然而,由于托马斯在三年前被白人警察射中,尽管最终抢救过来了,但是“残缺的胳膊使得他远离了街道和教室。”(38)

在当时那个年代,黑人几乎没有什么权利和力量去反抗。尽管弗兰克深深地感受到了种族歧视对黑人的伤害,而且也对白人的这种行为十分痛恨。然而,弗兰克的超我不仅完全受到道德原则的支配,还时时受到社会习惯与传统的约束。正如比利说的“警察能射杀任何他们想要射杀的人,”(37)在美国黑人受到了几百年的奴役的历史,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很难消除这种种族意识。白人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拥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在文化上也注重教育。正如莫里森在小说里提到的弗兰克在上车的时候习惯性地坐最后一排,既体现了黑人的自卑心理,也表明了黑人作为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中会受到很多的约束。

严厉的超我已经为社会行为制定了常态的模式,假如不遵循这种模式,它便惩罚自己,使人产生紧张情绪,表现为自卑及罪恶之感。在种族歧视的环境中,弗兰克作为弱势群体的一份子,尽管对此厌恶至极,感情却又难以迸发出来。在弗兰克拯救茜的过程中,弗兰克回忆起在战场上自己好友的死亡,发出了“不要再有我不能拯救的人了,不要再有我亲近的人离我而去,不要再有了”(134)的感叹,而他这种因无力感而产生的罪恶之感就是超我压迫自我的表示。

人格结构理论的中间一层是自我,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是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

小说《家园》弗兰克·马尼极其厌恶他从小生长的地方——莲花村,在他看来,莲花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比战场还糟糕”(103)。因为在莲花村生活总是死气沉沉,一切都是可知的,人只是活着而已,更不用说在这里有着他不好的童年回忆。对于弗兰克来说,他急于想逃脱这个地方,即使内心对战争充满了恐惧心理,但是为了离开这个没有未来的地方,他宁愿奔赴前线。虽然战场上死亡是必然会发生的,但是同样也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实际存在。因此,这时他体内感受到了本我的骚动,于是他离开了家乡。在战争结束之后,他也没有立刻返回家乡,一部分原因是两个好友的牺牲使他不知道如何回去面对他们的亲人。这一点也正好符合了弗洛伊德分析学的观点,他认为自我是因接近现实而自我改造的一部分。然而,唯一令他牵挂的人可能就是他亲爱的妹妹茜。因此之后,当接到来自妹妹茜的求救的便条之后,弗兰克立刻开始尝试如何离开那所囚禁他的精神病院,去拯救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亲人。最后,尽管弗兰克成功解救了茜,但是茜受伤十分严重,因而弗兰克将茜带回了家乡莲花村。在那里,茜受到了来自黑人社区尤其是女性同胞的关爱和鼓励,最终在身体的创伤逐渐恢复的同时,茜也实现了人格上的坚强和独立。同时在茜治愈的过程中,弗兰克也走出了战争的创伤,完成了精神的救贖,和妹妹茜一起回归了精神家园。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受本我的鞭策,超我的包围,且尽力协调这三方面的关系,以求达到平衡。这一点在小说《家园》里弗兰克身上的确是这样。一方面弗兰克出于本我的支配杀害了战场上的小女孩,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道德规范和白人至上思想的禁锢,再一方面不得不迫于现实的压力回去拯救妹妹。

简而言之,本我可以理解为对情欲的不加控制,自我是对事物理智地作出判断,超我则是人内心的道德感,荣誉感以及良心。托尼·莫里森塑造的《家园》的男主人公弗兰克的形象,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三、结语

莫里森深受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响,弗洛伊德的很多学说都能够投射在莫里森的作品中。通过以上的解读,笔者认为莫里森虽不是通过作品有意地对应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但是莫里森体现在其作品中的无意识创作动机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在莫里森的身上总是不经意地流露出弗洛伊德情结。

莫里森在《家园》中通过多种叙述手法,通过弗兰克和茜这两个主要人物生动刻画了黑人离家—寻家—归家的这一变化过程,表达了黑人对于精神家园的深刻向往。结合莫里森本人的生活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家园》使得作者压抑的欲望得到宣泄,展现了她对多重人格。莫里森作为一位游走于人物的精神世界、用心灵创作的作家,她用心灵书写着“美国黑人在美国社会的生存困境,写他们的伤痛、骚动和渴求”(宋兆霖,2005:332)。

参考文献

[1] Boyd,Herb."Toni Morrison′s'Home'Is Where the Heart Is."New [M].York:Amsterdam News103(2012):20.Web.10 Apr. 2016.

[2] Morrison,Toni.Home[M].New York:Alfred.A.Knopf,2012.Print.

[3]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 杨蕴萍,王倩.创伤:精神分析进展[C].全国首届心理创伤治疗和危机干预学术研讨会,2005,10.

[6] 王守仁,吴新云.国家·社区·房子———莫里森小说《家》对美国黑人生存空间的想象[J].当代外国文学,2013,34(1):111-119.

猜你喜欢

精神分析家园
梦中家园
漫画家园
温馨家园
漂泊中的追梦人
《白日焰火》的精神分析美学解读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电影的幻象与欲望的辩证关系查鸣
疯狂背后的生命真实
野兽家园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