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实用性”和“应用性”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2017-09-06杨丽丽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应用性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分析当下造成高职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探讨如何进行以“实用性”和“应用性”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以期促进高职英语教学优化,提高学生英语实践应用技能,建立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英语教学模式,弥补英语人才缺口。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现状 改革策略 实用性 应用性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大力推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猛,高素质、复合型英语人才,社会需求巨大。而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却很难满足市场的英语人才需求。高职英语教学作为高校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教学以讲授词汇、语法等英语学科知识为主,不注重知识学习与应用的有机结合,导致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需求相脱钩,造成高职英语教学尽管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巨大,却成效甚微。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围绕“市场需求”和“教学目标”,高职英语教学进行了很多的改革和探索,例如:“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等,成效显著。本文立足于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实用性”和“应用性”为导向,坚持“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通过分析高职英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建立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与社会英语人才需求相对接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行业实用性、针对性不强。高职英语教学定位不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或是参照本科英语教学,偏重理论知识讲解,重点培养学生读、写、译、听、说方面的英语基础能力,缺乏相关行业英语的针对性教学和训练,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实践应用性不强,偏离了高职教育“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原则;或是行业英语教学浅尝辄止,流于皮毛,学生所学内容不精、不专,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所需;或是因教材种类繁多,教学内容选择泛泛,多而杂,行业匹配度不够,与专业联系不够贴近,实用性也不是很强;或是忽略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教学内容过多、过难,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强,英语教学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总的来说,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针对性和行业匹配性。

2.教学目标偏差,教学观念存在误区。当下,多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目标存在偏差,教学目标仍以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学习和掌握为主,将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作为衡量英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参考标准。教学缺少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重理论教学,轻技能培养,导致学生的所学知识难以适应和满足职场所需,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大打折扣。再者,“应试”教学观念大行其道,教师为了应付教学任务而教学,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教与学重“应试”轻“应用”。这种观念“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也偏离了高职院校所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再者,不少教师忽视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和领悟、接受能力,错误的认为,教的多、教的广,学生可以“量变达到质变”,自然吸收、消化的多,没有合理的贯彻和执行高职教育“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的指导思想,自然导致高职英语教学质量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3.教学模式固化,教学方法单一。虽然高职院校一直倡导教学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院校仍沿袭以“教师”为中心地位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传授者,学生是被动的知识输入者,高职英语教学更是如此。课程讲解重点放在词汇、语法和翻译上,语言训练、实践运用活动却很少涉及。英语“第二课堂”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沙龙”、“英语角”等也没有很好的开设和利用起来,忽视对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更多的是将英语课程作为考级的一种“应试”工具而非“应用”课程来开设。

此外,高职英语教学,方法单一,缺少新意,仍以传统的“讲授法”、“练习法”为主。由于对英语学科建设投入不重视,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介不够丰富,多媒體语音实训室少之又少,多数教师采用的仍是黑板板书式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单调乏味,很难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再者,受英语过级考试影响,很多高职院校更多的是将英语视为学生考取等级的一门应试学科,学生一味的为考级而学习,忽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种“应试模式”教学很难让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技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也很难取得质的飞跃。

4.教师队伍比例不协调,行业英语教师极度缺乏。高职英语教师队伍配比和师资力量存在很大的问题和不合理性。一是教师队伍单一,很多专职英语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缺乏相关行业领域知识和工作实践经历,这些教师学科专业素质过硬,但行业英语知识和技能不专,他们虽能够让学生很好的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却很难让学生有行业英语应用技能上的锻炼和提高。二是由于师资缺乏,不少高职院校聘请教师兼职教学,这些教师有些是其他专业的教师临时“调配”,有些是甚至还是在读的研究生,业务水平、教学经验参差不齐,很难保证教学质量,严重制约了高职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再者,许多高职院校“重工轻文”,重视工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培养,而对英语之类的文科师资队伍建设投入和重视不够,导致具备专业素养和技能素质的行业英语教师严重缺乏。作为高职英语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英语教师既具备学科专业教学能力,又具备行业技能指导能力,往往是他们传授给学生最富实用性和应用性的英语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比例不协调,行业英语教师缺乏,大大制约了英语教学的长远发展。

三、以“实用性”和“应用性”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1.突出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实用性、针对性。《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规定:“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教材选择应适应学生现有英语水平,反映学生主体需求,贴近专业,突出知识实用性和相关性。课程设置应了解行业英语背景,突出行业针对性,注重英语应用技能,特别是与职业相关的行业英语应用技能的培养。结合学生知识接受和消化能力,教学内容秉持“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保证英语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兼顾行业英语知识的引入,突出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行业实用性。

此外,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第二课堂”,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配音比赛、英语文化沙龙、英语角等,拓展教学空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和多样的英语应用技能锻炼机会。

2.树立侧重以培养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观念。高职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以适应职场和行业所需。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转变观念,改变单纯传授英语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思想,关注对学生英语应用技能的培养,构建“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高职英语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把“语言知识学习”与“语言技能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放在教学中心位置,搭建起企业与院校之间‘产学研交流的互动平台,让高职院校的学生真正学到实用、管用的行业知识”。

本着“教学服务岗位所需”的教学观念,除了关注公共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应侧重行业英语知识的引入。结合行业英语实践应用性强的特性,高职英语教学还应为学生提供实习赴岗机会,让学生参与行业英语的实践应用活动,如外贸洽谈、会议口译、项目翻译等,并鼓励学生考取与行业相关的英语职业证书,提升职业竞争力,满足职场英语所需。

3.革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变革陈旧的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次要”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首先,英语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增加课外实训,采取“课堂教学+课外实训”的综合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情景教学,寓教于乐,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采取分类别、分层次教学,最大程度的激发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优化高职英语教学。第三,丰富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交流互动,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总的来说,就是将语言知识学习与语言技能运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探索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特点,能“有效地实现课堂互动、语言辅助专业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學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优质的师资力量,可以从两方面加强和完善高职英语师资力量:一是校企交流合作,开展行业英语培训,鼓励公共英语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外贸洽谈、项目翻译、英语函电撰写等,以了解最实用的行业英语知识,掌握最实用的行业英语应用技能,使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既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又具备丰富的行业英语知识;既能从事英语教学,又能进行英语运用技能指导,便于教授给学生最实用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二是重视行业英语教师队伍建设。行业英语教师往往从事过相关行业的主要口、笔译工作,有着丰富的一线工作实战经历,行业英语知识和专业技能过硬。加强对这部分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有利于建设最富实用性和应用性的高职英语教育,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技能。高职英语教学的特性,使得教师应该既具备学科教学能力,又具备应用技能指导能力,“建设这样一支‘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师资建设的重点,也是彰显高职教育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四、结论

教学内容不实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观念守旧,教学方法单一,师资队伍建设不科学,行业英语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等等,导致高职英语教学质量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亟待进行教学调整和改革。而一些调整和改革难以取得预期成效,究其原因在于高职院校未能很好地贯彻和落实以“实用性”和“应用性”为导向的指导原则,没有将“实用性”和“应用性”原则融会贯通至教学的每一部分、每一环节。以“实用性”和“应用性”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将是今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高职院校形成具有自身特色教学模式的出路,更是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改革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探索、构建以“实用性”和“应用性”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任务艰巨而长远,有赖于广大高职英语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国龙.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海外英语.2014, (8):30.

[2]杨华.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 2014,(33):120.

[3]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肖利春.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和应对策略[J].当代职业教育.2015,(3):57.

[5]邓雪梅.高职英语实用性教学探讨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2,(2):119.

[6]杨勤.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背景下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2013,(7):143.

*本文系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2016年度校级课题项目,项目名称:《以“实用性”和“应用性”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6】-SSKY-021。

作者简介:杨丽丽(1988-),女,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应用性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研究
基于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做、练、研、赛”六步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克拉斯沃尔分类法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及其应用
初探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复习心得